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调是一种机关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工作调动的常用方式,操作成功各方面皆大欢喜,可这个流程其实相对复杂,不容易。
为了简单、明了地把事情讲清楚,接下来就以普通的科员为例,说说体制内商调这一件大事,希望对有这意愿的人有启发。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经历几个月是很经常的,其中出现坎坷不平,便会有酸楚。
毕竟,商调若是成功了!
对一个家庭来说,可以说是影响很深远。
跨地区调动说难不难,易也不易,是一项长期谋划,须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商调成功要抓住两个关键点,调入单位和原单位,当然还少不了双方的主管部门。
比如,一个乡镇科员,就需要县级组织部门的同意,只是这个一般不由本人出面。
下面来说说主要步骤。
首先,要搞定接受(调入)单位。
一般新旧单位的级别是一样的,这点大家都能理解,不然靠此获取红利就乱套了。
接收单位发出商调函,商请调入。
当然,乡镇党委书记要开会讨论,形成会议纪要才能开始下一步,再向编办申请用编,通过后,编办会函复并抄送组织部。
这其中,虽然是个科员,但是需要有县委书记或县长或组织部长的签字同意,这个是关键点,有无签字决定了商调的成败。
如果准备接受你的单位一把手是真心想要你,那单位会帮你会出面找上面签字的。
所以,这个时候,就看得接收单位一把手的态度了,如此,该领导的运作最核心。
组织部、编委、书记都很忙忙,基本没空为一个小角色去瞎折腾,每年督查室报上去的人员调动申请,书记看一眼就过了。
调入单位没问题,剩下的就是调出单位。
对于乡镇干部而言,流动性真的太大了。
优秀的年轻干部是成熟一个就进城一个。
所以对原单位,一般没问题都会放人,就看被调动的人平时是否把领导给得罪了,另外也就在于是否满足五年最低服务期。
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要知道这世上成就一个人或许很难,但是刁难一个人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故而尽早要做好防备。
因此,对于一般科员来说,想要商调,就需要有足够的领导能量去推动人事动议。
双方单位的两主官同意,加上乡镇一般是有空编并愿意接收,方案报到县里没有意外一般都会顺利通过,不存在调动障碍。
基层异地调动难,是不争的事实。
因为有这样需求的人并不小,竞争还是挺激烈的,有些人为了和家人团聚,在调动与辞职之间进退两难,心中的无奈、酸楚难以言喻,只有做到了调出地和转入地两边无缝衔接,从才能人员保证顺利调动。
整个过程顺利的话大概需要3-6个月,但若遇到各种审批和协调问题,则会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