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料不极
编辑|史料不极
文章字数约1900字
阅读时长约4min
元世祖忽必烈于1279年灭南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我国国土上五代十国、宋辽金元西夏等多个政权分裂对峙了370多年的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统一,全国道路交通得以重新整顿,获得振兴与发展。
元代的水路交通(其二)
元代近海漕运尽管元政府为开通运河付出了巨大努力,但运河漕运仍然不能满足元朝廷的巨额消费需要,每年运河漕运粮食几十万石,还不够京师驻军的开销,于是,求助于海运。
元代海运漕粮一举,发端于元朝丞相伯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伯颜曾统率蒙古铁骑,大举南下,占领了南宋的首都杭州。
当时即命令朱清、张暄等人,将南宋库朝廷藏的大批图书典籍装船入海,从崇明岛海运至天津,并入京师大都。
伯颜没有忘记这段历史,认为海道运粮是为良法,于是召朱清、张揎等造海船押运漕粮,南粮北运的试验,获得了成功,实践证明海运是可行的。
朱清、张暄由于是海运漕粮的实践者,被誉为元朝海运的主要创始人。
元人有诗云:“国初海运自朱张,百万楼船渡大洋”;陶宗仪著《辍耕录》亦记载:“元海运自朱清、张始”;均给予朱、张以极高的评价。
那末,朱、张是何许人呢?
朱清曾亡命登州沙门岛(今庙岛),经常活动在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后来和张暄相遇,结为一伙,一起贩私盐,劫掠商船,当海盗。
常常因为官方的追捕而东窜西逃,忽而至沙门岛,忽而至高丽水口,忽而至碣石,“往来若风与鬼,踪迹不可得·……私稔南北海道”。
朱清
很显然,在长期的动荡的海上生活中,他们摸索出了一条往返南北的航线。蒙元平江南时,他们投降了蒙元,为伯颜所重用,至元十九年(1282年),开始了足具规模的海运渭粮。
当然,海运漕粮既不是伯颜的发明,也不是朱、张的首创。它的历史起码可以追溯到秦汉时代。
如秦代,大将蒙恬所统和匈奴对峙的秦军约30万人,筑长城的军兵民夫约80万人,均有粮食的供应问题。
以军饷为例,秦始皇曾毅然决策海运粮饷,即所谓:“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山东黄县)、睡(山东文登县)、琅邪(今胶南市东南)负海之郡,转输北河”。从这条记载可以看到,大批粮船或由琅邪北上,过劳山、成山,进入渤海;
或从黄、睡出海,均经莱州大洋至天津,入古黄海,溯流北上运抵北河,即今内蒙古磴口以下(古黄河)北支流蒙恬驻地。
汉孝武帝时,在北河一带设朔方郡,亦有海上运粮转河到朔方的事。三国鼎立时期,江南的孙吴曾从海上通辽东,运过军马。
隋炀帝征辽东、征高丽,都是从登州、莱州海运军粮辎重的。唐代海道运粮已很平常,运程甚至超过元代。
大诗人杜甫就曾抒写过这一盛景,如《后出塞》诗:“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昔游》诗:“吴门持粟帛,泛海陵蓬莱”。
五代十国时期,割据福建的闽国、割据浙江的吴越国,亦已越海至登、莱转道运送贡物。但是,大规模漕粮、长距离的海运,成为定制,“用以足国”确实是元代开始的,是有其特殊意义的。
朱清、张谊受命后,被忽必烈任命为海道运粮万户,建造海船60艘,招募了一批熟悉航海的船工、水手,于1282年11月,押运4.6万石粮食,“船大者千石,小者三百石”,开始了首次海运。
这次航行的始发港是平江刘家港(即今江苏省太仓县浏河口),刘家港,是元代长江口的主要海港。
船队离开刘家港,北经崇明州之西,再北经海门县以东的黄连沙头(亦称黄连沙咀)、万里长滩(现已与大陆涨连),然后再向西北而行,抵盐城县,再往北行,历东海县、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胶州(今山东胶南、胶州市),放灵山洋,投东北,经浮山、崂山、行月余始抵成山;
西行经芝果、登州,沿着渤海南部向西航行,进入界河口(今海河口),沿河至扬村码头(今河北省武清县)。自上海至扬州村码头,计程约13350里。这是元朝沟通南北海运的第一条航线。
这次航行,基本上是沿着海岸线走的,以山峰、岛屿为航行参照物。沿岸航行,浅滩多,岩礁丛丛,行船十分危险。
再加时间又值隆冬,正是西北风肆虐时候,由刘家港往北,由成山头往西,恰值逆风顶水,又要避风,又要夜泊,又要补给饮水粮食,有损船沉粮之灾,异常艰难,一直到第二年三月,才到达直沽,一万多里路,航行了约四五个月。
尽管如此,初次海运漕粮的成功,令朝野震动,以至凡主海运者,莫不交口称赞,认为是“民无挽输之劳,国有储蓄之富”的“一代良法”。
海运漕粮的成功,也引起忽必烈帝的高度重视,忽必烈当即饬令山东、河北等省,在沿海大造海船,自1283年至1285年,约造船5000余艘,一面备征日本,一面投入海道运粮,从而使南粮北运逐步达到“足以国用”的目标。
据《元史》记载:至元十九年(1282年),运到的粮数为42172石,第二年运至的已达275010石,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运至的粮食更达1513805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