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传来两声霹雳响,广岛、长崎玩儿完了。
1945年,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导致20多万日本人丧生,日本终于不再抵抗,于同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如果认为这两颗原子弹是导致日本投降的最终威胁,那就错了。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应该算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在此之前,美军还在日本制造了一系列规模庞大的地狱式轰炸,共计烧死了50多万日本人,几百万人无家可归。
这比原子弹还恐怖的惨状,举世震惊。而这次攻击也被称为“李梅火攻”,是以指挥这场进攻的美军指挥官柯蒂斯·艾默生·李梅的名字命名。李梅也因此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为对日战争中最受道德诟病的指挥官。
火攻,顾名思义就是火烧日本。但是什么样的火攻能做到如此毁灭性的打击呢?说是火攻,其实是美军对日本国内的连续性空中轰炸,不过轰炸机携带的炸弹全部换成了燃烧弹。
根据燃烧弹的种类不同,燃烧的效果也不同。铝热剂燃烧弹燃烧温度可达3000摄氏度,摧毁建筑和防御工事的效果好;凝固汽油燃烧弹的燃烧温度可达850摄氏度,且汽油弹有很强的粘附性,燃烧时间也长,一旦附着在人体,旁人无法靠近施救,伤者也会在很短的时间死亡。
将燃烧弹用在易燃目标上,破坏力比爆破弹的效果好几十倍,而日本恰好又习惯使用木质材料建造房屋,伤亡才会如此惨重。
提起日本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用“罄竹难书”都无法形容。日本不仅在中国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还把枪口对准了科技和经济都比它发达的美国,只是它打错人了。
偷袭珍珠港后,日本以为美国会花很长时间来“养伤”,可它低估了美国的修复能力,也高估了自己的空军轰炸能力,更没料到美军的报复手段如此之狠。
在李梅火攻的猛烈打击下,日本很快失去了招架之力,即使美国不投那两颗原子弹,日本可能也无法再战。
美军从1944年11月到1945年6月对日本进行了持续性空中轰炸,其中1944年11月只进行了一次效果不理想的日间轰炸;1945年之后才是李梅指挥的重头轰炸戏。
李梅对日本首次使用火攻,就将目标放在了东京,给日本来了一次东京大轰炸,开局就给日本好好上了一堂空袭课,让他们知道偷袭珍珠港的轰炸就是个笑话。
李梅“烧烤”的场面有多惨烈?二战前期,美国人本来还想着一边隔岸观火,一边大力出售军备,安安心心地赚钱,没成想日本人给它来了个珍珠港轰炸大礼包。
1940年之后,日军在中国战场已很疲态,必须补充战略资源,首先就是石油。日本计划进攻东南亚获取石油,但东南亚当时处于欧美势力之下,要打东南亚,必先打欧美,日本偏偏选了美国挑衅。
日本看上了美军重要基地珍珠港,认为击沉港内的多艘航母和战舰就能重挫美军。同时它也明白正面宣战必输,只能偷袭。
很明显日本人这回天真了,偷袭珍珠港计划一败涂地,看似击沉了多艘战舰,可这些对当时的美国来说,真算不上什么。
珍珠港遇袭后,美国很快就派了16架B-25轰炸机空袭日本国内的军事设施以及工厂和油库以示震慑。但实质性的报复轰炸是在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面世之后。
B-29在1944年6月和11月的两次轰炸仅摧毁日本国内一些次要目标,战果的不理想让美军陷入了思考。
美国的第一步改变,就是派有着“冷战之鹰”称号的李梅接手轰炸任务。1945年1月,李梅被任命为美军第21轰炸机部司令。
此人是个不折不扣的“战争暴徒”,1928年加入美国陆军,成为战斗机优秀飞行员。1937年李梅进入第二轰炸机大队,他思考的最多就是如何能让轰炸机的威力发挥到最大。
根据前几次经验,李梅重估了局势。美军此前的轰炸重点都在于日本的军事工业上,而日本的工厂是作坊模式,位置分散,打击精确度低。李梅决定把日本民众加入轰炸范围,给日本双重震慑。
他又对日本进行了更深层的调研,发现日本建筑以木制为主,房屋低矮,且建筑之间的距离较近,于是李梅不再执着于打击日本的军事设施,改为使用燃烧弹进行低空地毯式轰炸。他命令每架B-29上携带6到8吨的燃烧弹。准备就绪后,1945年3月9日,首次东京大轰炸开启。
9日晚,334架B-29载着燃烧弹从关岛直飞东京。10日0点15分,两架导航机先在东京上空投下照明灯和燃烧弹指路,轰炸机编队进入目标区域后,狂轰乱炸拉开帷幕。
东京的居民是在巨大的爆炸声和滔天的火光中被惊醒的,东京瞬间成为火海,民众还未反应过来已葬身火海,根本没处可逃。
这次轰炸持续了两个小时,共计在东京投下2500多吨燃烧弹,整个东京市内充斥着皮肉烤熟的焦臭味。
由于轰炸机低空作业,B-29的飞行员们甚至能在半空闻到这股令人作呕的味道。
9日晚到10日的轰炸任务使东京约四分之一的面积夷为平地,杀伤面积为日本皇宫以东41平方千米的地区。工业区、商业区以及居民区建筑尽数被毁,8万3千多人被烧死,10万人重伤,100万人无家可归;李梅计划中的22个工业目标摧毁任务也达到。
然而这轮轰炸只是李梅在小试牛刀。
“烧烤”完东京后不到30个小时,李梅又将B-29投放燃烧弹的模式精准复制到了日本另一个城市——名古屋。317架B-29轰炸机夜间出动,焚尽了名古屋的飞机制造厂。
名古屋任务结束不到两天,300架B-29又投下1700吨燃烧弹,在3个小时之内就将大阪约20.7平方千米的地区变成灰烬。
又是间隔两天的时间,美军再次轰炸了神户,这次摧毁了造船厂。
仅1945年3月份,B-29就对日本执行了四次轰炸任务,重创了日本的各军事中心,日本几乎已无招架之力。
可李梅完全没有停手的意思。
同年4月13号,李梅又派战机将日本的明治神宫烧毁。明治神宫供奉了明治天皇和昭宪皇太后,是日本最重要的神社之一,摧毁该神宫,相当于对日本人精神上的沉重打击,可谓是杀人诛心啊。
1945年五月九日,距离上次东京被烧烤刚好过去两个月时间,李梅的B-29又载着燃烧弹来了。每架轰炸机携带6吨燃烧弹,依然是夜间两个半小时的低空作业。这次的主要目标是居民区,56平方千米范围内的建筑和人一起化为灰烬,连250公里外的太平洋上都能看到东京的火光。
那天夜里,东京的河里,明治座剧院中,全是日本人成堆的尸体,市内有些火势凶猛的地方,硬是烧了4天才逐渐熄灭。
从此日本的防空力量已经完全丧失作战能力,救护能力也跌为零。
同月26日,李梅再度起飞500架B-29,第三次空袭东京。这次比以往的燃烧弹消耗的都多,总计4000吨。
三次“李梅烧烤”之后,东京已然成为死城,再无轰炸的价值。
李梅转头继续对日本的其他中小城市进行持续性燃烧弹轰炸,烧烤一直烤到6月中下旬。日本交通瘫痪,真的没有一块好地可以给他炸了。
美军的极速取胜方式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对残存的日本人来说,他就是个地狱恶魔。但对美国人来说,这位少将只是在执行军人的任务而已。
直到后面美军统计从1944年11月的正式轰炸开始的数据:他们共计空袭了日本98个城市,B-29出动3.3万架,弹药消耗16万吨;而李梅一人在日本的炸弹消费就达10万吨。
在李梅指挥的轰炸任务中,日本人被炸死23万,炸伤35万,且光是东京的三次轰炸就炸死14万人。此外,还共计造成几百万日本人无家可归,保守估计约为500万。
李梅火攻的目的是破坏日本人的生产力,让他们无法再提供战争资源,同时也打击日本人的士气,从心理上摧毁,才是扼杀战争能动性的根本手段。
不过,有争议的是,部分人认为日本死伤的大多为平民,不符合人道主义,那你觉得李梅做得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