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一位儒家大师临逝前说:中国一定会大放光彩,注意《易经》

趣史汇 2021-03-25 19:11:39

茫茫千年,中华文化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已经难以诠释它的神秘与特别。虽然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总结,但依然有很多东西是常人所无法理解的。近些年因为准确的预言了国际局势,《推背图》被推到了顶峰,但人们不知道的是,《易经》才是推演真正的核心。

《易经》是一部古老而又神秘的经典,是中国所有古书的根据,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没人知道它的真正作用是什么,千年来能有大成的人少之又少,但凡略懂皮毛之人,都有逆天改命的机会。1990年一位儒家大师临逝前说:中国一定会大放光彩,注意《易经》。

中国的达芬奇密码

《易经》是商末时期周文王所著,他在商纣王的大牢里推演《易经》,将其刻在龟甲之上,这其中最常用的的就是“卜筮” 之术,实则“卜卦算命、预算未来”,以存在之物推未来之物,内容结合了数字、方位、星斗。

《易经》到底有多神?其内涵的阴阳分合等道理曾引导了儒家和道家走向巅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道德经》等等经典里面都有它的影子。时隔千年,除了《易经》以外很多经典都没落了,尤其是在时局瞬息万变的今天,人们又重新打开了它。

1990年,中国儒家大师冯友兰在弥留之际特意叮嘱,中国要想在世界重新崛起,唯有靠《易经》。冯友兰被誉为现代新儒家之首,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是对中国学术、中国思想、中国哲学等诸多领域做出了相当重大贡献的文化大师。

能收到冯老的临终推崇可见《易经》绝对是相当重要。其实《易经》并不是单独的一本书,甚至不能称之为书。因为它实在太过晦涩难懂,对于普通人毫无作用。它其中包括《连山》、《归藏》和《周易》3本易书,但前2册早已失传,现在留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单本的《周易》就足以称之为“天书”,它可以说内容包含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其内容深不可测,甚至有些恐怖,许多“命薄”之人只学了《周易》的冰山一角随意滥用,就会为自己带来不小的灾祸。

由《易经》的基础概念在民间还演化为《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和《奇门遁甲》,凡所学之人上能问天卜卦,下能推吉凶祸福。很多人在早年间都认为这是封建社会的残留糟粕,但如今却没有人敢否定它,甚至国家高层都在研读《周易》。

就连圣人孔子在晚年才开始了解《周易》,经过废寝忘食的翻阅研读,忍不住感叹道:“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意思就是如果能早几年看到这本书,在50岁就能学习到《周易》,我这一辈子就不会犯什么大的过错了,与此书有相见恨晚。

中国最早的科学理念

如果说《易经》过于玄幻,不妨用科学的角度来看它。它是一门集大成于一身的学科,里面包含了数学、原子学、哲学、地理学、遗传学、概率学、星象学等等,甚至还包含美学。这些在当代都可以得到证实。

《易经》中的无极理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正与当下的原子内部结构不谋而合,甚至与宇宙及星球的形成和近代的黑洞理论极其相似。要知道原子分裂也只不过是近百年在科技的帮助下人类才得以发现利用。

除此之外,《易经》中的基本理论:事物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与现代科学的运动理论也惊人的相似。我们上学时学的科学也曾告诉我们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两种完全不输于一个世界的理论放到一起简直如同一个时代的产物一样。

因此,《易经》的理论也同样拥有当下社会认可的科学依据。包括现代比较高深的科目,比如电子守恒、能量守恒、质量守恒、质能守恒等等都与《易经》的理念不谋而合,不已经不能说是一种巧合,只能说古人的智慧文明是现代文明无法比拟的。

中国崛起必备的基石

很多朋友不明白,为何中国一直以来都如此谦让,很多利益避而不见。原因是中国位于世界东方,东属木,木主仁,有仁义、仁爱、以及强大的包容性。所以很多时候不了解中国文化是难以理解中国的一些做法。

在发难时,中国向来是能忍则忍,因为我们中国有包容之心和远大的抱负,坚持以德报怨的原则,这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而美国位于西方,西属金,金主武,善以武力解决问题,虽然硬气霸道,但是自大、自利、强人所难。所以慢慢进退两难,自食其果。

如今中国早已是负有号召力的大国,开始进入下元九运,古有“丝绸之路”,今有“一带一路”,取得了越来越多国家认同和理解,也取得了丰硕的的成果,合作共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因此《易经》深受国家领导人的喜爱,这就是它独特的魅力。

易学在中国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易经》大蓄卦云: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贤往行,以畜其德。顺应天道,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才是正道,逆天而行乃是自取灭亡,美国的衰败就是最好的证明。

易道深矣

如今易学的兴起让无数人开始钻研其中门道,也孕育出了不少像南怀瑾那样的的易学大师。据统计,全国共有2200万易学爱好者,很多中老年人对《易经》都有深厚的兴趣。但是能活学活用,运用到生活的人屈指可数。

学习《易经》必要的是从一而终,抱有一颗敬畏之心。一知半解却又招摇卖弄必然会自食恶果。想要有所成就也不是一两天的事,许多人误入歧途,一辈子也不能有所领悟反倒“走火入魔”。奉劝大家学习易经修身养性就好,跟随时代的发展共同进步也是不错的选择。

2 阅读:431
趣史汇

趣史汇

仅是一闲云野鹤之士,隐于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