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大多数打工人是开心的,因为能拿到一笔不错的年终奖。
这几天,量化私募年终奖高达5000万元的消息就刷屏了。
想当年,房地产也是以上亿年终奖称霸全网的呀。
现在不同了,现在地产人,留下来的很多是在熬,希望熬过这最冷、最黑的夜。
走了的呢,有些刚在新岗位上适应,期望早日转正,今年的年终奖就不想了;有些则正在寻找新的机会。
如果某天晚上打滴滴,发现司机是某个房企的营销总,不要怀疑,你没有进入元宇宙,这是现实世界。
今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有工作可以养活自己,养活家人,也是体面人。
最近打招呼就能体现一个地产人的情商。
高情商:你离职了?
低情商:你被炒鱿鱼了?
有个在广州前10房企做投拓的朋友,年中的时候跟我说:我离职了。
他是个广东人,入了香港户口,所以离职后去香港待了一段时间,想以香港的身份来内地创业,筹备了几个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上周,我看到一位地产人在朋友圈自荐,大概的内容是:现处于离职状态,八年房企品牌经验,简历已更新,欢迎介绍,尝试转行业。
其实这条朋友圈文案,他已经发了大半年,每隔一段时间重发一遍。
只不过从最初的“只限房产”,变成了现在的“不限行业”。
现在地产人找工作的压力,一点不比国考、省考小。
猎聘网分析了6700万求职者简历发现,房地产相关行业求职者数量居各行业之首,人员占比高达14.73%。
每7个求职者,就有1个是地产人。
大家开始认清事实,有份工就不错了。
留不留在地产圈,无所谓。
一位相熟的地产策划,就转行做起了风水师,最近已经在朋友圈发了视频解说明年运程。
某房企清远公司项目营销总,转行去了MCN公司。
还有开发报建去了酒业做品牌,策划转做网红瑜伽老师,地产品牌转行做设计师。
地产人能做的其实还有更多。
身边有一个英国留学归来的小朋友,刚回国那会进了媒体行业,因为跟了房产线进入地产圈,8月份才跟我报喜说去了广州一家房企城市更新品牌部,朋友圈也开始转发各种地产广告,可关于这个公司最后一条朋友圈却停留在了10月15日。
对,他离职了。
准确来说,他被“优化”了。
“刚开始只是绩效延发一个月,从10月中开始,直接被HR约谈,没有赔偿,谈完限定3日内离职。”
3-6个月新员工是重点被劝退对象,校招管培生xx星被要求去地区做销售,很熟悉味道,变相裁员呀。
看到同事陆陆续续被叫进去谈话,他就已经着手在更新了简历。
等到自己被约谈的时候,他已经接到了Google的offer。
他算是幸运的了,毕竟现在互联网大厂也在裁员。
最近,万科前副总裁毛大庆给广大地产人转行带来了新思路。
地产人,也可以卖包子,卖白菜,搞“吃饭生意”。
一位项目主策跟我抱怨,同事离职了,整个项目就2个策划,每天忙到半夜,周末没休息过,“再这样下去他不炒我,我都炒他了,大不了我也去卖手抓饼,要不然开滴滴也行。”
对家人来说,钱是最实在的。
至于是做地产赚的还是卖包子赚的,没什么两样。
比起转行,还是有一部分人想继续留在地产圈。
在一次大型活动上,我遇到了几个相识十几年的老朋友,一聊才发现好几个都离职了。
是的,他们有十几年二十年的房产经验,在一家公司待上几年十几年,危机公关,凌晨加班,007,996,为公司付出青春,创造无数价值的他们,现在失业了。
虽然被伤得很深,但是他们对地产是有感情的,所有的资源,所有的人脉,甚至很多朋友都在这个圈子,他们不舍得离开,再等等,说不到还有回圈的机会。
一位全国前10房企的投拓人被裁了,找不到同岗位的工种,但又不想离开地产圈,无奈之下选择了去乙方,一家房产自媒体做起了编辑,“我这是曲线入圈呀,只是工作方式和方向不太一样而已。”
有去自媒体的,当然也有自己创立自媒体的。
最近一位闽系房企品牌开了个人公众号做起了自媒体,每天都在各种媒体群转发自己的文章,每次去他的号都有“xx个朋友读过”。
也一些嗅觉灵敏的地产人,早就找好了“更安全”的房企。
一位广州本地房企的营销人,看到各大民企都在陆续暴雷,觉得不大对劲,赶紧换了一家央企,“我就是求个稳定,不用动不动就被裁员。”
一位地产人早有跳槽打算,下家都找好了,无奈买了公司理财(暴雷了),所以一直在等公司的解决方案,现在理财抵了一套房,他也终于离职了,现在已经在某片沙滩上享受人生,“给自己放个假,休整好了再出发”。
也有一些地产人只是想离职休息下,结果发现再不回圈,就永远也回不去了。
一位最近暴雷的房企项目策划总,上半年离职,想着先休息两个月再慢慢找工作,休息了好几个月后,他急了,开始各种疯狂找工作。
现在他收到了两个offer,一个是搞建筑材料的大企业东方雨虹,一个是黄埔本地小地方公司,就看他选哪个了。
他这种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
一个白云项目策划也是干得很累,一个项目就3个策划,简直干死人,996、007都还是有干不完的活,说辞职就辞职了,想着先休息一段时间再找工作吧,结果现在待业在家,投出的简历石沉大海。
现在他很后悔。
甲方爸爸熬不下去,乙方日子也不好过。
最近有位乙方朋友抱怨,开发商集团大裁员,基本没空搭理他,很多相熟的地产策划都离职了,好不容易维护好的关系就这样断了。
现在他很闲,天天待在办公室刷朋友圈,看看哪位又离职了,他好给对方改备注。
有位代理行策划,压力很大,一个项目两家代理,项目还是在集体降价的增城,“今年比去年难卖太多了,卖不出去怪策划,我们是背锅侠。”
他最近萌生了一个想法:卖掉增城的房子,离开广州,回老家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还有乙方朋友干脆离职了,现在做起来家居代理和保险,昨天刚给我算了一个账,目的时告诉我买一份重疾险的重要性。
“款又催不回来,新单就迟迟不下来,我干的销售,都是靠拿提成生活的呀,现在地产这环境,我熬不下去了,你要不要考虑帮姐买份保险冲冲业绩。”
姐,你那里有失业险吗?
给我来一份加强版的。
你还在地产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