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推按脾经线,日常调养身体小妙招

经络技巧 2025-04-15 16:29:40

老话常说,“脾胃好疾自消”,这类道理从古至今向来都管用。《千金方》言“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春疏肝助脾升,夏祛湿促脾运,秋润肺和胃阴,冬温阳固中焦。

顺着小腿的外侧,慢慢地摸下去,这里藏着三个关键的点位,其组成了一条脾经线,依次为足三里穴,上巨虚穴,以及下巨虚。持续进行操作之后,多数人能够感觉到,小腿处有温感向足背传导,这其实是经气渐渐通畅的征兆。

腿上的一条脾经线

1,足三里

找对位置的话,就在膝盖下面,大概四指宽之处,用手指关节轻轻压一压。其实就像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强调的那样:“皆因脾胃之气”。早上空腹,拇指顺时针揉36下,闭眼调息,以腹中稍作微鸣作为得气的征兆。

2,上巨虚

往下量三指宽即是,它主要管着肠道里气的运行。要是吃多了,肚子胀不消化的时候,推刮方向宜从膝向踝单向操作,上下进行推刮;施以推法沿经循行,力度以得气为度,以此来降阳明腑气,调传导不太顺畅,可别随便乱来。

3,下巨虚

最下面的下巨虚,主要能帮着清湿热,通调三焦。经常应酬吃大餐的朋友,可以睡前用热水袋来敷这个区域,而且配合深呼吸,这样的话能让身体把有用养分吸收,多余废物自然就排出了。每日早晚各操作一次,维持中焦之机。

脾胃协调可催进整体机能平衡,若其功能正常,肺部可顺地利呼吸,肝气能均的匀流动,心脏能充的分供血,肾气亦能得的到滋养。

每天10分钟,推通这条线,体质适配推拿法

气虚质晨间推拿

晨起先将双手搓热,沿着足阳明胃经,从足三里(膝下3寸)开始,缓缓地推至解溪穴(踝关节前侧),而且配合着百合小米粥一起食用。在推按的时候,要保持专注的呼吸,让动作与气息能够相互协调,每次大概3分钟,这样的话也能顺应阳气升发的态势。

若推按时,穴位处出现绵软陷下之感,多提示中气之不足;若触及条索状的硬结,常反映出食积有所滞留,而且可针对性地增加揉按的频次。

情绪脾胃联动

肝郁克脾者,加按太冲穴(肝经原穴)疏解情绪压力,辅以玫瑰花茶疏肝和胃;

焦虑型腹胀,点按内关(心包经)+公孙(脾经络穴),调和心脾(参考《针灸甲乙经》"公孙主腹胀食不化");

痰湿体质:戌时(19-21点)推按丰隆穴,配合玉米须煮水饮用,顺应胃经当令时辰增强祛湿之效。

阴虚体质:酉时(17-19点),轻轻拍打三阴交,而且佐以银耳羹来滋阴,这样的话契合了肾经气血流注的规律。

暴食后刮痧上巨虚(大肠下合穴)+饮用山楂陈皮水,加速积滞排出。

脾胃扭转式

动作要领: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慢慢地将上半身向左侧进行扭转,而且这个时候,右手向上笔直地伸直,接着眼睛望向右手手指的方向,去感受身体右侧的拉伸,接下来保持10-15秒之后换另一边,再把这动作做一遍。每次左右各做5-10次。

这个动作,只要每天花10分钟推一推、按一按,就能把脾胃慢慢调养好。

3 阅读:89
经络技巧

经络技巧

穴位、经络、技术、手法、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