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石家庄日军拒绝投降我军,说:别急,将来中国都你们的

德顺评历史 2025-04-09 05:54:36

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向盘踞我国东北多年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后的第二天,毛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10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向各军发布准备接受日伪投降和配合苏军作战的7道命令。

抗战胜利就在眼前,冀晋军区政委王平遵照晋察冀分局和晋察冀军区的命令,对麾下各军分区做出全面反攻的部署。其中第4军分区的3个团,将协同冀中第6、7军分区的部队,准备夺取石家庄、保定等城市。

我军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不断收复国土的行动时,国民党反动派提出“寸权必夺,寸利必得”的方针,不惜和日伪军合流,篡夺抗战胜利果实。

延安的毛主席及时察觉到蒋介石的反革命行动,提出“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应对方针,表示解放区军民完全有资格、有权利接受被我军包围的日伪军的投降,并接受其武器和物资。

于是国共双方在华北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当时国军方面主要是一直在河套的第12战区傅作义部。

晋绥军区部队即将拿下的归绥,反被傅作义部抢占。我军试图请求已经会师的苏联红军帮助支援集宁、解放大同。

双方争分夺秒,不惜撕破脸皮、兵戎相见。

王平领导冀晋军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和区党委书记,在冀中部队的配合下向南发展,准备接受石家庄的日伪军投降。

当时王平亲率第4军分区的3个团,来到南线。中央和上级晋察冀军区对石家庄的接收十分重视,给王平发来一个又一个的电报,提醒注意事项和指示工作。

此次南进接收,王平抽调了冀晋军区部分党政军干部一起行动,以便城市接收工作的顺利进行。民兵还沿途负责战时后勤工作。

当时正值雨季,河水暴涨,连带着正常的道路也变得泥泞难走起来,但是部队士气旺盛、情绪高涨,沿途的村镇百姓也热情迎送,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石家庄内有日军1300余人,是日军独立第2旅团的一部;伪军有800余人。王平派兵拔完石家庄外围多处据点,兵临石家庄城下时,日伪军都非常惶恐。

接收石家庄的工作本该异常顺利的,但由于蒋介石横插一脚,一面依仗美国军舰飞机,疯狂向华北、东北运送军队,一面再三要求日伪军维持“地方治安”,不许向我军投降。

王平派人向石家庄守军发去投降通牒,让其交出武器和物资,走出防御工事,接受中国军队的投降。

但是石家庄日军迫于美军和蒋介石的威胁,拒绝向我军投降。为防止我军攻占石家庄,并为国军的到来争取时间,日军还接连派出特务长假意商讨投降事宜。

我方代表提出“不要拖延时间”的警告时,日方代表却一再狡辩,自己等人是按规定行事,只能向国军缴械投降,不能向八路军。日方代表还搬出政府合法性,说八路军打其他地方自己不管,但不能动自己防区,否则国军来了不好交代。

我方代表根本不管这些,日方代表便说出一番给我军戴高帽的大实话:“依我们日本看,你们不要着急,将来中国肯定是你们的,中间不过是有个艰苦斗争的过程。国民党的部队虽然多,装备又好,但是他们的腐败众所周知,军官都贪财怕死,无心打仗。我们投降以后,中国势必发生内战,国民党是不行的,你们终将胜利。”

这位日方代表,真把蒋介石和国民党看透了,后来的历史发展也证明他的预料是对的。

王平最后没有下令硬取石家庄,倒不是被日方代表的大实话打动了,而是形势恶化和中央发出“避免内战”的宣言、措施。

我军夺取大城市的难度在美、蒋正式合作后,不断攀升,因此中央改编军事斗争方略:以相当兵力威胁大城市和交通要道,集中必要兵力夺取中小城市和广占农村,扩大、巩固解放军,发动群众斗争,注意训练军队。

晋察冀军区充分领会中央指示精神后,迅速做出调整,命令王平率领的冀晋部队撤围石家庄,转回雁北、挺进绥东,扩大解放区,巩固现有解放区。

这次我军虽然没有拿下唾手可得的石家庄,可是在2年后的1947年11月,我晋察冀野战军从国民党军手里夺回了它。这是我军通过攻坚,首次拿下的大城市。

笔者相信,那位日方代表说出了我党我军很多有识之士的心声。在解放战争尚未打响前,胜利就注定是我们的了。

6 阅读:2122
德顺评历史

德顺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