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27日-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与美军第10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此次巅峰对决中,双方都拿出了王牌军团,到底谁才是真英雄呢?
来到长津湖地区的美军
长津湖之战的参战方在长津湖之战中,中方出动了志愿军第9兵团,下辖第20军、第26军和第27军(另有第23军,但第23军未参加长津湖一役),共计有15万人。
其中第20军素有是“天下第一军”之称,第26军则是一支八路军骨干部队,战士们都是参加过诸多战役的老革命,第27军曾经在许世友将军麾下,也是我军中声名显赫的王牌部队。
“一把炒面一把雪”的志愿军战士
早年在国内时,第9兵团并不是这样的组成,最开始其下辖军队为第20军、第27军、第30军和第33军,合计13.8万人。
1949年,第9兵团参加渡江战役,一部分前往芜湖主持大局,主力部队则与第10兵团东西对进,在广德等地区围歼了从南京、镇江等地逃出来的国民党第5军。
之后第9兵团又参加了解放上海的战役,并负担起淞沪警备任务。后来因为中央军委有其它部署,第33军等部留在了淞沪地区。
第9兵团在国内是参加过解放上海作战
1950年1月时,第30军被调归海军部队,为了保持第9兵团战力,华东军区和第三野战军将第23军和第26军补进第9兵团,由宋时轮担任兵团司令员,陶勇为兵团副司令员。
为了在抗美援朝前期尽快挫败敌人,同年11月,宋时轮带领第9兵团入朝参战。
而美军方面参战的则是第10军,包括陆战一师、第三步兵师和第七步兵师,另外还有韩国第1军团,大约有10万人。
长津湖地区的美军
在美军的参战部队中,陆战一师组建于1941年2月1日,是美军海军陆战队中规模最大、资历最老的一支两栖步兵师。
这支部队成参加过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格洛斯特岬战役、贝里琉岛战役以及冲绳岛战役,二战结束后,陆战一师介入朝鲜战争,参加了仁川和汉城战役。
美军第三步兵师是第18空降军中唯一一支重型师,其在一战的第二次马恩河战役中,获得过“马恩磐石”的美称。
第二次马恩河战役一角
至于第七步兵师,虽然不如陆战一师那样资历老,但是其下辖的第31团曾在1918年后的对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干涉作战中表现出色,获得了“北极熊团”的称号。战力和装备强度同样不容小觑。
长津湖地区的巅峰对决11月27日傍晚,宋时轮在志司的命令下,将第20军部署于长津湖西侧,第27军部署于长津湖北部和东南部,战士们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竭力打击陆战一师的两个团和第七步兵师31团。
受到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长津湖地区较往年更加寒冷,战士们强忍着刺骨的寒风,静待夜晚的到来。
当日晚上,陆战一师和第七步兵师进入埋伏在崇山峻岭中的志愿军的视线中,随着约定的冲锋时间到,志愿军大军从山林中钻出来,猛扑向行军中的美军。
漫山遍野都是志愿军战士
次日早上,陆战一师和第七步兵师被志愿军分割为5个部分。这天白天,美军一直在不断尝试打通截断点,但作战进行得并不顺利,大部分时间里,美军只能以每小时500米的速度龟速前进。
11月30日,第27军决定先拿下位于新兴里的第七步兵师31团,在整个作战过程中,担任主攻任务的第27军80师和81师伤亡惨重,战斗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万人,部队冻伤率高达22%。
长津湖地区志愿军作战中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仍然吃掉了“北极熊团”,这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唯一一次成建制全歼美军一个团,现在“北极熊团”的团旗仍然被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31团走向末路后,相对幸运的陆战一师终于突破第20军的包围,开始向南撤退。在既定目标中,陆战一师必须葬身于长津湖,于是第9兵团总部强令第20军,全力追击缠斗敌人,给第26军争取包围陆战一师的时间。
长津湖地区志愿军发起冲锋
从12月1日-4日,陆战一师遭到第20军打得层层截杀,平均1个小时仅能向前挪动300米,在短短22公里的道路上,美军就有1500多人倒下。
12月5日,美军开始想方设法进行大撤退,为了阻碍志愿军,陆战一师甚至将带不走的物资弹药全部焚毁,这让20多天没吃几顿饭的志愿军心疼不已。
一路上因为美军优秀的后勤,第20军的截杀并不算顺利,同时因为第26军受环境气候的影响,冻死冻伤的人太多,第26军始终没能投入战斗。
“冰雕连”是永远的痛
追击作战一直持续到12月24日,为期近一个月的长津湖战役落下帷幕——美第10军终于从兴南港撤离。次日,志愿军攻占兴南。
哪个才是真英雄在这场中美王牌部队的巅峰对决中,细究下来志愿军才算得上是真英雄。首先志愿军是在物资补给难以保证的情况下,毅然入朝参战。
志愿军是真英雄
美军的史料中对长津湖一役中的志愿军记载称:
“中国人在地面战斗,空袭,及严寒的天气里伤亡巨大。由于没有适当的御寒服装,志愿军的战斗力因为大批士兵被冻死冻伤而被严重削弱。大部分志愿军耗光了在过江时随身携带的弹药,而且食品也供应不上。”
而美军不光有吃不完的各种罐头,还有防风御寒的帐篷和睡袋。即便如此美军中仍然有人冻伤,更不要说装备落后、资源补给不足的志愿军了。但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仍然全歼了31团,打得陆战一师伤亡惨重、狼狈窜逃。
美军当时有吃不完的罐头
其次,美军残部能够顺利从志愿军的围杀中脱逃,得益于美军强大的后勤和资源调配能力。比如说在水门桥作战中,志愿军数次炸毁桥梁通道,但美军愣是凭借后勤,最后顺利架设起临时桥梁,这让第20军的努力最后变成了无用功。
若是中国志愿军有和美军一样强大的后勤,或者美军与中国的后勤补给能力处于同一水平,陆战一师绝对逃不出去。
美军利用强大的后勤将水门桥连了起来
后来美国方面在回忆和记述长津湖战役时,于《第十军在朝鲜,1950年12月》中承认:
“(美军)进军鸭绿江和长津湖作战行动都是惨痛的失败。”
而在1952年9月,第9兵团从朝鲜回国时,司令员宋时轮下车面对长津湖方向久立不走,随后他缓缓地摘下帽子,弯腰深深鞠躬。
宋时轮将军
这是他对沉睡在长津湖地区的1.9万余好汉的愧疚和怀念,也是他对长津湖地区作战过的真英雄们的敬重和感激,更是对长津湖一役惨烈程度的最好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