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十九回,贾宝玉给林黛玉讲林子洞中耗子精的故事:老耗子升座议事,明日是腊八,世人都熬腊八粥。如今我们洞中果品短少,须得趁此打劫些方妙。一个能干的小耗子前去打探,回来报告“山下庙里最多,米豆成仓,不可胜计,果品有五种,一红枣、二栗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92ea53849d49e9d1cbe20cb6cd3db10.jpg)
在同一回里,袭人过节回家,宝玉为她留了她最爱吃的酥酪,不承想让李嬷嬷给吃了。袭人回来后怕宝玉生气,便忙笑道:“原来留的这个,多谢费心。前儿我吃的时候好吃,吃过了肚子好疼,还是吐了才好。她吃了倒好,搁在这里白糟蹋了。我只想风干栗子吃,你替我剥栗子去……”。
袭人只想风干栗子吃,我们现代人就不想吃吗?
说到栗子,是中国人的骄傲。全世界产栗子的地方很多,纬度25-40度的地方包括北纬和南纬,只要土壤适合的地方都能生产栗子,包括美洲栗、欧洲栗、澳洲栗,还有日本栗,但就数中国栗的风味品质最好。在中国栗中,又数京东板栗最好。
京东板栗,又称迁西板栗,河北省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外观圆润、色泽光亮,果仁饱满、色泽金黄,甘甜芳香、营养丰富,口感软糯,尤其是经过炒制以后,香气扑鼻、入口即化。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健肤美容、延缓衰老等功效,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2006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京东板栗”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e94194cd50bdb87f39aa38a81b3ec80.jpg)
京东板栗历史悠久。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的《货殖列传》中就有“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明确记载。《苏秦传》中有“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也”之说。西晋陆机为《诗经》作疏也说:“栗,五方皆有,惟渔阳范阳生者甜美味长,他方不及也。”由此可见,京东燕山山区和长城脚下的劳动人民早在2000年前后就已栽培板栗。明清时期京东板栗更是作为皇家贡品,享誉京城。
改革开放以来,质朴勤劳的迁西人借“栗”发力,经几代人接续奋斗,如今的栗乡群山已有板栗树75万亩、5000万株,常年产量8万吨,迁西成为京东板栗的核心产区和全国最大的板栗出口基地,板栗产业产值突破25亿元,全县栗农因栗人均增收4000多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36c097057e23da1331995b0205e48f9.jpg)
以前果腹,当下致富,迁西人抱着“不日新者必日退”的决绝,探索形成了以板栗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典型的生态品牌模式,推动深度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产业、富民、生态互促共赢的多元化发展新格局,将小板栗文章越做越大。
近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4年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实施名单上,“迁西板栗”光荣上榜。一块块闪亮招牌的背后换来实实在在的数据——迁西板栗品牌价值达到35.9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