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要招安,鲁智深说招安不如散伙,鲁智深为何敢“硬杠”宋江?

醉风文史 2023-07-15 23:45:01

宋江上梁山前和上梁山后是两副面孔。

上梁山前,宋江是急公好义的“及时雨”,江湖上的好汉,听到宋江的名号无不纳头便拜,上梁山后,宋江为了招安大业,又展现出权谋手段和无情一面,为扩充梁山实力,卢俊义、朱仝等人被害得极惨。

不过,即便成为梁山之主,宋江也不是说想收拾谁就收拾谁,因为梁山并非铁板一块,除了宋江派系以及其利益同盟降将派之外,还有三山派、元老派等等。

一个组织,内部派系一多,就变得很难管理,特别是当各派系利益诉求不同时,如果不能平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轻则人心生隙,重则一拍两散,因此梁山招安一事,宋江也不能强行下命令,只能与众好汉商量着来。

梁山好汉中反对招安的不在少数,但敢于和宋江针锋相对,当面提出反对意见的也就只有武松、鲁智深等寥寥几人而已,尤其是鲁智深态度最为坚决,直接说接受招安还不如散伙。

那么,鲁智深为何敢如此“硬杠”宋江呢?

宋江欲招安,鲁智深反对

梁山108位好汉归位,宋江也准备将招安一事提上日程,在重阳节临近时,宋江让弟弟宋清大摆宴席,举办“菊花之会”与众兄弟喝酒赏菊,兴起时,宋江大笔一挥写了一首词,令乐和演唱。

在这首词中,宋江毫不掩饰地表露出对朝廷招安的渴望,谁知乐和刚唱完,台下的武松就愤怒表示招安冷了兄弟们的心,李逵也附和“招甚鸟安!”。

宋江一开始就知道招安阻力很大,于是便发作李逵,命人拉下去斩了来给武松等反对招安的好汉一个下马威。宋江这招是杀鸡儆猴,李逵是他铁杆心腹,反对招安也要被斩,更不论其他好汉。

宋江的态度很明确,梁山必须接受招安,你们反对也没用。旁人也许吃宋江这一套,但鲁智深可不管,他直接怒怼宋江“招安不济事,……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鲁智深这句话分量很重,直接意思就是说,你如果强行推进招安,那不还如散伙算了。这话说得很霸气,放眼整个梁山,有谁敢跟宋江这样唱反调?即便是宋江的亲密合作伙伴吴用,恐怕也不敢说这样的话。

鲁智深难道不知道这样说会引起宋江的不满吗?他当然知道,但若是违背本心,他心中会不爽利!鲁智深对朝廷有深刻的认识,在他看来,满朝文武都是奸邪之徒,杀也杀不干净,接受朝廷招安只不过是与虎谋皮罢了。

鲁智深说话直接明了,宋江还不敢生气,他的心腹小弟们更是不敢出声反驳,此情此景充分显示出鲁智深在梁山拥有多么超然的地位。

鲁智深朋友很多

宋江为何不敢接鲁智深的话?说白了,宋江也知道以鲁智深的直爽性格,“散伙”并不是简单说说而已,若是宋江继续强硬坚持招安观点,鲁智深一上头,还真有可能带着人马与梁山散伙。

前文说过,梁山上派系关系非常复杂,虽然宋江派占据优势,但鲁智深背后的支持力量同样也不小,先不说武松、杨志等二龙山兄弟,少华山史进和桃花山周通等兄弟肯定也会支持鲁智深。

再说了,鲁智深对林冲有救命之恩,如果鲁智深和宋江闹翻,林冲在关键时刻绝对不会站在宋江这边,而且晁盖旧部向来被宋江打压,他们也不会支持宋江。

再加上梁山其他反对招安的好汉,这股势力足以影响到梁山的稳定和团结,一旦他们脱离梁山,那么梁山将会遭到毁灭性打击,到那时,宋江哪里还有底气逼迫朝廷招安?

假如鲁智深是孤家寡人,或者又像李逵那般是宋江的铁杆心腹,鲁智深敢当刺头,宋江就敢不顾情面与鲁智深翻脸,奈何鲁智深背后牵涉范围太广,宋江承担不起翻脸的后果。

其实以宋江的手段,暗中用计逼走鲁智深也不是多大的事,问题是,鲁智深这个人没有私心,做事全凭快意,他曾为了救金老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为了救林冲,风尘仆仆,一路追随,他是梁山最好的“义气”招牌之一。

宋江若是逼走鲁智深,梁山名气受损不说,谁敢保证剩下的人不会萌生离开的心思?尤其是那些受到宋江打压的好汉。所以,这个口子,宋江不能开,也不敢开。

宋江也要维护形象

宋江作为一个小吏,通过正常渠道进入朝堂序列几乎没有可能,所以他苦心打造“讲义气”形象,在江湖上留下偌大的名声,这也是他后来遭遇各种灾难也能逢凶化吉的关键所在。

也就是说,宋江给自己塑造的忠义形象相当于一张护身符,而且,梁山上有相当一部分好汉就是奔着宋江讲义气的名头才来参加聚义,所以宋江要时刻保持自己的正面形象。

宋江那些阴私手段对付晁盖、朱仝也就罢了,毕竟没在明面上留下什么把柄,但若是用在鲁智深身上,宋江苦心孤诣塑造的正面形象绝对会染上一个大大的污点,因为鲁智深也是梁山的“义气”招牌。

“义气”在水浒好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混江龙李俊在跟随宋江征讨方腊时,曾与太湖四杰结拜,他们就劝说李俊别跟朝廷混了,一起去海外发展,但李俊却一口回绝,原因就是不愿违背义气。

败人品的事情,宋江是不会做的。而且,相比于强硬反驳鲁智深,宋江更擅长以柔克刚,毕竟宋江一直以讲义气老大哥的形象示人,因此宋江没有接鲁智深散伙的话茬,而是对一众兄弟解释,皇帝被蒙蔽只是暂时的,要相信朝廷。

不得不说,宋江转移话题这一手非常奏效,众兄弟再也不关心鲁智深说的散伙一事,反而对宋江“称谢不已”,宋江招安路上遭遇的一大危机就这样被举重若轻般解决了。

0 阅读:360

醉风文史

简介:读史使人明智,读史时偶尔冒出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