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戈林7:一场“东扩”赌局

巴巴维维 2024-07-16 08:17:32
【人物篇】戈林7:一场“东扩”赌局

历数德意志第三帝国在各个时期的战略决策,最大的失误应该是海狮计划没有取得有效成果时,就开始实施巴巴罗萨行动。这导致德国树敌太多,以致不得不分散力量在西欧、北非和苏联三处作战,最终力竭而亡。

不过德意志第三帝国在早期实施的行动都相当成功,他们首先统一了传统意义上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土,进而打掉被英法扶持起来的,用来牵制德国和苏联的波兰。经过这两轮博弈,德国已经彻底崛起。向西可以取法国,向东可以攻苏联,已经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统一传统意义上的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包含三个组成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出兵莱茵河非军事区、合并奥地利和吞并捷克斯洛伐的苏台德地区。而这三个事件都有着同样的背景,那就是英法决定“养寇自重、祸水东流”。

戈林在这段时期的表现高开低走,险些被希特勒弃用。若不是不久之后他的空军在战场上大放异彩,这位纳粹的二号人物也许会早早地消失在权力核心圈。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并非戈林能力不足,而是随着他财富越来越多,拥有的资产分布越来越广,牵绊他的也越来越多了。

1936年3月,德军出兵莱茵河非军事区,整个行动没有遭遇法军的阻挠。在上一篇已经有所介绍,莱茵河非军事区是因《凡尔赛条约》设置的。按照规定,德国军队不得进入德国西部、莱茵河右岸(东岸)50公里范围内。当初协约国之所以设置莱茵河非军事区,是因为莱茵河以及左岸地区是德国西部边境的天然屏障。如果德国日后有异动,协约国军队跨过莱茵河,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德国腹地,所以它构成了对德国的巨大威慑。

奥地利本来曾经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邦国,当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统一德国,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时,奥地利已经在4年前(1867年)从神圣罗马帝国分离出来,与匈牙利合并为奥匈帝国。即便如此,从历史和民族角度上,两国之间都有高度的认同感。

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除了南斯拉夫人居住的巴尔干半岛外,奥匈帝国的领土分裂为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三个国家。作为协约国主要成员的英国在这时又一次拿出他们惯用的伎俩,将居住着300多万德国裔的苏台德地区硬生生地划给了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捷克斯洛伐克,从而给这里买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出兵莱茵河非军事区很好理解,那里毕竟是德国名正言顺的领土。德国民众一直对《凡尔赛条约》的条款耿耿于怀,希特勒等人也正是借助这一点,频频攻击魏玛共和国对该条约的态度过于软弱,从而赢得了德国民众的支持。在对待莱茵河非军事区的问题上,就如同当下被“他国驻扎军队”一样,要么就认怂,所幸把自己国家的安全老老实实地交到他国手上,做好随时做鱼肉的准备;不想认怂就起来反抗,拿回自己的尊严和主动权,德国人的秉性显然属于后者。

1936年3月德国出兵夺回莱茵河两岸后,立即开始构筑防御工事,形成了日后的“齐格菲防线”,它与当时法国构筑的马其诺防线齐名。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时,德军就是用了一少部分兵力据守在齐格菲防线身后与英法联军对峙,二战初期的“静坐的战争”就发生在这里。1944年9月,盟军370多万人在齐格菲防线前被阻长达4个月之久。若不是希特勒执意发起阿登反击战,并在之后“弃西守东”,让只有盟军1/3的兵力的西线德军再也无力坚守,齐格菲防线本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果说夺回莱茵河非军事区无可厚非,那接下来吞并奥地利和苏台德地区就毫无道理可言。德国之所以能够得逞,英法的纵容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希特勒和戈林等人也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尽显枭雄本色。

早在1934年7月,在希特勒解决了冲锋队,进而巩固了自己在国内的权柄后,他就尝试对奥地利下手。7月25日,他密令维也纳的纳粹成员暗杀奥地利总理陶尔斐斯,并占领维也纳电台,宣布陶尔斐斯辞职。时任奥地利司法部长的许士尼格果断出兵,平息了这场叛乱,并在总统米克拉斯的支持下继任总理,这才重新控制了局势。

这次事件让德国陷入被动,就连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也做出回应,他将4个师派驻到奥意边境地区,以防事态失控。此时德国陆军才刚刚开始扩充,尚不具备实施大规模作战的能力。所以希特勒急忙出面平息事态,他声明奥地利出现的一切都是奥地利的内政,并对陶尔斐斯的被害表示“遗憾”。他还将清洗冲锋队时幸存下来的帕彭派到奥地利担任德国大使,因为帕彭曾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担任过总理,所以这能显示出德国对双方关系的重视程度。

4年后的1938年,德国已经焕然一新。纳粹已经牢牢地掌握了德国的一切,其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力量日益强大起来。昔日反对德国吞并奥地利的墨索里尼也已经和希特勒达成了牢固的同盟关系,这让希特勒认为吞并奥地利的时机已经成熟。

戈林在早期就介入了奥地利问题,但随着许士尼格的上台,以及奥意两国签署《罗马议定书》,宣告戈林此前努力的失败。希特勒因此要求他不必再过问奥地利事务,而是转交给新任的外交部长牛赖特和外交新宠里宾特洛甫。

但戈林没有对奥地利撒手不管,他和奥地利副外长施密特取得了联系,并开始对其施加影响。同时,他让自己的亲信开普勒担任驻奥地利商务代办,后者随时可以向他报告奥地利国内的情况。

戈林还在外部营造气氛。在与英国驻德大使亨德森的交谈中,他抱怨英法对德国有太多的限制。戈林认为德国已经在西方维护了英国在比利时、法国、荷兰的安全利益,那么英国也应该在东方维护德国的安全利益。

1937年9月,在二人的一次会谈中,戈林直截了当地对亨德森说:“德奥合并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两国越早合并对奥地利越有利。在这之后,德国的下一个目标是苏台德地区,到最后波兰就会自动就范。我们德国绝不想攫取英国的任何利益,在殖民地问题上也与英国没有冲突,德国只想要回战前德国原有的罢了(一战后,德国割让一部分领土给新成立的波兰)。德国愿意与英国结盟,并愿意为自己的盟友战斗,如果英国愿意的话,德国可以拿出一半的兵力为英国而战。我们对英国所要求的回报只是在我们受到来自东方的攻击时,英国能够保卫我们的后方交通畅通。”

戈林的这份“愿景”被亨德森传回了国内,时任英国首相张伯伦显然乐见戈林和他身后的势力正在考虑和东方的苏联作战。

1937年6月,德国参谋部制定了一份军事计划,其中规定“一旦奥地利宣布哈布斯堡王朝复辟”就立即采取军事行动入侵奥地利。此后奥地利的纳粹成员也闻风起事,德奥合并的喧嚣在奥地利随处可闻。一些奥地利高级官员在纳粹的威胁和利诱之下也纷纷倒向德国。国内几乎每天都有各种不同形式制造的暴力事件发生。在边远山区,大规模的示威活动经常发展为暴动,奥地利政府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微乎其微,这一切都为希特勒最后吞并奥地利提供了条件。

奥地利总统米克拉斯和总理许士尼格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不敢再推动哈布斯堡王朝复辟的事项。德国见“入侵的触点”没有引爆,遂决定迫近一步,又制定了两套方案。其一是指示奥地利的纳粹成员在1938年春季发动叛乱,然后德国以“防止德裔流血”为理由出兵;其二是打算暗杀德国驻奥大使帕彭,为入侵奥地利制造借口。

这两项计划还没有实施前,奥地利警方就在一次行动中查获了有关文件。帕彭通过私人渠道知晓了此事,他急忙跑回德国拜见希特勒,希望得到后者的宽恕。其实希特勒没有除掉帕彭的打算,他知道那份计划的存在,而且还在递交他签字时给驳了回去。

帕彭向希特勒建议,他应该和许士尼格见一面,商定最后解决奥地利问题的办法。希特勒也认为的确有这个必要,遂让帕彭安排此事。

戈林在这段时间也频频向奥地利方面施压,他有很多内应,除了前面提到的副外长施密特,还有时任奥地利不管部部长英夸特和国防部长赫斯诺。但所有不惜出卖自己祖国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是胆小鬼,主张强硬的许士尼格一向他们施压,这些人就吓得缩了回去,这让戈林很不满意。

戈林决定还得自己亲自出面,1938年1月的一天,他接待了奥地利驻德国大使陶西芝。借着和其讨论“如何支付从奥地利进口的铁矿石和木材款项的问题”时,戈林不经意地说,这个问题在今年春季以后就会“一劳永逸”地解决。

许士尼格在动身前往德国前得知了这次会谈的内容。2月12日,当他来到希特勒位于巴伐利亚贝希特加登的私人庄园时,希特勒表面很客气,可他身边除了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身后还站着凯特尔、赖歇瑙和施佩勒三位表情严肃的将军。进入会谈后,希特勒开始了个人演讲。他首先指责奥地利在两国边境构筑了大量工事,这是敌视德国的表现。

然后他警告许士尼格:“不要以为你们的行动我不知道,在德奥边界,你们只要搬动一块石头,我不用半个小时就会知道。另外我还要告诉你,没有任何国家会为德国与奥地利的事务出头的。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同我是一致的,英国不会为奥地利动一动手指头,法国更不会为此而与德国作对,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机会,在莱茵兰时,他们本可以制止德国,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后退,但是他们没有那样做,现在他们就更不会为奥地利去承担任何风险了。”

据许士尼格回忆,他在整个会谈中都没讲过几句话。希特勒慷慨激昂的演讲结束后,对方就扔给了他一份条约草案。一旁的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提醒他,元首不希望这份协议有任何的改动,而且要许士尼格在这里就得签字。

当天下午,许士尼格又被叫到希特勒的书房。后者见许士尼格仍然迟疑不决,就摔手走出门外,对走廊的副官大喊,让他赶紧把总参谋长凯特尔叫来。许士尼格明白,今天他不签字是走不出这栋房子了。他只好拿起笔,在希特勒的注视下,在一字未改的协议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不过许士尼格也留了一手,他提醒希特勒,这样的文件必须得到总统米克拉斯的同意才能生效,他承诺回去后会努力劝说对方。就这样许士尼格狼狈地离开了希特勒的私人庄园,连夜乘车回到了奥地利。

这次会面戈林并没有参与,他和里宾特洛甫的关系很差,两人甚至会当着希特勒的面吵架。既然有里宾特洛甫的陪同,戈林就不想掺和进去。戈林没有露面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本就不赞同用这种方式解决奥地利问题。当希特勒返回柏林,向他炫耀自己如何恐吓许士尼格的经过时,戈林也附和着哈哈大笑,可他心里并不愿意这件事就这样促成。

2月14日,米克拉斯迫于压力批准了许士尼格带回的《贝希特斯加登条约》。消息传到德国后,纳粹大佬们弹冠相庆,感叹事情进展得太顺利了。2月20日,德国国会通过了那份协议,并为接手奥地利积极准备。

许士尼格到底没有让戈林“失望”。3月10日,他和米克拉斯商定在国内举行一次公投,并根据结果确定奥地利是否加入德国。希特勒听到这一消息后,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此时离许士尼格宣布的投票表决时间只有3天,他立刻将在柏林的有关军事将领召到他的办公室,告诉他们在未来的3天里,即在奥地利举行公民投票表决之前,德国将对奥地利实施军事入侵。

在德国准备入侵奥地利的那几天里,全柏林最忙的人可能就要数戈林了。他一会儿主持军事会议,进行入侵的各种军事部署,一会儿又不断地给在维也纳的纳粹分子们打电话,指示他们如何在德军入侵时采取行动,做好配合。戈林对将要组成的新的奥地利内阁最为关心,他派开普勒给奥地利的纳粹送去了一份由他亲自选定的奥地利内阁成员的名单。

3月11日下午3时,戈林给许士尼格打电话,要求他取消这次公投,并且立即辞职,然后把职务交给英夸特。他要许士尼格在2个小时内答复,否则德军就将跨过边境,进入维也纳。

许士尼格接通了墨索里尼的电话,对方给予的答复是:“我想德国人不会这样做的,因为戈林曾经亲口向我保证过这一点。”但墨索里尼没有重申过去的承诺,这让许士尼格失去了最后一点儿希望。

15时30分,英夸特给戈林打来了电话,许士尼格已经辞职,但米克拉斯拒绝任命自己为新总理。

此时,戈林和希特勒都有些慌乱。里宾特洛甫这时给出建议,他认为入侵最好打着合法的旗号进行,设法让奥地利方面“请求”德国出面解决奥地利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恢复奥地利国内的正常秩序”。戈林表示反对,他认为这样太费周折,而且奥地利一旦完成公投,并且结果对德国不利,那么德国想再用武力解决问题必然给英法留下把柄。

经过权衡,希特勒采纳了戈林的意见,下定了入侵奥地利的决心。当天晚上8时45分,希特勒签署了入侵奥地利的命令。3分钟后,戈林致电英夸特,让其向米克拉斯转述德国的最后通牒。

随后,戈林去找英国驻德大使亨德森。他询问对方的态度,后者说他对此“表示遗憾”。至此戈林也搞清了英国的态度,他们不会为奥地利出头。至于法国方面的态度,他和希特勒根本不关心,因为当时法国自顾不暇,每一届内阁都坐不满一年就会下台,他们根本拿不出像样的方案。

3月12日拂晓,德国军队分多路越过德奥边境进入奥地利境内。作为一名奥地利人,希特勒决定亲自率军进入奥地利。他在临行前将权力交给戈林代管,后者也因此品尝到了元首的滋味。

在奥地利,总统米克拉斯下达了一项“绅士”命令——奥地利军队不得抵抗。他认为这是自己能为奥地利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人们应该记住许士尼格和米克拉斯这两个名字,他们是第一个反抗希特勒入侵的人。

几天后,希特勒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林茨,他在那里受到几十万奥地利人的欢迎。与此同时,戈林也在收割自己的胜利果实。他热衷于出兵奥地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中了居住在奥地利境内犹太人的财产。他命令开放边境,允许这些人离开,但前提是必须留下个人财产。

与积极参与吞并奥地利相比,戈林反对吞并苏台德地区。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他在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就把自己的“戈林国家工厂”扩展到奥地利,包括阿尔卑斯山钢铁公司这样的大型企业都纳入了自己的经济版图中,这些新成员会给戈林带来巨额的财富。

正是有了这些牵挂,他主张维持眼前的和平。当吞并苏台德地区的“绿色方案”出台后,他公开表示反对,并且在和捷克斯洛伐克外长会谈时说,任何对捷克的不利行动都是愚蠢的。

希特勒对戈林的态度很失望,但同时他还是希望戈林能够支持自己。因为苏台德问题比奥地利问题复杂,英国、法国、苏联和意大利都可能出面干涉。他需要手腕儿变化多端的戈林从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希特勒明白,戈林最大的软肋是虚荣心太强,所以他决定再一次满足一下肥戈。1938年4月23日,希特勒修改了自己的政治遗嘱——指定戈林为自己的接班人。这份仅仅具备形式意义的文件果然见效,当戈林看过希特勒的遗嘱之后,马上一改过去在捷克问题上的暧昧态度,摇身一变成为强硬派。在许多公开场合里,他大肆宣扬希特勒灌输给他的“将可恶的捷克人赶回俄国去”的论调。

戈林和希特勒在私下里进行了密谈,戈林再一次劝告希特勒谨慎些,稍有不慎则会引发一场新的战争。希特勒则告诉戈林,他会亲自说服墨索里尼。至于英法方面,他断定达拉第和张伯伦不会硬来,因为对方缺少魄力,莱茵河畔和多瑙河畔发生的一切已经足以证明。

不过他还是要求戈林做好空军出兵的准备,更重要的是主动和英法方面接触,用巧妙的方式威慑对方,使其知难而退。

此后戈林只好放弃阻挠希特勒实施“绿色方案”。后者不久出访意大利,然后就紧锣密鼓地部署各项军事准备工作。在外界看来,德国和意大利已经达成同盟,大家纷纷猜测伦敦、巴黎,甚至是莫斯科都在准备着一场大战。

5月21日,捷克警察在苏台德地区打死了2名德裔农民,德国借机开始向捷克斯洛伐克边境部署部队。这一举动果然招来英法的不满,他们告诫德国:如果他们贸然进攻捷克,就将引起欧洲大战。德国陆军的高级将领们也提醒希特勒:现在对捷克开战,必将招致英法的干涉,而德国军队暂时还无力同时与英法抗衡。

让希特勒失望的是戈林没有像过去那样坚定地支持自己,而是又一次劝希特勒终止实施“绿色方案”。不耐烦的希特勒直截了当地告诉戈林,关于和平解决捷克问题的话题以后就不要再提了。他还在5月24日举行的军事会议上强调:对捷克的入侵必须在秋天完成。

不论戈林多么不情愿,他也只能去迎合希特勒的想法了。在5月24日会议之后,他以一个坚定主战派的面目示人。当年夏天,空军的备战工作完全就绪。戈林的空军在这场战争中投入的力量有:战斗机400架、俯冲轰炸机和歼击机200架、运输机250架。另外,戈林并没有因为希特勒对英国不会参战的判断而放弃同英国开战的准备。在布置对捷战争的同时,他还命令空军第2航空队在德国西北部机场严阵以待,准备对付英国人。

在加紧备战的同时,戈林仍在暗暗祈祷英国和法国千万不要卷入这场战争,他不失时机地展开外交攻势。1938年8月中旬,法国空军总司令弗里曼应戈林的邀请,访问德国空军。戈林精心安排了所有的细节,他要通过对弗里曼的接待,使他的宣传战收到奇效。

他陪同弗里曼参观了一处机场,那里频繁起降的ME-109战斗机让弗里曼惊叹德国空军的发展速度如此惊人。而在他将要离开时,一架最新式的四引擎战斗机缓缓降落。他们离开机场时乘坐的是一架新型飞机,弗里曼意识到这架飞机各项性能都超过法军的飞机。他随口询问德国目前有多少架这样的战斗机,戈林漫不经心地问了一下身边的米尔希,后者告诉他月产70架,而且还会有两条生产线将在3周内投入生产。

戈林的安排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弗里曼回到巴黎后,向达拉第总理汇报说,德国空军“具有真正的毁灭能力”。弗里曼此番出访德国的所见所闻,对不久之后法国政府决定在捷克问题上采取的对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使法国政府中以达拉第为首的对德绥靖派占了上风。

纳粹通过“戈林电子研究所”和在法国的情报系统竭力搜集当局的态度。9月13日,法国内阁召开会议,商讨捷克事务。内阁的大多数成员表示不愿意为捷克而冒着引起世界大战的危险与德国对峙,尽管捷克与法国早已签订了共同防务条约。达拉第会后又召见了英国驻法国大使,要求他立即与英国首相张伯伦取得联系,请他与希特勒进行磋商,尽可能以和平的方式消除这场战争危机。

14日早晨,驻德大使亨德森给戈林打了一个电话,请他绕过里宾特洛甫,直接与希特勒联系,安排张伯伦到德国访问的有关事宜,戈林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放下电话后,戈林立刻与在贝希特斯加登的希特勒通话,希特勒让戈林负责安排这件事。当日深夜,希特勒收到了来自伦敦的急电。电文中说张伯伦将在15日乘飞机前往德国与希特勒会面。这封电报让希特勒兴奋不已,因为张伯伦从来不坐飞机,他这次如此心急,说明英国人已经坐不住了。

1938年9月15日,张伯伦的专机降落在慕尼黑,他随即乘坐火车赶往贝希特斯加登见希特勒。在沿途他看到一列列运送士兵和重炮的火车。

这次会面的结果也没有让希特勒失望,张伯伦同意希特勒提出的以“民族自决”的方式解决苏台德问题。他还表示回到英国后,要向英国政府汇报,并说服英国内阁的其他成员同意他的意见。希特勒与张伯伦约定,一周后他们将再次会谈。

9月17日,戈林再次会见亨德森。亨德森要求戈林劝说希特勒在第二次会谈之前,不要发动对捷克的进攻。戈林对亨德森说,他可以劝说希特勒暂不下令进攻捷克,“但是……”,戈林突然面露凶相地对亨德森说:“有一点英国政府必须认清,如果英国对德作战。在战争结束之前,捷克已经不可能剩下多少人了,伦敦也不会再存在!”看着一脸错愕的亨德森,戈林又缓和下来,安抚亨德森:“除非有灾难性的事情发生,否则没必要担心。”

戈林这一系列的强硬其实是装出来的,比如法国空军司令弗里曼来访时乘坐的那架最新式的飞机,当时德国还只有那一架,而且只是样机,并没有开始批量生产。德国空军也不具备同时挑战英法两国空军的实力。也就在这个时期,德国空军内部报告刚刚送到戈林的手上,其结论是德国空军不具备突袭英伦三岛的能力,因为没有匹配的战斗机为轰炸机提供护航。

轰炸机也没有太理想的机型,还处于试飞阶段的“容克88型”战斗轰炸机可以没有战斗机护航执行任务,但如果他满载炸弹的话,实际飞行速度只有180英里,而不是设计时标定的最高240英里时速,它的作战半径只有900英里,未能达到理论上的1300英里。更让戈林头疼的是,绿色方案实施日期迫在眉睫,他们没有时间解决这个难题。

9月22日,张伯伦再次来到德国,他已经说服内阁在“苏台德公投”的问题上不设置障碍。当他认为自己的努力已经避免了一次战争时,希特勒告诉张伯伦,因为近几天苏台德连续发生恶性流血事件,他认为德国和捷克的边界线应该以公投的结果确定。

张伯伦愤然离席,希特勒赶紧缓和态度。在张伯伦离开德国前,双方约定继续保持联络。

英国方面不再传来消息,德国的情报系统也探听不到有用的信息。焦急的戈林又开始在希特勒面前建议放弃绿色方案,这让同样心情焦躁的希特勒烦不胜烦,他在之后总是跟身边的人说“老妇人”这个词代指某人,大家都知道那指的就是戈林。

9月28日11时,距离绿色方案实施只剩下3个小时了。一众人齐聚希特勒的办公室,等待最后的决定。这时意大利驻德大使拜见希特勒,墨索里尼带给大家一个消息,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首脑将于次日飞抵慕尼黑,商讨苏台德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此时大家并不清楚三国的最终态度,所以德国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希特勒询问众人的意见,戈林最先坐不住了,他起身大声地对希特勒说:“元首先生,我不得不告诉您,我的空军实际上并没有做好同英国和法国开战的准备。但是有人(指里宾特洛甫)却一味想发动战争,而不顾帝国的命运!”

里宾特洛甫也不甘示弱,他直接揭开了戈林的伤疤,指责他身为帝国元帅,却处处为自己的私利着想。最后还是希特勒制止了二人,他语重心长地说:“谁也不想打仗,无谓的争吵于事无补,还是想一点正经事吧。”从希特勒说话的口气上看,其实希特勒心里也没有底。最终希特勒和几个人商定,第二天的情况如果不妙,就停止实施绿色方案,转而和各国寻求和解。

1938年9月29日12点45分,四国首脑会谈正式开始。“老妇人”参加了第一轮会谈。因为希特勒告诉戈林,英国和法国对德国的空军是很发怵的,作为空军总管的戈林出现,将会起到一种威慑的作用,会使德国在会谈中显得实力更强。在长达12小时的会谈中,希特勒所要求的一切均得到了满足。张伯伦和达拉第在德国人的战争压力面前,一味退让,他们愿把捷克当做使希特勒放弃战争的一个诱饵。

9月30日凌晨2时30分,《慕尼黑协定》签署。

3 阅读:158

巴巴维维

简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