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端午节,那么“艾叶”必然是不能被忽视的一类植物,而且在民间,还有着这样的俗语,即“端午节前都是草,到了端午便成药”,而作为端午节的象征之一,其实很早之前,古人就已经对“艾”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在《荆楚岁时记》中还有关于五月初五采艾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的记载,除此之外,在中医看来,艾叶更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良药。
艾叶属于中医里的温经止血药,最早的入药记载是在《名医别录》中,艾叶具有辛味和苦味,同时药性呈温性,在部分医家书籍里,也称这味中药带有小毒,在归经上,艾叶主要归入身体里的肝经、脾经和肾经,不仅具有温经止血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散寒调经,发挥一定的安胎功效。
关于艾叶的使用,其实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在端午时,不少家庭会在门口挂艾,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叶里的挥发性气味,可以驱赶蚊虫,净化空气,避免身体受到病邪侵袭,同时,有些地区的人们还会佩戴一些艾叶香囊等,在驱赶蚊虫的同时,还能起到安养心神的作用。此外,在中医看来,艾叶还可以用于治疗和改善一些病症,其中最常见的就有以下这3类病症。1.出血证
艾叶带有香气,而且具有辛味,其药性呈温性,可以帮助人们祛除身体里的寒邪,以温暖自身气血,疏通经脉,与此同时,它还是一味温经止血的要药,常用于虚寒出血病症的治疗和改善,尤其是女性常见的崩漏,使用这味药材往往就可以发挥很好的缓解作用。
不过,在针对病症,尤其是妇科病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单靠这一味艾叶是远远不够的,医家通常都会将艾叶和不同的中药材配伍,比如在用于下元虚冷、冲任不固所引起的崩漏下血时,常常会将艾叶和阿胶、芍药、干地黄等中药材配伍,而对此最有名的一个药方,便是张仲景收录在《金匮要略》里的胶艾汤,此方也被称为“芎归胶艾汤”,主要由阿胶、川芎、甘草、艾叶、当归、芍药以及干地黄配伍而成,具有补血调经之效,常用于冲任虚损病症的改善。
2.月经不调、痛经
艾叶可以温通经脉,将身体里的寒湿祛除,善于调理月经,是治疗妇科下焦虚寒或者胞宫寒冷的常用药材,将艾叶与香附、川芎、当归等中药材一同使用,往往可以改善因下焦虚寒所引起的月经不调、经行腹痛等病症。
在《仁斋直指方》中就有一个药方,名为艾附暖宫丸,就是将艾叶和肉桂、吴茱萸等温经散寒的中药材一同配伍,以改善下焦的虚寒病症,对于寒邪过重的患者来说,往往最适合使用。
3.胎动不安
平日里喜欢看宫廷剧的小伙伴应该都会发现,如果剧中女性在怀孕期间,出现了胎动不安的情况,那么御医一般就会通过烧艾、薰艾等方式,帮助其稳固胎儿,由此可见,艾叶其实也是一味妇科安胎的要药。
其实,关于这味药材,我们最熟悉的运用方式还有一种,那就是艾灸,将艾叶晒至干燥后,制成艾条,然后艾熏身体的某些穴位,一方面有助于疏通身体的经脉,促进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同时还能改善疼痛、温中祛湿,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也曾说过:“医家用灸百病,故曰灸草”。
【本图文由“轩辕岛”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