伦德施泰特是纳粹国防军中最年长的高级将领,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时,他已经64岁高龄。后人对于他的评价差别极大,有人认为他才是国防军中军事造诣最高的将领,从结果来看这个观点的确成立,在他担任西线德军总司令期间,面对占据绝对优势的盟军,德军没有出现大规模溃败的局面。而在苏德战场初期,他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在实力并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则把苏军的两个方面军打得落花流水。
有人则认为伦德施泰特老迈昏庸,他最被人诟病的就是1944年盟军登陆诺曼底前,反对隆美尔提出的“在滩头与登陆部队决战”的主张,认为德军应该将装甲部队集中在纵深,避开敌方舰炮的威胁。
在从军事角度评价伦德施泰特时,人们可能忽视了另一点,他几乎全程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众多德国名将,如古德里安、隆美尔、曼施坦因、莫德尔等都曾是他的属下。国防军内部、国防军与统帅部,以及国防军与希特勒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都能在伦德施泰特的经历中找到鲜活的实例。
伦德施泰特是正统普鲁士军官的人设。这种人设的特征很突出,接受过严格的军事培训,具备极高的军事素养,鼓吹武力;在树立崇高道德标准的同时,内部却等级森严;对普鲁士以及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绝对忠诚,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以任何方式背叛领袖和人民。
他欣赏有才华的将领,当曼施坦因早期遭受排挤时,伦德施泰特将其招至麾下,担任自己的参谋长,并赋予其参谋长职权之外的更多权力。1940年初,曼施坦因抛出“黄色计划”2.0版,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和陆军总长哈尔德都竭力反对,而伦德施泰特则表示支持。日后曼施坦因能够发迹,也正是以此为起点,开始进入希特勒的视野。
他讨厌古德里安和隆美尔,甚至也讨厌莫德尔(二人在二战末期曾共事)。在伦德施泰特眼中,这几个人虽然才华横溢,却过于嚣张跋扈。让他不能接受的是,这些人凭借元首的赏识,可以得到快速晋升,破坏了国防军内部的规则。
他更不能容忍像赖歇瑙这类的“政治军人”。传统的普鲁士军官不能插足党派之争,从而丧失独立性。而赖歇瑙对纳粹的依附,无异于对国防军的背叛。伦德施泰特曾两次阻挠赖歇瑙出任陆军总司令,后者直到身死都没能得到梦寐以求的权柄。
伦德施泰特和希特勒的关系最微妙。在他的眼里,后者出身低微,一战时不过是一位下士。另一方面,伦德施泰特虽然不认同纳粹的理论,但他们是用合法的手段夺取的政权,自己就应该无条件效忠。这是他一直坚守的底线,也正是因为此才能让他数度被免职,又很快获得新的任命。
希特勒对伦德施泰特可谓爱恨交织,与二者关系都十分密切的曼施坦因曾有过一段评价:“他是一位天赋很高的军人,能够迅速捕捉到问题的本质。实际上他通常独立完成思考,但又对细节问题漠不关心。他是一位老派绅士,他身上的魅力让希特勒不得不屈服于他。希特勒似乎从内心深处真诚地喜欢他,吸引希特勒的应该就是这位将军所传达出来的、一种来自往昔那个他(希特勒)不了解的、旧时代的模糊印象,以及他未曾亲自体会的旧式(贵族)气息。”
1775年12月12日,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出生在德国萨克森。在他7岁时,父亲晋升为少将,伦德施泰特身上的品格几乎全部继承于他的父亲—一位典型的普鲁士军官。1888年,伦德施泰特进入一所少年军校。1892年,以候补军官身份加入卡塞尔第83步兵团服役。次年6月晋升少尉军衔。
一战爆发前,他于1902年和1906年两度进入战争学院学习,其间与一位退役少校的女儿结婚,夫妇二人育有一子,后来成了一名历史学家。1914年7月,他服役于第117步兵团,任连长,上尉军衔。
一战爆发后,伦德施泰特跟随部队开往西线,参加了马恩河战役。1914年11月晋升少校。1915年春,部队调到东线,先后参加了纳雷夫河战役、佩普西湖战役,其间他辗转多处任职,并获得一次晋升机会。1918年返回西线,担任第15军参谋长。
一战结束后,他被认为是一名极有能力的总参谋部军官,得以留在军中继续服役。1920年晋升中校,任第3骑兵师参谋长。1923年晋升上校,转任第2师师长。1926年9月升任第2集群司令部参谋长,并在次年晋升少将。1928年任第2骑兵师师长,次年晋升中将。1932年1月,任驻柏林第3军区司令兼第3步兵师师长。同年10月,晋升步兵上将,任第1集群司令部司令。
希特勒上台后,他坚持军队必须远离政治,鄙视布隆伯格和赖歇瑙投靠纳粹。尽管他从未与纳粹发生过直接冲突,但他在背后支持陆军总司令弗里奇和陆军总长贝克。1938年初,弗里奇受到不公平对待,他愤而联合其他军官团将领替弗里奇发声。
同时他也反对在军队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贸然采取军事行动,出兵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最终他于1938年10月以大将军衔退出现役,此时他已经63岁。考虑到他在军中的威望,以及在国防军重建过程中做出的贡献,退役的伦德施泰特被任命为第18步兵团荣誉团长,允许身着该团的军官制服,佩戴第18步兵团的徽章。
1939年4月,德国和波兰的谈判破裂,希特勒下令准备入侵波兰。同月,伦德施泰特被召回现役,任命为秘密运行的“伦德施泰特工作指挥部”指挥官,这个指挥部专门负责筹备入侵波兰的相关工作。
伦德施泰特因反对吞并奥地利和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而被免职,但在入侵波兰的问题上十分支持。对于一名普鲁士军官,《凡尔赛条约》将普鲁士土地划分给复国的波兰是最刻骨铭心的伤痛。
“白色方案”的最初构想由伦德施泰特提出,他告诉希特勒,必须在维斯瓦河和纳雷夫河以西歼灭波军主力,因此德军应从西里西亚和波美拉尼亚发动向心攻势,在波军撤到纵深地区并完成战争动员前结束战斗。希特勒对伦德施泰特的构想进行了补充,决定以一个集团军从东普鲁士南下,直接威胁波兰首都华沙。
作战纲要提出后,伦德施泰特将细化工作交给了参谋长曼施坦因和作战参谋布鲁门特里特。他的这种“抓大放小”的工作风格将一直贯穿整个战争期间。
1939年8月底,伦德施泰特的司令部改编为第12集团军,不久之后又升级为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作为入侵波兰的主力,南方集团军群下辖布拉斯科维茨指挥的第8集团军、赖歇瑙指挥的第10集团军和利斯特指挥的第14集团军。全军拥有绝大多数的装甲和摩托化部队,并获得更多空军作战飞机的支援。
波兰战役期间,德军虽然一路势如破竹,但也并非一帆风顺。根据战前制定的作战计划,北方集团军群将从波兰西北部和东普鲁士出击,南方集团军群则从波兰西南的西里西亚地区出击。当面波军在德军的打击下纷纷撤退,唯独位于波兰西部的波兹南集团军没有遭到攻击。该集团军司令库特谢巴建议从身后进攻南方集团军群左翼第8集团军,但被波军总司令斯米格雷拒绝。随后波兹南集团军在东撤的过程中与溃败的罗兹集团军残部会合,形成了一支20万人的重兵集团。
库特谢巴再次请求出击,得到斯米格雷的允许。9月9日,波军开始向第8集团军侧翼的第30步兵师发起攻击,德军猝不及防,被俘1500余人。
波军的反击虽不能扭转战局,但的确打乱了南方集团军群的部署。伦德施泰特和参谋长曼施坦因仔细分析了局势,反而认为这是围歼波军重兵集团的绝好时机。当晚伦德施泰特下令,第8集团军侧翼务必坚守,同时调集第10集团军的2个军和第14集团军一部分兵力向西驰援,交给第8集团军司令布拉斯科维茨统一指挥。
9月10日和11日,波军持续冲击德军阵地,但没能奏效,而德军则迅速完成部署,对库特谢巴集团形成了包围。该集团在包围圈里遭到德国空军的持续空袭,最终丧失战斗意志,放下武器投降。
9月29日,第8集团军攻占华沙,第10和第14集团军则已经挺进到布格河一线。9月30日,伦德施泰特被授予骑士十字勋章。10月初,南方集团军群改编为A集团军群,奉命调往德法边境,准备和英法联军作战。
与波兰战役不同,入侵法国和低地三国的“黄色计划”由陆军总部制定,并计划于1939年11月实施。但由于种种原因,该计划没能如期进行。
伦德施泰特和曼施坦因、布鲁门特里特仔细研究了“黄色方案”。他们发现A集团军群只会承担次要任务,并迅速意识到该计划没有体现出传统的机动战术作战理念,同时也不会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围歼战效果。更重要的是,三人都反对将主攻方向选在比利时,因为这和一战时德军的作战计划,以及更早的、已经被英法熟知的“施里芬”计划太相似,
在伦德施泰特的支持下,曼施坦因向陆军总部递交了一份备忘录,核心主张是德军集中装甲部队从阿登地区出击,一直冲到英吉利海峡,将英法比联军分为南北两半。曼施坦因还强调,必须在敌军忽视的地区发动进攻,以达成战役的突然性。
然而这份备忘录交上去后就石沉大海,此后曼施坦因又5次提交这份备忘录,最终竟被调整职务,回到国内担任第38步兵军军长。1940年2月17日,曼施坦因在希特勒副官长施密特的引荐下,得以当面向元首介绍自己的作战构想。同样对“黄色计划”不满意的希特勒欣然采纳了曼施坦因的意见,最终促成法国战役的辉煌胜利。
法国战役期间,伦德施泰特犯了两次错误。其一是5月16日,他和统帅部都担心古德里安冲得太快,有被法军机动部队切断后路的危险,遂下令第19装甲军停止前进。当克莱斯特和古德里安发生争执,进而导致古德里安愤而辞职时,他也没有亲自干预,而是让利斯特出面化解矛盾。
5月21日,德军已经完成对英法比联军的分割包围,但英军在阿拉斯发动的一次不成功的反击让伦德施泰特明显感到不安。他的保守应对让德军白白损失了72小时,战后他将这个责任推给了希特勒,但也有诸多证据表明,他也支持希特勒的决定。
尽管在法国战役中有些瑕疵,但德军获得空前胜利是不争的事实。1940年7月19日,伦德施泰特和其他11名将领晋升元帅军衔。随后他任命为西线德军总司令,统辖第6、第9和第16集团军准备实施“海狮计划”,入侵英国。然而德国空军没能如期取得英伦三岛的制空权,“海狮计划”因此流产。
伦德施泰特反对进攻苏联,理由是德军的准备并不充分。在入侵初期,他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是三个集团军群中最艰难的一个,在德军当面,有苏军的两个重兵集团——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兵力和装备并不弱于德军。而且乌克兰西部地形复杂,森林密布、道路稀少,并不适合大兵团和装甲部队实施进攻。
即便如此,南方集团军群依然取得了一系列的耀眼战绩。8月初,德军在乌曼地区歼灭苏军3个集团军,俘虏10.3万人;9月26日,德军夺取基辅,围歼苏军西南方面军主力66万人;10月10日,德军在亚速海滨奥西片科围歼苏军6个师,俘虏苏军10.6万人。至11月初,南方集团军群几乎攻占乌克兰全境。
按照伦德施泰特的建议,南方集团军群应该就地结束1941年的作战,在即将到来的冬季之前转入防御,蓄积力量等待明年春天继续向顿河和高加索地区进攻。
希特勒起初也同意伦德施泰特的建议,但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和哈尔德极力怂恿希特勒,让南方集团军群夺取顿河下游的罗斯托夫,为明年夺取高加索建立一个前进基地。正是在二人的推动下,希特勒改变决定,命令南方集团军群南下向罗斯托夫挺进。
在严重缺乏补给的情况下,克莱斯特指挥的第1装甲集团军兵败罗斯托夫。其间伦德施泰特曾命令赖歇瑙的第6集团军向东推进,掩护第1装甲集团军的左侧翼,但后者以各种理由推脱,始终按兵不动。
1941年11月30日,伦德施泰特提出全军后撤至米乌斯河一线,并得到了陆军总部的批准。可在命令下达当天,希特勒通过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命令南方集团军群停止撤退,在米乌斯河以东10余公里处构筑阵地。
对于已经获得撤退批准的龙德施泰特来说,希特勒的上述命令简直是出尔反尔,因此他干脆地答复道:“要想坚守,简直是发疯。”他还表示,如果不批准撤退,他将请求离职去治疗心脏病。希特勒的答复更干脆:“我批准你的请求,请你马上交出指挥权!”1941年12月1日凌晨2时,希特勒下令撤销龙德施泰特的职务。
这是伦德施泰特第二次被解职。尽管希特勒一直对桀骜不驯的伦德施泰特颇有不满,但显然是有些意气用事的成分。希特勒并不了解前线的真实情况,他的信息基本上来自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事后种种迹象表明,布劳希奇有意隐瞒的第1装甲集团军面临的困境。
12月1日,希特勒亲自前往前线,见到了曾给自己做过私人保镖兼司机、目前担任隶属第1装甲集团军的党卫军“希特勒师”师长迪特里希。第1装甲集团军参谋长蔡茨勒也通过私人关系,向希特勒的副官长施密特介绍了前线的真实情况。至此希特勒才清楚自己被布劳希奇蒙骗了。
12月3日,希特勒通知统帅部作战局长约德尔,不必追究第1装甲集团军失利的责任。几天后,他派人给伦德施泰特送去了一张25万马克的支票,以示对这位老帅的歉意。至于布劳希奇,则在12月16日被希特勒解除职务,从此没有再得到任用。
1942年初,希特勒以健康为由解除了西线德军总司令维茨莱本的职务。3月8日,他重新启用伦德施泰特主持西线防务。其实伦德施泰特并非最佳人选,西线德军的任务是防止盟军登陆,作为德军顶尖的防御专家、同样刚刚被希特勒解除职务的原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勒布才是最合适人选。但伦德施泰特有个优势,他虽然不支持纳粹在占领区的一系列行为,但也不明确反对,而勒布则坚决抵制。
如果让勒布出任西线德军总司令,他一定更重视“大西洋壁垒”的建设。可伦德施泰特不同,他认为“西墙”只是一面“宣传墙”。一旦盟军在西欧登陆,双方的战场应该选在内陆。很显然,他依旧用1940年时的眼光看待盟军的战斗力,在心态上有一种优越感。
伦德施泰特在法国采取了非常宽松自由的态度,他对构筑“西墙”并不热心,加上德国人没有足够的人力和原料建造如此浩大的工程,直到1944年初,大西洋壁垒都没有形成规模。
随着年龄的增长,伦德施泰特的精力也大不如前。他越来越依赖手下的幕僚,几乎从不操心细节工作,甚至连一些必要的程序都懒得参与。他从年轻时就喜欢看侦探小说,但他也自认为这个癖好有些上不得台面。为了不被别人发现,他会在办公室把书放在抽屉里,一旦有人进来,他就马上关上。
作为西线德军总司令,伦德施泰特的职权有限,希特勒收回了装甲部队的调动权,未经他的允许,伦德施泰特不能指挥西线装甲集群。这类束缚让伦德施泰特很不满,他开始在私下称希特勒“波西米亚下士”,这种带着蔑视的称呼很快就传到了希特勒的耳朵里。
但伦德施泰特明确拒绝加入反抗希特勒的密谋集团,而且他会用行动表达对这些人的厌恶和藐视。也正是他守住了这个底线,才让他在德意志第三帝国末期得以“善终”。
1944年初,德国的现役师有304个,其中179个师部署在东线,其余分别部署在巴尔干(26个)、意大利(22个)、挪威和瑞典(16个)、芬兰(8)和西线。伦德施泰特指挥的西线有53个师,其中包括10个装甲师。霸王行动前,西线德军规模有所变化,装甲师减少到8个,总兵力则增加到58个师。
仅从数量上还不能完全体现出西线德军实力。伦德施泰特麾下有2个集团军群,即隆美尔指挥的B集团军群(39个师)和布拉斯科维茨指挥的G集团军群(19个师)。以B集团军群为例,39个师中有22个海防师,这种师装备极差,兵员也掺杂了很多外籍人员,即便是德国籍士兵,也大多是年龄偏大或偏小的“不适合作战”的士兵。
1944年1月,隆美尔就任西线德军B集团军群司令以后,成了西线德军实际的领导者。他和伦德施泰特存在分歧,隆美尔认为,一旦盟军巩固了滩头,德国将无法击败他们。所以胜利的关键在于盟军登陆之初,发动一次迅速、有效的装甲反击。基于此,装甲部队应该集结在浅纵深地区,以便能迅速做出反应。
伦德施泰特则不改初衷,他还是坚持在盟军舰炮打击范围之外与其决战。当隆美尔提醒他盟军同样拥有绝对恐怖的空中力量后,伦德施泰特还是无动于衷。二人的争执上升到德军统帅部,希特勒索性回绝了隆美尔提出的、把装甲部队交给他指挥的要求,重申只有得到自己的批准,才能调动西线德军装甲集群所属的部队(含8个装甲师的6个)。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而隆美尔恰好不在自己的司令部,伦德施泰特则临时接过了B集团军群的指挥权。尽管此前他坚持不在滩头决战,但还是于当天向手上的2个装甲师下达了反击的命令。与此同时,他致电德军统帅部,要求接手西线德军装甲集群的指挥权,却没有拿到希特勒的授权。
6月9日,德军的反击姗姗来迟,最终以失败结束。当天伦德施泰特曾表示:“德国最终会输掉战争,但如果让我放手指挥,我认为我能让敌军为了他们的胜利付出可怕的代价。我已计划组织缓慢的撤退,让敌人为我放弃的每一寸土地付出高昂代价。”
7月1日,伦德施泰特对战局已经不抱任何希望。当天他与统帅部三军总长凯特尔通电话,二人讨论了西线严峻的局势。凯特尔在电话另一端不断重复着“我们该怎么做?”失去耐心的伦德施泰特直接冲他吼道:“和谈!傻瓜!”然后摔断了电话。
伦德施泰特为自己的失态付出了代价。当晚,希特勒的陆军副官博格曼上校突然到访位于巴黎的西线德军司令部,并带来了骑士十字勋章橡叶饰和一纸解职命令。他告诉伦德施泰特,克鲁格将接替他的职务。
伦德施泰特去职不久,隆美尔也于7月17日遭遇严重车祸,不得不离开指挥岗位。8月初,德军坚守2月之久的防线被突破,盟军进入法国腹地。8月中旬,克鲁格被解职,希特勒再次启用伦德施泰特。但后者的一切努力也只不过是拖延战争结束的时间。
1945年3月9日,伦德施泰特第4次被解职。5月2日,他在一所医院治疗关节炎时被美军俘虏。在纽伦堡军事法庭上,伦德施泰特被判有罪,但考虑到他的身体原因,仅关押了一年就被释放。
1953年2月24日,伦德施泰特病逝于德国汉诺威,享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