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所有的城市,都按照规定享有对应的行政级别,而且这个级别也一直在丰富。
记得著名演员范伟曾在电影里面,出演了一名“镇级市”的领导,剧组是在开玩笑虚拟的一个级别,但是,现在它真的有了。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讨论的城市,得全部是城市,都由社区组成,所以城市严格来说,排除半城半乡的管理单元,就很少。
一、镇级市。
它主要存在于我们的台湾省,比如新竹县竹北市,这是实实在在的一种行政级别。
另外,河南省正在积极探索镇级市的治理模式,有11个乡镇在紧锣密鼓的测试当中,它将镇级单位当成小城市来打理,因此,它的行政级别可以视同为“乡镇级”。
要知道,百强镇GDP总量超过地级市,常住人口规模高达数十万,已超多数县乃至地级市,不能再视作简单的乡镇来看待。
所以,“强镇扩权”仿佛就成为了一种“必须”,而“镇级市”正是其中积极的探索。
二、县级市。
在几年前,浙江省龙港镇改为龙港市,被认为是“镇改市”的破冰之举,不过改了之后就变成了县级市,同时没了乡镇街道。
对县级市来说,一般是经济体量比较大。
也是有地级市来代管的,只是市长叫起来比县长更好听了,权力大小并没有变化。
它们的四大家依然是正处级干部。
三、省直辖县级市。
另外要和独立县级市区分开来。
独立县级市还是县处级,冠以“独立”二字之后,这样的县级市在行政管理、经济决策等方面多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比较有名的当然属于昆山市了,其车牌号为“苏E”,但它不是独一份,据我了解还有平潭县的“闽K”,也拥有独立车牌号。
而像济源、天门、文昌和石河子等城市。
将其它们看成“副地级市”,因为行政级别比地级市低,但比县级市高,系副厅级。
四、地级市。
这就太大常见了,行政级别为正厅级。
比如,四平市、长沙市等。
这也咱们传统意义上对于“市”的理解。
五、副省级城市。
前身为计划单列市,“四大家”领导的职务任免由所辖省委报中央审批后才能生效。
现有15座副省级市,其中有5座计划单列市,10座省会城市,粤浙鲁辽各占两个。
六、正省级城市。
也就是咱妈的4大直辖市,很多情况还会高配副国级领导兼任市委书记,足见它们在正省级行政区划的独特性以及重要性。
七、准国级城市。
咱妈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港澳两座城市拥有最高级别的城市能够拥有的行政等级。
它俩在对外交往中享受“国家般”的待遇,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可以独立参加部分国际组织和活动,以及申办国际级的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