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15年,许久未见的老同学们组织了一场同学聚会。
十几年的岁月横亘其中,人生的分水岭清晰可见。闺蜜见面百感交集,将这些年的各种不敢对外人道的话彼此诉说,几个女人喋喋不休……
短暂的相聚后,我终于看清了什么才是中年女人的“痛”。
原来,人生过半,悔事多,每每扎心……
后悔没好好攒钱
S同学|39岁
郝倩在我们当中年龄最小,曾是大家眼中的“公主”,可现在却是同学中最操劳的一个。讲起自己十几年的生活,她心里五味杂陈。
今年39岁了,感觉距离40岁就是一秒钟的事了。因为什么后悔呢?大概就是年轻时没好好赚钱吧。
这几年陆续送走了父亲和公公,感觉人生实难啊,生也难,死也难。公公是肺癌,前期还可以用积蓄勉强支撑,到了后期用靶向药一个月5万多。不得已,只能靠卖掉一套房子维持治疗。
老人知道后,哭了很久……
可4个月之后,人还是没了。
孩子10岁了,每个月补习班、画画、舞蹈、各种费用都不敢细算。
前几天孩子对我说,她的同学要去参加游学项目。我心中一惊,赶紧打消了她这个念头。孩子失望地问我为什么,我心中内疚不已……
“汤无盐不如水,人没钱不如鬼。”这句话在曾倩脑海中挥之不去。
年轻时没有为未来做好规划,如今不能给家人提供好的保障。
这种后悔和懊恼,像一把利剑,深深刺入她的内心,并伴随着强烈的自我否定,导致她根本无力面对未来……
后悔没有“早点离婚”
P同学|41岁
小罗和老公是高中同学,两个人郎才女貌,恋爱8年,从校园到婚纱,终成正果,实属不易。
“可是刚结婚半年他就出轨了,想想都觉得丢人……”
小罗的老公和同科室的护士关系暧昧,因为作风问题,被取消了当年的骨干培养计划。
“他说自己一时糊涂,会痛改前非。一个大男人哭得像个孩子……”
在他的苦苦哀求下,我心软了。母亲也说,是年轻不懂事,给他一次机会。
两年后孩子出生,就这样相安无事地过了10年。
他在事业上不断进取,已经做到了医院的管理层。我上班又带娃,生活被日常琐碎填满。我知道自己心里的疙瘩还在,只是日常的忙碌让我无暇去想,也是刻意不让自己多想。
还好时间也正在慢慢冲淡一切……
直到半年前发现他再次出轨,真是恨啊!
“我怎么瞎了眼,找这么一个男人?现在想想,他当年那么痛苦地忏悔,对我百依百顺,无非是不想让把事情扩大影响到他的仕途,伪装了10年,终究是本性难移……”
“真希望回到27岁,给当时的自己一点鼓励,如果毅然离开,今天的生活应是另一番风景吧。”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事情已经过去,时间已经流逝,小罗的悔意如同不退的潮水,如影随形地困扰着她。
心理学中,这种情感被视为一种“内在小孩”的残留,这个小孩代表了我们未成熟的、未表达的情感状态。它可能会不时地出现,并提醒人们那些未完成的功课。
小罗说,她试图用理性去对抗、理解并接受这种遗憾。
“但是,做不到。这是成长的代价,也是一个无休止的战争。”
如果能有个孩子……
R同学|41岁
年过40的珍珍是同学当中状态最好的一个。
年轻时她漂亮有气质,能力突出,工作体面,也让很多男人望而却步。因为,她不想生孩子。
“为什么要用孩子,来绑架自由自在的生活呢?”
最后,珍珍终于等到了三观契合的另一半。
男人接受她的条件,婚后选择丁克。
结婚十年,他们的生活宁静而幸福。
当身边的女性朋友,都在孩子和家庭之中打转,困囿在哺乳、育儿的困境中,承受着满脸的雀斑,变形的身材时,珍珍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工作上,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业绩神话,顺利做到了公司高层。
不得不承认,这些年,她是幸福的。
珍珍以为自己做丁克的决心,会一直这样笃定,直到母亲的离开,她才发现自己错过了什么。
马尔克斯说: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
母亲的离开,让她第一次接受死亡教育。
这才发现,人的一生真的是太短暂,短暂到一眼能看到尽头。所以,到了一定年纪,就想在某些事情上寻找寄托,比如孩子。
现在她每天都在打针,定期去检测卵泡发育。她说:“针头扎进肉体那一刻,追悔莫及。因为我知道,自己错过了人生最好的机会。”
其实,没有任何一种选择有错。
只是,做选择的人,要做好承担后果的准备。
遗憾的是,当初选择丁克时候的珍珍并未做好这种准备,以至于现在陷入愧疚,并在其中不断反刍。
高开低走,不甘心啊~
@Z同学|40岁
要说学历最高的,大概就是我了。
出国读了研究生,一毕业就结婚。
那时候人生得意:圆满的婚姻、不错的工作,无限可能。孩子一岁半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在医院住了20天。
这段时间我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一手搬砖、一手带娃地‘卷起来’,还是直接撤退,回归家庭给孩子一个安心的陪伴?”
权衡再三,我选择了后者。
显然,我低估了全职妈妈的艰辛。在这个角色中,除了是妈妈,还得是护士、老师、厨师、女佣等等,这些角色通常是相互冲突又令人疲惫。
辛苦收拾好的房间,孩子醒来10分钟打回原形,每天做着重复、琐碎、没有建设性的家庭事务。
这些年的经历,时常让我想起“被诅咒”的西西弗斯。
宙斯为了惩罚西西弗斯,让他每天把一块石头从山脚推到山顶,然后眼睁睁看它滚下山脚,第二天接着重复这样的苦役……
终于,盼到老二上了幼儿园。
想重返职场,真是难啊。好不容易找到工作,要给比自己小10岁的leader做助理,还要和实习生一起讨论案子……
说不遗憾,是不可能的。
Z说:“在过去的半年里,我是真心沮丧、意难平。但最难过的是,后悔的情绪体验削弱了我的自信心和决策力,让我在以后的选择中更加犹豫不决。”
她讨厌这样不断悔恨的自己,也比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重新开始的力量。
还是不能原谅自己
蓉师姐|46岁
听完我们的故事,蓉师姐眼眶里泪水打转。
原来,一个月前蓉师姐的父亲心梗突发,没有抢救过来走了。
父亲一直最疼爱蓉师姐,临走的时候因为没有见到她,一直不肯闭眼……
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这是远嫁的女人心里永远的痛。
“年轻时,从来没有否定自己的选择,因为大体来说,过得比较幸福。但你要问我是否后悔远嫁?我至少不会说’交通这么方便,距离不是问题‘了。”
蓉师姐已经陪母亲住了一个多月,火车票买了三次,也没走成。
不是选错时间,就是选错站点,最近一次是因为延误了上车,看似各种偶然的失误,把潜意识的矛盾和挣扎暴露无遗。
“子欲孝而亲不待”,这种情感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丧失焦虑”,压抑和未表达的情感会导致人们内心的无助和遗憾,像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缺口。
蓉师姐说,即使女儿以后单身,也不允许她远嫁!虽然她知道自己说这些话,多少有点跋扈。“但那又怎么样?”她不断重复强化,生怕自己反悔一样。
因为内疚太深,导致她一直在自我控诉,甚至用控制女儿的方式来表达对抗。
但即便如此,没有对父亲说的话,始终梗在心头,愧疚与遗憾如同挥之不去的阴霾,她无法找到释放的出口……
如何走出后悔的功课?
心理学将“后悔”视为一种最痛苦的情绪体验,因为后悔代表了对过去决策或行为的否定,是对沉没事实的对抗,以及自我否定的痛苦认识。
它不仅代表一种极端的消极评价,也是对自我完整性的强烈排斥。
长久的后悔会造成心理层面的创伤,常常伴随着深度的自责和遗憾,甚至自我攻击。
当人一直沉溺后悔中,就如同看着后视镜开车一样危险,想要把目光转向前方,需要做以下两个功课:
1.尝试表达出来
当我们面对内心的愧疚和遗憾时,需要学会处理和表达我们的情感。
表达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种是形式上的表达,例如常见的“空椅子技术”。
只需要一张椅子,把它放在自己面前,假定某人坐在这张椅子上。把自己内心的遗憾、懊悔、以及想要对他说却没来得及说的话,表达出来。
另外也可以通过写日记、心理咨询等方式来寻找情绪出口,释放和表达我们的情感。
另一种是内在表达。
孙志海教授在《静观的艺术》中推荐“静观自我调节法”,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专注自己的呼吸;然后用心去感受身体每个部分,感受大脑中的意念;配合呼吸,让情绪渐渐放松。
最后,想象自己回到过去,试着与“内在的小孩”对话,看到并接纳它。
2.学习臣服功课
当遇到问题,不要先不去评判对错好坏,给它定性贴标签。
放下自己的执念和掌控欲望,试着离开那个引发你焦虑的人和场,让自己冷静下来,只有在正向的情境下,才有可能采取积极的行动。
如心理治疗师朱迪斯·欧洛芙说:
臣服是收回错用的抵抗,找回人生的力量。不论成败都去全然拥抱当下的变化,顺应潮流,学习去接受、去原谅、不让已经发生不可改变的事实左右。
任何情绪本身都不是问题,关键是我们要找到正确的方式去释放和转化它。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比如每天做半小时内在成长练习,坚持锻炼,少吃肉食,多看个人成长类的书籍等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行为激活”,尝试去消除后悔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原谅自己,走出自我控诉和自我攻击。
张德芬老师说:
很多事情之所以困扰我们,是因为我们的内在空间太小了。
当我们有更多的能力和空间,去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应对外面的纷纷扰扰,那么问题就会像过眼烟云,一晃而逝。
必须要让自己变成一个高能量的人,只有这样,才有“能力”原谅自己!
为此,张德芬空间专门开设了《3天释放身心体验营》,邀您一起释放身心,增强内在力量。
*本文由张德芬空间主笔团和一琳共同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朝朝
排版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