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深圳这座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踏上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征程。从1978年到1992年,是深圳工业的奠基期。彼时,大量的“三来一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形成了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发展路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22ae1512e4d5cdec676a15e54ee39ec.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628b715e28a4181580e93a7a16d5379.jpg)
这一时期,中国第一批南下打工人怀揣着梦想与憧憬,涌入深圳,开启了他们的奋斗之旅。1991年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外来妹》,真实地记录了最早一批打工人的辛酸往事,他们背井离乡,在深圳的工厂里挥洒着汗水,为深圳的工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这一阶段,深圳的发展可谓是高歌猛进。1980年深圳刚成立时,城市定位是以工业为主,工农业相结合的边境城市。然而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到1984年就改为以工业为重点的外向型经济特区,一共设置了15个工业区。福田八卦岭工业区建于1982年,是在原来的泥滩和山包上修建而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fdf046145bbf714328ea8b3f121eaae.jpg)
这里曾经全是电子、服装、材料加工等轻工业工厂,见证了深圳早期工业的繁荣。三洋厂作为深圳第一家外资企业,1983年入驻蛇口工业区,最顶峰时,6幢厂房容纳了7000多名打工仔、打工妹。它的成功入驻,吸引了近百家企业入驻到蛇口工业区,为蛇口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4c80c46f0f18164dc843d843d8c050d.jpg)
然而高速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问题。这20年的发展给深圳埋下了影响至今的治理难题——小产权房。深圳原属的宝安县全部加起来不过2万多人,而如今深圳已经变成了一座拥有2000万左右人口的国际大都市。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住房需求急剧增加。在早期,由于财力物力有限,深圳无法大规模组织建房。
于是,本地村民或者外来人员在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的前提下,在集体土地上盖起了6-7层的楼梯房,一边自住一边租给打工人。这些小产权房虽然在法理上是违法的,但在深圳的发展过程中却有着特殊的历史功绩。它们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容纳了深圳近一半的人口。深圳小产权房数量众多,达到了507万套,占到全深圳房子的47%。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9ccfca5515e5a5632896f0040e1d339.png)
直到2014年后,深圳才彻底禁止新建小产权房。在买卖过程中,小产权房签的也不是买卖合同,而是转让合同、集资建房合同、合作建房合同等。如今,深圳房价居高不下,小产权房成为了许多普通人定居深圳的无奈选择,也成为了深圳城市建设中一道独特而又复杂的风景线。
从1993年到2012年,深圳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从“三来一补”模式升级成科技兴市模式。深圳将大量企业赶出关内,有针对性地布局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以电子和计算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及配套产业集群迅速崛起,著名的华强北就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同时,深圳的金融、商贸、服务业等也蓬勃发展,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更是为深圳的金融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12e0691ba7abdd9e09f84832126f53c.png)
在这一阶段,深圳的大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王石、任正非、侯为贵等企业家,都是在第一阶段完成贸易或加工积累后,在第二阶段走向自主升级。潘石屹从廊坊石油管道局辞职后来到深圳,从工地挑砖到推销电话机,最终在房地产领域发家,成为深圳发展历程中的典型代表。
这一时期,深圳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6.8%,顺利超越天津成为全国第五大城市,中兴、腾讯、大疆、研祥、迈瑞、大族激光、比亚迪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也在这一时期崛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1a1f3382bd8b26cb4395e2590017bb4.jpg)
然而深圳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物流的日益繁忙,深圳的城市交通开始不堪重负。布吉和通向东莞的梅林关在撤关前是深圳最堵的两处地方。在梅林关开车出关时,拥堵到与旁边并行的面包车轻轻擦到车门,司机们都见怪不怪。这反映出深圳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未能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
深圳的城区建设也在这一阶段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早期深圳主城很小,一根烟没抽完就能步行穿越整片区域。建成特区后,罗湖区凭借与香港新界仅一桥之隔的优势,成为深圳最早发展起来的区域。深圳早期的城区主要就是罗湖到上海宾馆这一段路,上海宾馆以西曾是一片荒地,这里成为了郊区和市区的分界线,承载着大量深圳人的历史回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89767d686d6d06c522dee6b5f13e361.jpg)
后来,在梁湘等决策者的努力下,深南大道得以规划和建设。梁湘主张将深南小道拓宽成宽达126米,最宽处甚至有300米的深南大道,并在大道两侧留出30米绿化带,大道中间设置宽达16米绿化带,以备建地铁。
尽管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电子大厦阻碍规划的意外情况,但深南大道依然成为了深圳的标志性景观大道,横穿罗湖、福田、南山三区,沿途高楼大厦林立。梁湘还积极接收工程兵,这些工程兵成为深圳建设的主力,完成了深圳市委市政府、友谊商店、电子大厦、文锦渡口岸停车场等众多工程项目,塑造了深圳的基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dc9ae911669243841e6f86ffa251c89.png)
如今,深圳已经走过了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然而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深圳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房价问题依然严峻,虽然小产权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住房压力,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管理和法律问题。城市交通拥堵虽然在不断改善,但在高峰时段依然让人头疼。
产业升级也面临着诸多困难,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深圳的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此外,深圳还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深圳的四十余年发展,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它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也为中国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而面对当前的危机和挑战,深圳需要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只有这样,深圳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文本素材来源@卢克文工作室
家里人
说了这么多等于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