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一个雨夜,长沙城南门外的小巷格外冷清,毛毛细雨打在青石板路面上,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寒意。
一名身材瘦高、鼻梁塌陷的男子小心翼翼地穿过巷子,低着头,大步躲入一座幽暗的四合院。他似乎刻意避开街面的灯火,脚步急促而仓皇。
他不会想到,有几双眼睛正默默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这个似乎不起眼的男子,正是国民党臭名昭著的特务头子龚澍。
他曾亲手策划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特务行动,其中尤以“挖掘毛主席祖坟”的罪行为最,妄图以破坏祖坟风水遏制毛主席的革命事业。
在解放后的新中国,他最终会迎来什么样的命运?

1929年,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和内战频发的混乱年代,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互相角力以图扩张地盘和强化统治。
中原地区在这一年成为全国瞩目的战场。作为国民政府领袖的蒋介石,面对桂系军阀的强势扩张,不得不集中全国力量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原大战,以争夺对北方地区的控制权。战事主要爆发在河南、湖北一带,规模堪称全国性内战。
而在另一端,时任湖南省主席的何键被迫承担了为北方战事输送兵力的重任,从而大幅削减了湘中地区的驻军力量。

这种战略性兵力调动直接导致了湖南、尤其是长沙的军事防守出现大漏洞,而中国工农红军正是在这一险恶格局中抓住了战机。
当时,以毛主席为主要领导人的红军部队已逐步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站稳脚跟,并积累了丰富的游击战经验。
红军以巧妙的战略发起突袭,迅速撕开了战线薄弱处,将战火直接烧至何键的核心地盘。

在长沙城内,湘军的外围防线几乎不堪一击,而内城的守备也陷入混乱。
湖南自古以来素有“楚中名城”之称,其战略地位和象征意义非同小可。
何键眼睁睁地看着他的权力中心濒临失守,不得不放弃北线支援,慌忙下令调回部分主力部队进行救援。
尽管何键拼尽全力,长沙守军勉力支撑,最终挽回了一些局面,但红军留下的震慑和损失已不可挽回。

蒋介石原本对何键寄予厚望,但长沙防守的崩溃让蒋痛感其无力掌控局势。
与此同时,在蒋介石的政权内部,何键的政敌趁机发难,进一步削弱了他的地位。
而更让何键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毛主席,这个曾经只被视作书生的红色领袖,如何在极短时间内从一个手无寸铁的知识分子蜕变为一个掌控全局的军事统帅。

1932年初夏的一个夜晚,何键在长沙秘密召见了其亲信与特务头目龚澍。
据说,何键的某位幕僚受风水迷信影响,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计划:毛主席之所以能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崭露头角并屡屡化险为夷,可能与其家族祖坟的“风水宝地”有关。

这位幕僚坚信,只要破坏毛家祖坟的“龙脉”,毛主席的“红色事业”就会迅速衰败。
尽管这种说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但在当时的湘军高层中却引起了某些人的兴趣。
何键最终拍板通过了这个计划,并为其增加了密级代号——“酒瓶子行动”。

龚澍是何键最为倚重的特务头目,因参与“马日事变”导致的腥风血雨而名声狼藉。他的狡猾与冷酷尤为突出,常年负责处理让人“胆小心惊”的行动。
龚澍召集了一支特别小队,并从中挑选了两名心腹。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目标暴露的风险,他命令手下伪装成行商走贩的货郎,前往韶山冲侦探毛家的祖坟位置。
为了混淆视线,他们在韶山村庄穿梭,不断用货郎担子里的商品与村民拉近关系,同时有意试探毛家的情况。

龚澍低估了毛主席在当地群众间的声望。侦查行动的风声很快走漏,毛主席通过地下党方面迅速得知了敌方的计划。
毛主席指示族人特别警惕这一图谋,并果断采取了应对措施。毛家族人知难而进,通过夜间行动将祖坟铲平,把祖宗的骨骸藏匿到秘密地点,同时用荒草伪装墓地,制造假象。
龚澍手下的探子苦苦寻觅祖坟的具体位置,最终徒劳无功。

在初次尝试探查毛家祖坟失败后,龚澍总觉得自己的特务生涯栽了一个大跟头。他一方面担心任务失败会让何键彻底对他失去信任,另一方面又对毛家的隐秘布防感到好奇。于是,他决定亲自率队再探韶山。

经过一段时间的秘密摸排,龚澍的队伍终于在一片荒地上发现了一座未被破坏的坟墓。
泥土的痕迹和周围简陋的伪装让龚澍判断,这可能是毛氏家族某位先人的墓地。
为了避免再次无功而返,他当即命令手下挖掘墓穴。特务们小心地将坟土挖开,很快挖出了墓内骨骸。
这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墓葬,墓主被后确认是毛主席的第十一世祖。

对于龚澍来说,这一次足以给何键交差。
他宣布行动结束,并下令将挖出的骨骸装筐搬运至湘江。
夜色下,队伍行至湘江沿岸,龚澍将骨骸抛入江中,扬言要让这“龙脉”断绝。
伴随着江水的拍击声,他露出得意的神情。

不久之后,村民们从蛛丝马迹中拼凑出事件真相,愤怒情绪在韶山冲乃至湘西被迅速传开。
“特务挖坟”的丑行成了当地口口相传的丑闻,龚澍的名字也因此唾弃声四起。
这一切,甚至为毛主席家乡的群众提供了更强烈的反抗动力,他们纷纷投身支持红军的事业。

随着1949年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的姿态向全国推进。湖南也很快成为解放大军的目标。
此时的长沙城内风声鹤唳,国民党军队士气崩溃,大量官员开始计划外逃。
在这种局势下,驻守长沙的陈明仁、程潜等国民党高级将领,经过多次秘密接触,最终选择顺应潮流,宣布起义。
1949年8月4日,长沙城和平解放。

解放后不久,组织针对当地社会治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清查行动。
一些深藏不露的特务和国民党残余势力成了重点缉拿的目标。
作为“挖掘毛氏祖坟案”的主谋之一,龚澍的名字第一时间被提上了侦破日程。
但此时的龚澍早已是惊弓之鸟,与当初不可一世的特务头目形象判若两人。

针对龚澍的搜捕行动进展迅速。人民公安机关通过抓捕的一些特务分子收集到了关于龚澍的重要线索。
这些证词明确了龚澍的外貌特征:瘦高个、塌鼻子、嗓音瓮声瓮气。
这些细节看似简单,却成为公安人员开展地毯式排查的重要依据。

不久之后,公安人员从一名老工人的举报中获得突破性线索。
这名老工人反映,他曾经在长沙南门外的小巷中见到过一名疑似龚澍的男子,被附近人称为“龚队长”。
这条线索让公安机关大为振奋,迅速将搜捕范围锁定在南门外的几条巷子中。

1949年9月5日,根据已掌握的线索,龚澍极可能藏匿于城南门外一带。这片区域因其房屋密集、人口复杂而显得格外棘手。
城南门外的一座四合院被重点锁定,这里分前后两厢,一共住了四户人家。
借着走访调查,侦查员们逐步摸清了四合院的情况。他们发现,龚澍并不住在四合院内,而是偶尔潜回这里寻找藏身之地。
显然,这里可能是他的秘密落脚点之一,但龚澍对形势非常警觉,并未轻举妄动。

小组通过分析后认为,龚澍作为老辣的特务,对危险的嗅觉极为敏锐。
他可能深夜才敢回到这个四合院,企图躲避不间断的搜捕。
于是,公安人员决定守株待兔,同时调整部署以封锁后路。
到午夜时分,隐约传来一个急促的脚步声在巷子尽头传开。

龚澍终于出现了。这个身材瘦高、塌鼻子的男人,刻意压低帽檐,试图掩人耳目。他走到四合院门前,小心翼翼地推开院口半掩的木门,快速闪身而入。
这时,早已埋伏多时的公安人员全部进入战斗状态。几分钟后,侦查小组悄然跟进,给龚澍留下的“安全时间”不过短短一瞬。

几名荷枪实弹的解放军快速出现在他的面前,堵住了任何可能的逃跑路径。
龚澍发现自己已无路可退,双手颤抖着举起,目光呆滞,喃喃说道:“完了,完了……”
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特务头子,就这样在雨夜的四合院中落网了。

他在被押解至公安机关后,不得不面对自己的罪行。
龚澍作为曾经的国民党特务头子,手上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挖掘毛主席祖坟案”仅是其罪行之一。
在审讯中,龚澍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几度试图用虚构的理由狡辩,但均被揭穿。

1950年4月14日,湖南省人民法院在长沙市举办了一场万人公判大会。
龚澍被押解至公判大会的现场,昔日飞扬跋扈的特务头子,此刻已显得憔悴又狼狈。
在法庭上,法官庄严宣读了其累累罪行,包括“参与大屠杀事件”“残害爱国人士”“破坏革命烈士家族风水”“屠杀无辜群众”等一系列令人发指的罪行。
罪证面前,龚澍低下了头,再也无法抵赖。当法庭最终宣布对龚澍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

与此同时,曾下令启动“酒瓶子计划”的幕后元凶何键,早在解放初期就已流亡台湾。
他在岛上的生活虽远离了战争的枪炮震撼,但他终究无法躲避历史的审判。1956年,何键在孤岛上病逝,死时默默无闻。
参考资料:[1]朱春飞,谭意.人心向背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由毛泽东祖坟被挖案谈起[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3):55-60108-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