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领导干部“转非”核心点:搞不好,就是吃空饷、国资流失!

职事拒华而不实 2024-03-15 01:39:31

大家好,这一期聊国企干部转任企业内部的非领导职务。

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呢?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国企管理,普遍的都已经建立了三会一层,或多或少的都有了市场化意识,而优胜劣汰是一个企业正常的新陈代谢。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做到“人尽其才”,如何做到“百花齐放”,如何为不同能力结构的人提供匹配的发展路径,就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比如,有人,天生就不适合做管理者,但是因各种原因,到了某领导岗位,在“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年代,这批人可能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在如今透明的、量化的、客观的绩效考核体系下,这些人就浮出了水面。很多时候不是他不努力,而是他再努力也没用。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观察他,这些人可能都是不合格的;但是如果从一个专业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他们往往又是某个领域比较不错的专业技术人员。

对于这些人竞聘干部岗位失败,是让他“一屁股坐到地上”,还是应该去相关的专业技术序列应聘,这就成为企业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最近几年国企改革的背景下,领导转任非领导职务,也简称“转非”,转非以后,其工作内容不再从事管理工作,而是某个领域的专业技术,其待遇与之前变化幅度不大。(一般小于50%)

“转非”,最常见的是两种情况:

一种是竞聘管理岗位失败,符合条件的,转任非领导职务,对应相关专业技术级别;

一种情况是距退休还有5年以内的干部,符合条件的(因为身体、精力、家庭等),可以向组织提出“转非”。

“转非”这种机制,我认为是每一家企业都应该建立的一个机制,他的意义和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尽其才。

因为企业改革、管理岗位竞聘失败、身体等原因导致有些干部,不能继续担任管理者,但是这些人本身往往具备某方面的特长和优势,如何“量才使用”,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源存量的价值,是国企管理中需要直面的问题。

“转非”以后,身份不再是领导干部,而是“员”,是一个“兵”;但是因为他又是某专业技术方面专家,可以在企业内发挥专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技术培训、专业学科建设等作用,这些人可以对应到相关的专业技术序列。

比如研发部部长,转非以后,对应二级专家,他从研发的管理,变成了具体从事研发工作。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解决人尽其才的问题。

第二:“条条大道通罗马”。

如果没有合理的转非机制,就导致领导干部想获取高收入,只有通过当官,造成了管理序列的拥堵。使得很多领导干部,使尽浑身解数也要“老死”在管理岗位上。转非这个机制设置,可以让他顺利的实现赛道的转换,待遇和薪酬还不至于有大幅度的降低。

第三:利于推陈出新。

尤其是距离退休5年以内的领导干部,提出“转非”以后,一来他们可以继续发挥余热,二来为年轻干部提供上升的舞台。

什么改革红利?我自己的感受就是,在改革中,把“想干的、能干的、会干的”的年轻人提拔到各级管理岗位,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的冲劲和激情,不畏艰难的勇气,所带来的企业业绩提升,这就是改革红利。

现实中,很多距离退休5年的干部,往往展现出一种“保持原状”的打法,他们这些人往往都是久历风霜,一辈子见得事儿多了,他们认为“多干多错”,不如“躺赢”。我们不是批评,而是就事论事,“躺赢”思维是对企业最大的伤害,企业经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躺平”5年,几乎等于倒退5年。

我不想从个体角度做批评,我最想说的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这个现象首先反映了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缺陷。一定要给这部分人留出一个转换的通道,让他们不必在最后5年以“躺平”的姿态出现。

当然,距离退休5年,我们只是做假定描述,不是一概而论,也有人是虽然年龄已到退休年龄,仍然“老夫聊发少年狂”,仍然奋发进取。

我的观点是,企业应设计出相应的通道,设计领导干部转非机制,给那些想“躺平”的人,一个体面的转换角色的机会。

讲个小故事,咨询中我实际遇到的情况,有一年我在东北某国企搞国企改革,一开始设置组织结构时,员工当中就“怪话”不断,各种抵制声音。大家知道,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就一个简单的俗话“问题总在前三排,根子还是主席台”。普通员工出现抵制,出现各种风凉话,上面一定有人煽风点火,一定有“保护伞”。

这个时候,我仔细研究了一下中层以上领导的花名单,尤其是年龄和学历。我发现高层的班子里有4个人,是距离退休5年以内的,其中一个是2年就退休了;中层干部有34个人,14个在5年以内退休。我把这些人的名字圈了出来,我找了其中一部人做访谈,过程中我故意释放了一些观点,比如“改革无用论”、“改革就是折腾”、“保持原状就是最大的改革”等等。当然一些高层领导城府很深,没有直接回应,但是从他们的眼神当中,能看出他们对这个观点的认可。这一下验证我的判断,这些人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本次改革的“阻力源泉”。

后来,在项目实施中,我指导企业配套了“领导干部转任非领导职务”的规则,这14人当中的绝大部分都申请了“转非”。竞聘中,我们又重新提拔了“敢打敢拼”的年轻干部,后来的改革进程可以说是异常顺利。

所以,有些经验没有那么丰富的咨询师,在国企改革的实务中,经常出现的失误就是遇到此类问题,不知道如何从机制角度进行化解,而是盲目的‘抡大刀’,就像大禹治水,要懂得“疏”,而不是一味的“堵”。

重点来了

最后,给大家分享点干货吧,转非机制设计,最核心的几个点,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一定要干活。

领导转非以后,一定要有具体工作,千万不能设个岗位,然后没有什么具体工作,还拿着高工资,这个时候,会有更大的麻烦等着你,这个人“光拿钱不干活”,实质就是“吃空饷”,所以给你扣个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一点问题没有。

第二:一定要有考核。

有些国企,在领导干部转非以后,虽然表面上给了一点工作,但是规则里说了“不接受考核”、“薪酬全额兑现”…这个一定有问题的!

“1+N”的政策不断强调全员绩效考核,一直强调多劳多得、按劳分配…所以,转非干部不接受考核,与改革的精神相违背。

考不考核,是个原则性问题!

考核力度大小,是个技术性问题!

一定要考核,但是力度可以弱一些。具体操作可以在设置考核指标时,自由的掌握力度就可以了。(这句话点到为止,懂的都懂)。

第三:不要纠结于工资怎么发。

比如研发部长,转非以后,变成了二级专家。他的工资,是转非前岗位的100%、80%、70%、60%...是哪一个呢?很多企业争论不休。

大家记住,给100%、80%、70%、60%,或者企业比例,这个根本不是核心问题。其实都可以。核心问题是一定要从事实际从事具体工作,一定要接受考核。

从实操的角度,我认为可以给100%。以上述研发部长为例,转任二级专家以后,对应二级专家的工作,有二级专家对应到任务、目标和考核。

第四:百分比一定要浮动。

上个例子,研发部长,转非以后,变成了二级专家,薪酬是拿研发部长对应薪酬的100%,当年他要接受二级专家的相关考核。但是考核中有几个“红线”类的指标,比如不拥护公司改革决定、散布不利于公司改革与发展等言论、不接受所在单位/部门的管理、年度目标完成度低于70%等,其待遇总额将进行下降,比如由100%,降低为50%。

一定要有这个机制。

否则,实际咨询活动中,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人力部长转非以后,是人力二级专家,派到了下属分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具体负责培训体系建设,但是他做仰仗自己“劳苦功高”,根本不听从所在单位的管理,分公司领导觉得他资历老,碍于情面又不好意思管,最后导致,转非的一批人成了单位的“老怪物”,非常麻烦。究其原因,就是转非以后的管理机制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1 阅读:1

职事拒华而不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