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三军仪仗队”,到底隶属于哪支部队?又对应着哪些军衔?

念由心生 2022-09-24 12:43:55
仪仗司礼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成立以来,经历了世纪大变,最早能追溯到南昌起义。

直到新中国成立,这支代表国家、代表人民、代表党的军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下成为我国的主要国家武装力量。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正规军队,解放军不仅拥有军舰吨位总数世界第二的海军,还有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是整个亚洲地区最庞大的武装力量。

不过,在解放军内部,还有一支仪仗部队。

他们担任着各种仪仗任务,代表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门面。

三军仪仗部队,这是来自中国北京卫戌部队,并从解放军队伍中挑选出来的一支特别队伍。

这里先来说说北京卫戌部队是什么来头,它的前身甚至比中国人民解放军更早。

北京卫戌部队属于近代时期在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下,由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并为此设立了卫戌总司令部。

新中国成立后,原平津卫戌司令部改称京津卫戌司令部,后又在1955年改称为北京军区兼京津卫戌区。

直到1959年,该部队经过多次整改和重新编制,北京卫戌部队成立,并在1985年6月改回军级建制。

而我国的三军仪仗部队则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戌区下属部队,即中国人民解放军警卫第一师。

由于该部队在任务执行和其他常规部队有所不对,因此从队伍性质和方便称呼,一般都称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而它的前身则大有来头,可以说这支部队完全是在合适的时机,起到好处的历史时机中,在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出现。

1945年12月,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抵达中国,并与张治中、周恩来二人组成军事三人小组。

该小组的目的在于,负责协商解决国共军事冲突问题。

尽管当时国际形势复杂,但作为美国特使,中国作为大国自然也要招待好来自远方的客人。

因此毛主席在这之后联系上了驻南泥湾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旅长罗元发迅速在部队中抽调了500人临时组建了一支仪仗队。

仪仗队为3个连,并在延安接受了数周的训练。

训练期间,由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受阅仪仗部队的预演。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3月4日当天,这支临时组建的仪仗队伍完成了对马歇尔在机场的欢迎仪式。

三军仪仗队

任务完成后,原本的仪仗队伍解散回到了延安。

此次的国共问题结果大家也都知道,最终还是不欢而散。

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迅速得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认可,因此当时最先来访中国的是苏联特派大使罗申。

中国浴火重生,自然少不了外交任务,此时罗申也向毛主席递交了国书。

为此,中共中央决定重新启用仪仗队伍和军乐队举行欢迎仪式。

1949年10月底,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第二师直属警卫营一连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改为仪仗连。

对苏联驻华大使罗申举行的欢迎仪式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这是仪仗连首次执行任务。

当时因为时间紧迫,礼服还来不及制作。

所以这时仪仗连头戴钢盔,缀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帽徽,手持上好刺刀的三八式步枪,配着马裤、马靴。

接下来的两年里,仪仗队伍主要由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第一师和第二师的直属部队合编组成。

为了进一步保证仪仗队伍的严肃性和纪律性,以及国家的风范,1952年中共中央决定在队伍中选调骨干组成中国仪仗队。

新完成的骨干选调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仪仗营,并由公安警卫师领导。

该仪仗营在北京站完成了对朝鲜首相金日成率领的代表团的欢迎仪式。

从50年代至80年代,仪仗队伍经历了多次整改和变化。

至于三军仪仗队的称呼,则是来自1956年的整改,之前仪仗队一直沿用的是陆军仪仗队。

仪仗队伍的编改

既然仪仗队伍代表着国家形象,自然少不了海陆空三军。

因此在1956年,仪仗队伍改用陆、海、空三军仪仗,并由151人组成。

而在1955年的改革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全军军服都进行了重大改革。

此时仪仗队伍着装为55式仪仗队礼宾服,陆空士兵礼兵服样式相同,海军为水兵服,上白下蓝。

三军仪仗队到了80年代有了重大变化,以及全军改革拉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服装改革的序幕。

从1983~1988年,三军仪仗队身着83式礼宾肩章,形式统一。

迎宾司礼在形式上分为三种,第一种为最大规格,由151人组成,队长1名,旗手1名,护旗手2名,队员147名,一般为迎接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

第二种规格由127人组成,海陆空三军仪仗队,迎接外国军队的高级将领时会用到。

第三种规格为101人,此为单军种仪仗队,并用来迎接外国军队的单军种司令。

军衔制在1988~1992年,151人的执行队长、陆军旗手分别为上校和上尉,海空军护旗手为中尉,军种分队长为少校;

127人的队伍对应的则是中校、中尉、少尉和少校;

101人的队伍对应的则是上尉、少校,军种护旗手为83式礼宾肩章,所有队伍的士兵服装皆为83式礼宾肩章。

而在1992~2007年这段时间里,三军仪仗队整体没有太大变化,只有第三规格的护旗手和士兵改为了中士。

后在2007~2014年里,第三规格的护旗手和士兵换为了07式礼宾肩章。

但2014年后,肩章采用统一的军衔,这与日常军衔有所不同,主要是为了仪仗司礼的美观和队伍统一性考虑。

因此在这年的8月1日,三军仪仗队执行司礼任务时,军官统一佩戴有3颗金星的14式仪仗队军官礼宾肩章,士兵则统一佩戴有3道折杠的14式仪仗队士兵礼宾肩章。

三军仪仗队代表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家形象,每一次的外国宾客访问,每一次的国家阅兵检阅,它见证了中国在历史中的成长。

尽管仪仗队伍的司礼肩章换了一代又一代,唯一不变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家卫国,爱戴人民爱戴党的心。

0 阅读:12
念由心生

念由心生

念由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