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阶级社会里,部分人的道德素质很差

石中毛 2025-02-19 15:52:27

社会没有止境地分成形形色色的行帮,这些心胸狭窄、心地不良、庸俗粗暴的行帮处于互相对立的地位,它们这种暧昧的猜疑的关系能够使它们的统治者毫无例外地——虽然形式不同——把他们看成只是仰仗统治者的恩典才活着的东西。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恩选集》.第一卷.)

“形形色色的行帮”,最突出的是三种知识分子,他们的丑态令人作呕,整日为养活他们的主人呼喊。第一种是官僚知识分子,歌颂赞叹一个官府是多么好、多么伟大。而且他自认为官府是他的后台,有了“依仗”,就可以肆意妄为地批斗任何人,嚣张跋扈。第二种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整天为资本家“吹喇叭”,赞叹有钱人是多么“高等”,如果谁用马列观点分析一下资产阶级,资本家还没有发声,他们就早早跳出来了,说有钱人是多么难,接着破口大骂。第三种是间谍知识分子,他们是外界发展的间谍,背叛了祖国,用极端仇视的态度,否定祖国的一切,丑化违曲,然后拿着赏给他的骨头,在国人面前炫耀。

时常可以见到一些奇葩言论,让人怀疑其智力,但他们的身份却是“专家”、“教授”。思考一下原因,一方面是民族的“劣根性”,不是一下子能根除的;另一方面,是阶级根源,他们是资产阶级养活的人,自然仇视人民,脱离实际,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有那样的言论,也就不足为奇了。

社会首先分为“阶级”,各自属于不同的阶级;但在一个阶级内部,又分为不同的集团或“行帮”。这些“行帮”,是不同阶级中的坏人,资产阶级中的恶人、工人阶级中的工贼,他们是一群社会的毒瘤,向统治阶级献媚讨好,对弱小者欺压残害。

这些“行帮”,欺压人民,而且他们内部也会争斗;但都投向他们的“主子”,摇尾乞怜,获取利益。对“上”的面孔,和对“下”的脸面,是不一样的。

“吃了人的嘴软,拿了人的手段”,既然靠谁养活,就必然为那人“服务”。摇旗呐喊、歌功颂德,这也是“分内之事”,是“帮闲”、“二丑”。

人是经济的人,经济收入是从哪来的、谁支付的,这就直接决定了那个人是怎样的。如果一个人为资产阶级服务,资产阶级付给他钱,他就是资本家养活的人。这样的人,怎么不为资产阶级摇旗呐喊?他会为资本家及其子女的所有一切恶行辩护,而且生怕力度不够。这样的人太多了,国内国外,比比皆是。

是非不分、没有人格道义,就是这类人的特点,就像俗话说的“良心让狗吃了”,没有良心、没有公道,只是一味地扭曲黑白,为恶人张目。

对于一个青年来说,应该自尊、自重,有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物质观,无论工作还是做生意或其它,要靠自己辛勤、自尊地奋斗,而不是出卖自己,靠主人的“恩典”来过活。尤其不能像只宠物,给根骨头,让咬谁、就咬谁。人,应该做一个有骨气的人、有良知的人,有自己的原则、底线,“贫贱不能移”。

但是,人有求生的本能;好人这样、坏人也这样,都想着活下去。于是,有的人就不择手段地“活下去”,出卖、告密、叛变、陷害······而且,许多坏人还掌握了社会资源,所以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只有希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距离共产主义也越来越进,道德人格也越来越高尚。

假如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那么,不仅“好人”和“坏人”有冲突,就是“坏人”内部、坏人和坏人之间,也有冲突争斗,他们“互相对立”。坏人和坏人,有各种利益之争、争宠之争以及争夺异性,其争斗的残酷,不亚于“阶级斗争”。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