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千年,官方出版最牛的两部养生百科全书

卫昌国学说说 2025-01-26 14:36:48

从南北朝陶弘景开始,养生导引功法类专著很多,但是多为养生家所著,真正官方出版的养生功法书籍很少。

唯有两部书可谓官方出版最牛养生全书,而且这两部书都是以医学专著的形式出现。

一部是隋代巢元方牵头编撰的《诸病源候论》;

一部是宋代宋徽宗牵头编撰的《圣济总录》。

一、《诸病源候论》养生导引百科全书

《诸病源候论》虽为医学巨著,开创了很多中国第一,但最牛的在于将医学与养生导引系统结合起来。

全书分50卷,介绍了67门、1739种症候,但是不用药,不用针灸,只用导引行气法。

牛不牛?

该书介绍导引法289条,不重复的功法有213条,如果按照调神、调身、调息来划分,则有383条。

1.调神类功法:59侯97条

直接用于调神的方法有97条,针对59侯。

调神入静的,如“冥心”,即收心,使之安静;

“住心”,停止一切念头;

“夜卧”,安静地卧于床上,“安心定意”等。

间接调神入静的有“内视”“存想”“默念”“数息”等多种集中思想,以一念代万念的方法。

有意守自身,如“闭目闭气,内视丹田”等;

有意守外景,如“念月所在,令赤如油丹”;

有意念外景景象进入体内的,“当存大雷电,隆隆息息走入腹中”。

2. 调身类:70侯160条

导引法中调身内容最多,有160条针对70侯。

导引的姿势有行、站、坐、蹲、跪、卧、倒悬等法,仅坐势就有“正坐”、“仰天正坐”、“端坐伸腰”、“踑坐”、“直伸两足坐”、“踞坐”、“跪坐”等。

形体的导引运动法更多,远超陶弘景记载。

不少调身动作和后世八段锦、易筋经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姿势。

3.调息法:67侯126条

载有调息内容67候126条。

调息方法也多种,如闭气不息、数息、吸多呼少、鼻吸口吐、鼻吸口咳、鼻吸徐快、鼻吸直通脐下、口吸鼻呼、口吸饱咽后鼻呼等。

还有一些特殊的调息方法,如“振腹”、六字诀等。

诸病源候论说导引,有很多与行气结合,如“虾蟆行气”、“龟行气”、“蛇行气”“龙行气”“鹜行气”“雁行气”等。

说治病冷候的“努齐(脐)腹向前散气”;治虚劳膝冷候的“意想气索索然、流布所得……如似乎掌内出气不止”。

二、《圣济总录》养生导引、服气法

《圣济总录》由宋徽宗主持,编撰工作历时7年,从1111年开始到1117年完成,有200卷。

但原版丢失,现在能够看到的是日本1813年刊发的聚珍版。

这套书包含医家要方、医理、针灸、导引、服气等,其中有关养生导引、气功的有:卷4-治法导引章、卷199—神仙导引上下;卷200——神仙服气上中下等。

1、养形保全与存神驭气

宋徽宗亲自编写的《圣济经》中强调养性保全和存神御气,这个精神也贯穿于《圣济总录》。

养形保全认为“形全则神全,故养形足以养生”。

养形有内外之分,外则服食补养;内则精神内守,包含各种导引、服气静坐等锻炼法。

存神驭气是说:形是生命的房子,气则是生命的源泉,神是生命的机制。

原理是:形以气充,神因气住,气纳则神存。

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导引按跷等等,都是调气的方法;

平定气息,握固凝想,神宫内视,五脏照彻等静功,都是守气的方法。

2、《圣济总录》导引大要

《圣济总录》卷四“导引”总纲讲,生命形体的盛衰就是气盈虚的结果,所以,

“善摄生者,惟能审万物出入之道,适阴阳升降之理,安养神气,完固形体,使贼邪不得入,寒暑不能袭,此导引之大要也。”

卷199记录导引法上下两篇,上篇汇编魏晋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以来众多养生著作记载各种导引法按摩法:包含六字诀、按摩、叩齿、以及导引法;

下篇则引用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载按摩导引法十八式。

如:

“左挽如引弓状,右挽亦如之。”

“摩手熨目捏目四 毕,即用两手侧立摩掌如火,开目熨睛数遍。”

“两手相叉托心,前推却挽,三遍。”

3、《圣济总录》服气法大要

《圣济总录》200卷记录服气法上中下三篇,介绍了各种吐纳、吞咽、服气、闭气法。

其内容除引用陶弘景服气法外,还用了《黄庭经》等经典方法。

不少内容很有启发,如对于吐纳的理解:“凡纳气则气上升,吐气则气下流,久自觉气周于身中。”

如对于服气和吞咽的关系:“服气,先导引为佳,每日能咽得三五十咽津液,胜服诸药。”

《圣济总录》认为服气其总体效果则是:“筋骨和柔,以心息念,和气自至,呼吸如法,咽之不饥,百毛孔开,息无壅滞,常取六阳时食生气,则气力日增矣。”

整体而言,《圣济总录》导引和服气的内容为明代坐功八段锦的完善提供了不少参考。

卫昌国学

2025年1月

0 阅读:13
卫昌国学说说

卫昌国学说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