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司令张翔,58岁授中将,父亲是开国上将,母亲是军中美女

孔甲丙今说史 2024-10-01 04:46:34

张翔曾经担任我国“二炮”的副司令,在58岁这个大多数人都等着退休的年纪,他却被授予了中将军衔,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有人认为,这与他的父亲是开国上将不无关系,但或许这只是因为“虎父无犬子”,因为他是打破我军信息化瓶颈的将军,对我军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

· 6岁时才见到父亲

张翔出生于1943年,这正是抗战异常艰苦的年份,大多数出生于这个年代的中国孩子,过得恐怕都不怎么好,张翔也不例外。

要说是在物质生活上,恐怕张翔并不会过得太差,因为张翔是在外婆家长大的,而张翔的外婆家里家境殷实,恐怕在物质上并不会太亏待张翔。张翔的母亲名叫李又兰,她是宁波爱国实业家李善祥的二女儿,家境殷实。

李又兰虽然成长于豪华舒适的花园别墅里,但随着全国抗战的开启,她也和父亲一起投入到了抗日工作中,她和同学们一起在1938年时,找到了位于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声称要去延安,要见“周副部长”——也就是周总理。

其实,当时周总理就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当时的值班参谋张爱萍考虑到周总理太忙,就出面“挡驾”,就这样,李又兰认识了张爱萍。在李又兰等人的坚持下,他们最终哈市见到了周总理,并被介绍到了南昌新四军办事处,李又兰就这样成为了新四军的一员,她担任过新四军军部速记班班长、新四军政治部巡视员等职位,被称为是新四军的“军中一枝花”。

在革命过程中,李又兰和张爱萍产生了感情,两人于1942年结为夫妻,并在第二年生下了长子张翔。

而正是因为革命,张翔在生下来之后就一直被养在外婆家里,直到6岁时,他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张爱萍。在谈及这段往事时,张翔曾说,世界上大多数的孩子,对于自己第一次见到父亲的场景都是没有记忆的,因为他们都是在襁褓中见到的自己的父亲,而他则不一样,因为他第一次见到父亲时,已经快6岁了。张翔在说起这段经历时显得很轻松,但或许只有经历过,才能明白其中的辛酸。

到了1955年,张爱萍被任命为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他去往北京主管军队的行政和组织工作,张翔也在这个时候通过考试进入了北京四中学习,父子俩同时去往北京生活。

1961年,张翔以优异的成绩从高中毕业,并被保送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核武器设计制造。这个专业的含金量,我们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而张翔毕业的时间其实也很“恰当”,那时候,“二炮”刚刚组建完成。

“二炮”就是解放军第二炮兵,是由张爱萍催生的、由中央军委直接掌握的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张爱萍是张翔的父亲,是我国的开国上将,他还曾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国防部长等职位,可以说如果不出意外,张翔毕业直接进入二炮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但偏偏意外发生了。

· 动荡年代,因祸得福

那正是新中国的动荡年代,受牵连的人很多,张爱萍、张翔都是被无辜诬陷和牵连的人。当时,他们的命运似乎都不由自己决定,张爱萍过得很煎熬,张翔也是一样。

张翔曾被无辜囚禁一年,在恢复自由之后,又被安排到哈军工去接受“劳动改造”,改造了几个月之后,张翔因为受到父亲的“严重问题”牵连,被分配到黑龙江安达县的一个养殖场工作。

不过,后来张翔办了病退,回到了北京并进入了一家电子设备厂工作。尽管这份工作似乎与此前张翔所学的专业有很大的差距,但因为他小时候就对无线电、半导体很感兴趣,所以他倒也没有太多“心理落差”,反而以很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决定要将自己的知识用于生产、贡献给祖国社会。

当时,张翔所在的小组提议厂里研发一种能够处理复杂信息的小型计算机,这是国内的“先进产品”。厂里同意了他们的想法,甚至还请科学院组织了技术人员一起进行联合攻关,而这个小组的组长就是张翔。

张翔不仅懂技术,还有很高的组织水平,他在小组中既负责组织协调,又需要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这让他在技术上、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地加强。

动荡年代,让张翔吃了很多苦,但回头来看,或许张翔也“因祸得福”了。因为张翔所在的电子设备厂,就是后来的北京市计算机四厂,厂里的技术水平其实是很过关的,这让张翔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和相关电子技术知识都得到了很大的补充,这也成为了他此后人生中很重要的“铺垫”。

也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几年在北京市计算机四厂的工作经历,那么后来的张翔就不可能在部队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为什么这么说?这要从张翔进入“二炮”说起。动荡年代结束之后,大多数人都被“平反”了,张爱萍是这样,张翔的命运也“改变”了。

张爱萍重新进入国家领导工作之后,张翔也被重新分配工作,并和当时很多高干子弟一样,进入了部队工作。不过,张翔进入的队伍有点特殊,那正是他父亲一手催生的部队——二炮。

当然,张翔的专业确实也是“对口”的,毕竟他是学习核武器设计的,而二炮又是一支战略威慑部队,确实很适合张翔。

张翔进入“二炮”的时机似乎也很“恰当”,因为当时司令部电子装备办公室刚刚成立不久,正在从各个单位调集精兵强将。尽管调集了很多张翔当年的校友,但因为很多人进入部队之后就在基层锻炼,甚至改了行,在专业上相当生疏,还不如一直在电子设备厂工作的长相,所以,张翔就被安排到了“总体室”工作。

· 打破我军信息化瓶颈

这个“总体室”对于实现军队现代化、自动化指挥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为在总体室,张翔负责二炮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的总体设想、总体系统实验方案的拟定和总体协调工作,这个“总体室”的“总体”就体现在这里。

其实,当时张翔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年轻工程师,但国家建设需要,张翔也是当仁不让,克服困难也要上。

在工作中,张翔认为要实现自动化只会主要两个困难,一个是国产大型计算机不能满足作战指挥的要求,二是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汉化问题始终没能解决。

第一个问题其实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尽管当时要从西方引进设备还比较困难,但经过多方比较,张翔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从匈牙利引进相关设备。这么一来,大型计算机的可靠性问题算是解决了。

而第二个问题则很难解决。因为计算机毕竟是西方研制的,其系统运行都需要外文操作,先不说部队的指挥官会不会外文的问题,就算他们会,他们也不愿意使用外文去指挥部队。

所以,张翔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将外文操作系统转换为中文,并且让计算机自如地处理汉字信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张翔报告上级并申请去国外考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张翔等人前往法国、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家进行考察,并最终取得了汉字编码的灵感,使得我们的计算机可以通过汉字终端来表达数千个汉字。

虽然这数千个汉字看起来不多,但对于当时的指挥系统来说已经够用了。回国之后,张翔率团队加班加点地设计研制了“活汉字库”“外汉字库”,使得计算机能够处理中文信息,终于打破了我军信息化的瓶颈。

尽管张翔在我军信息化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他从不邀功,甚至在自己领导的项目中也不签署自己的名字,将功劳都给小组里的普通工作人员。这是因为张爱萍曾说,如果功劳都是领导的,出了问题都往下面推,那么谁还会卖力气工作?

受到父亲的影响,张翔在工作中也是从不抢功,但出了问题都抢着承担“领导责任”,很受下属的敬佩。

因为对二炮的贡献巨大,后来,张翔曾出任二炮的副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位,主管信息化建设和装备工程工作,在他58岁时,还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尽管现在张翔早已退休,但他对于父亲领导过的“两弹一星”事业依旧十分关注,他曾担任过“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的会长,还对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关心。

2020年,张翔还为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培训班的学员做了专题报告,并出席了该学院专家委员会的成立仪式,并到学院进行调研指导。

2023年张翔80岁生日时,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还特意发文恭贺他八十大寿,可见张翔对于“两弹一星”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从未停止过。

走自己父亲曾走过的路,将父亲所做的事业继续发扬光大,这或许是张翔对于父亲最好的致敬吧。

参考资料:

岁月荣光 韶华流芳丨恭贺张翔将军八十寿辰

22 阅读:15685
评论列表

孔甲丙今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