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出土,其中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趣史汇 2021-03-25 19:24:35

在白话文纵行的世界当中要接受文言文已经是一件难事,谁能想到现今的文言文翻译中还有错误。当真实的《道德经》重现世界,大家才发现原来自己熟知已久的《道德经》竟然是错误的!那么,1973年,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出去,其中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出土的《道德经》

1973年,从长沙出土的一本《道德经》引起文献学者的惊呼,在这片考古基地当中,人们找到了《道德经》的原著,虽然因为时间的变化太大,能够出土的文物只有其中几张了。不过这几张的《道德经》上有密密麻麻的记载,当文献学家一一比对的时候发现惊天秘密。

在我们现有的《道德经》中其实存在不合理的解释,这种解释总是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有所不适,但是往往古文的原因所以没有多加追究,实际上,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这些文物就充分暴露了这个问题。

《道德经》是道家的绝学,在大家的印象当中,道家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死板的学派,对凡事都要求得一板一眼,所以投射到《道德经》中自然也会有这样的感觉。死板的成见加上古文的考验,道家就这样一直在背黑锅。

在出土的文物当中出现了一个词汇叫做“大器免成”,这个词在我们现有的版本当中是“大器晚成”,两个词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事实上表达的意思截然相反。大器免成是在强调每个人的天赋,如果这个人有足够的天赋,即便不管他都会成为人才。

大器晚成对我们来说更熟悉,所以我们自然也知道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语往往强调的是人才形成一般都很晚,实际上就是说想要成为人才必须经历各种磨练以后才能成功,这样的说法和原文的意思差别很大。

从这个词语当中就能看出道家的古板也很有可能存在问题,强调自然形成的道家靠近自然并且相信命运,对于那些要成为人才的人抱着天生注定的信念,这样的观念使得道家看起来反倒不是强调想要成为人才就要按照标准进行。

大器晚成只是其中一个,文献学家也通过这次的考古找到了真正符合“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以及“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相对应的话。

谁是一切的源头

在我们一直以来的信息当中,《道德经》有一句话叫做“故有无之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然而在出土的文物当中,我们却发现原版本当中多了一个“之”字,这个字的出现一下就能够改变原意。

原本这句话的意思是认为阴阳相生之间会带动万物的产生,你生我,我生你,但是在出土的文物当中却并不是这样。文献中明确表示万物的产生都是从无开始的,正是因为有无所以才能够有世界。

两种都是在探讨从何生,但是一种是在同阶层比较。我们都是存在的,世间万物都是存在的,我们之所以能够出现这么多的不同就是因为我们能够有联系。

只是我们的种类不同,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可以是有生命的,也可以是没生命的存在,但是我们之所以存在是靠着对彼此的影响。

后者的意思跨越了这种说法,它更像是人分三六九等一般,把世界的存在和不存在划分为对等面。正是因为有这些对等面,所以探究世界上一切存在的来源时会认为是没有所产生的,这种说法才是真正能够和后面的各种说法进行接轨的解释。

《道德经》是道家的著作,过在周朝之前名叫《德道经》,这本书所涵盖的内容是对道家思想的一种高度概括,而书中的两个字“道”和“德”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意思,两个字的排序代表着学派认为谁是基础,谁是衍生。

周朝之前的《德道经》就说明了时代下的认知,这个时候的道家认为德是人们能够生活下去的理由,而道是要求人们必须学会遵守。遵守礼仪才能让人类社会得以繁荣发展,能够看得出来对于人类的思想束缚。

人类本就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生物,进入周朝也只是人类完成了第一性质跨越,这个时候的人们和猿猴有非常大的差别,但是没有明确的文化和束缚,这就意味着人类还是不能够有自制力,大家往往都是用欲望来控制身体,难免会破获建立的社会秩序。

道家此时提出来的想法要求人们学会克制,通过建立的这种公认的标准使得社会能够进入到一种程序运行的状态。

人们能够各司其职地忙碌自己的生活,农民和农妇负责自己的土地,市井人们做着维持生活的生意满足自己,而有权势的人们应该完成自己的责任做好维护社会秩序的人。

这种理想状态当然是好,但还是在周朝以后被儒家文化所替代,道家的说法太过于纯天然,这种靠近自然的追求确实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是儒家文化有明确的行文规定,统治者阶层更能通过儒家文化的思想来稳定自己的统治。

这种人类社会的产物和对天地之间的感悟,很明显还是前者的影响力会更强劲一些。这也是道家最终没有办法在人类社会的平面上来完成对天地间的感悟,不过作为旁支文化,道家当中的许多理念都被认可。

在道家中能够通过自我的意识来调节生活的状态,在工作或者生活中的遭遇有的时候是心境的一种外在放射。心情好的时候保持着积极的生活状态,我们在面对工作或者挑战时都会充满活力。

但是当心情变得很差劲的时候,我们却总能够发现自己身边的情况总是会状况百出,这就是一种差别。正是这种指导和对天地间的感悟引起大家的共鸣,《道德经》才能也成为流传至今的一本经典。

25 阅读:11321

评论列表

折翼天使

折翼天使

12
2021-04-01 20:58

大器免成更加适合,大器晚成是后天,后天就是人为因素了,人人皆可大器,是先天给的,本身就有的,而是太多人迷乱,骑驴找驴罢了。所以后来引申出复归于孩,孩与童不一样,童已经有蒙了,孩就是婴儿。

事物简单人心复杂

事物简单人心复杂

9
2021-03-29 18:59

作者是以道家之名行儒家之事!

名字

名字

9
2021-03-30 05:50

不存在篡改,古人读书需要互相借来传抄,导致每个人的版本都不一样,大器免成与大器晚成,只是传抄时省去笔画,后人认为这是两个意思,为此生出歧义实在是遗憾。

道心沉默 回复 04-03 10:27
万一有人故意改变内容也不一定哦?

一天世界 回复 04-21 12:02
大器晚成和大器免成区别不是太大,但有的被改过后意思区别很大

空速星痕

空速星痕

9
2021-04-03 09:23

“人类本就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生物”……你家都是猴子变的,我不是!我是外星人

数码音频:剧终 回复 04-19 11:27
[笑着哭]你俩这还扯到外星人

明天会更好 回复 04-03 11:27
错,我们只是外星人改变了猿猴的一段基因

震电

震电

7
2021-03-27 15:24

完全瞎说,道德经根本没有改过,只是分成道经德经,和后世的传本完全没区别

泓666 回复 04-30 19:32
你说的没错,原先没有标点符号,就连在一起写,结果后人加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点错了,意思就错了,所以我们现在读的道德经是后人认为的道德经,不是李老君的道德经,道德经的重点就是道和德,和名没关系,

用户10xxx28 回复 泓666 04-30 22:21
[得瑟]同时期的文字记录,当时的人都知道该怎么断句,所以也没符号断句的意识,长期战乱,多年演变,该烧的烧,该埋的埋,连儒家那一套都断了好几代,以至于现代的儒说跟春秋的根本就是两码事。

6730965

6730965

7
2021-03-28 11:20

胡说八道,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

Notcoolme

Notcoolme

6
2021-03-30 11:15

谁干的?

单身久了看面条都眉清目秀 回复 04-04 13:15
那个篡改成性的某家,他们祖师爷也干过篡改的事[得瑟]

人不如故

人不如故

5
2021-03-30 14:04

我觉得,儒家和道家应该合为一体。

冰封 回复 04-24 14:18
你觉得??你是看不见融为一体的儒道文化吧

刘伯钦 回复 04-25 15:38
2000多年来儒家和佛教一直做的事不就是都想把道家理论融入儒家、佛教学说里吗?为此还不惜修改道德经等道家经典,以至于后人都看不懂道德经了。甚至连打着道家幌子的道教组织都有不少人都产生了错觉,以为儒释道是一家。却不知道真正的道家人士从来不会承认这一点。道家为了防止弟子误入歧途入门首先就是要批旁门,这里的旁门包括除了道家内丹学理论外的几乎所有学派,其中重点批判的就是儒、释、道(这个道指的是道教)三家,这点不是本人闭着眼睛瞎扯的,很多道家典籍上都有介绍,甚至西游记中都有详细描写(所以西游记作者应该也是道家人士,或者了解道家的人士),在悟空拜师菩提祖师时,祖师问悟空想学什么法术时连续问悟空四次,悟空只是问:“可得长生吗?”菩提祖师告诉他这些都只是水中捞月、壁里安柱,最终都是一场空时,悟空毫不犹豫的放弃了。这一段其实就是道家修道起始阶段必须要经过的批旁门,而菩提祖师说出的这些旁门就包括了儒释道三家在内,后来取经途中还经常把这三家拿出来批判一下,尤其佛家被批的次数是最多的。

刘伯钦

刘伯钦

5
2021-04-25 10:41

晕了!大器免成和大器晚成区别还不大?那世界上还有区别大的东西吗?

天问

天问

4
2021-04-03 09:41

帛书版,郭店楚简版都看过,确实有点区别。

天问 回复 04-03 13:41
以前在网上下载的,现在不知道不有没有?帛书版,楚简版,昆仑版,都看过。

问心无愧 回复 04-03 11:36
666怎么看的

伍憶旺加才

伍憶旺加才

4
2021-04-04 17:58

大器免成基本上没人懂的本意,其实它的意思就是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实现。因为宇宙的基本定律是以大吃小。大器晚成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大器。(大器应该是大道的意思)

吉普奔赴向前 回复 04-13 00:33
形而上胃之道,形而下胃之器。

伍憶旺加才 回复 吉普奔赴向前 04-14 11:06
如果在量子层面看,有形而上.形而下之分吗

又土又二又木的人

又土又二又木的人

4
2021-04-12 12:07

所有经书都被改过,天知地知你我不知。

用户18xxx46

用户18xxx46

4
2021-04-14 22:47

历史都会被改动,要不何须考古。

柳飞雪

柳飞雪

4
2021-04-25 19:37

73年帛书版不如93年出土的竹简版早啊

祥和积极仁

祥和积极仁

3
2021-04-05 10:35

大器晚成和易经的自强不息努力奋斗一个意思。

用户15xxx65

用户15xxx65

3
2021-04-14 22:48

春秋战国那班人真牛,老孔庄荀韩非子,感觉中文的优美被他们写尽了,关键还有哲学意义的东西,感觉中国几千年的哲学都那会儿人造就的

x小湮

x小湮

3
2021-04-24 23:55

王羲之抄过啊,感觉变化不大啊

泓666

泓666

3
2021-04-30 21:43

古人没有标点符号现在人有标点符号说明一旦标点符号现代人点错了那就不是李老君的道德经了道德经以道和德为主旨和名没关系道可到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你们自己点标点符号

须须

须须

2
2021-04-01 20:35

大器碗盛

霸气男爵

霸气男爵

2
2021-04-08 06:32

有得有失,有失有得的所作所为,你们为什么品味不了知识,人生体会到所作所为,阴阳,就是我的命到今天,都没有抱怨,但是,是所作所为

寒竹

寒竹

2
2021-04-10 08:52

大器者没有这个成或不成之想,只有什么事该干,什么事不该干。该干的尽形寿能持,不该干的无寿无量。

lwyf1983

lwyf1983

2
2021-04-24 05:51

那人应该也可以变成猴子!为什么没有?最初人种是从光音天下来的天人.猴子就是猴子,永远不可能变成人!

我

2
2021-04-27 03:37

道德经没有标点符号

11111111

11111111

2
2021-04-28 23:36

感觉这句话好像有批判的意思:大家因为恶的存在而知道了什么是美的,反之亦是如此,世间一切都是这样,所以圣人以亲力亲为而告诉人们所应遵循的。万物为事而不知止,处生而不知因何生,做事而不知道为何这样去做,做完后也不知道结果是怎么来的。正是因为不知道结果是怎么来的,所以不能去做亲力亲为的“圣人之事”[捂眼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2
2021-04-30 16:04

这个世界你看不见的地方太多了,你能看见的,是别人愿意给你看见的,[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滚刀肉

滚刀肉

2
2021-04-15 02:48

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五色令人目明;曲则金,枉则定,[吃瓜]……

天道文明起源

天道文明起源

1
2021-04-05 13:07

道儒法一体,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道家应天,儒家应人,法家应事!

Discovery

Discovery

1
2021-04-11 08:35

大器免成是对的,因为《道德经》讲究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所以只要是大器终究会有一天展现出大器的形态来,这个不需要后天的努力和改变。大器之所以是大器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的,所谓天命就跟电脑提前设定好了的程序一样,程序就是这样设定的。

苦、茶 回复 04-20 23:17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Alex高

Alex高

1
2021-04-12 13:34

如果是道德经应该不能用进化论来解释对比,应该用女娲造人来解释吧[笑着哭]

路很都

路很都

1
2021-04-29 21:24

道德经从开始一直传到现在,其中肯定有抄写错误的,越古老的越是接近原著。

小泥巴

小泥巴

1
2021-04-30 13:01

道可道,非恒道。

须须

须须

2021-04-01 20:36

大醬碗[笑着哭]

锦囊

锦囊

2021-04-05 17:07

老子从地底爬起来,哦我当时写的时候真的没想这么多。

this my last life

this my last life

2021-04-13 15:36

请问“无”之前呢?[得瑟]

武道-黄腾强 回复 04-20 23:23
无之前就是有

数码音频:剧终

数码音频:剧终

2021-04-19 11:32

人和猴是不同物种,非把自己扯到猴身上干啥呢?谁见过猴子变成人了还是人变成猴子了?非这样说,猫也可以喊成虎了,是虎变的,相似物种多了去了,猫科动物包含虎跟猫,但是虎不是猫,人也不是猴子,不是一个类别的,非要把自己往猴子身上靠啥啊[笑着哭]

虚布申

虚布申

2021-04-19 15:36

[汗]也有可能是时代差异,毕竟年代相差甚远,字义有出处罢了

魏无羡ぃ。

魏无羡ぃ。

2021-04-26 19:12

不应该是战国帛书吗

-夜叉-

-夜叉-

2021-04-27 09:59

难道是成仙的秘密吗

霸气男爵

霸气男爵

2021-04-29 13:01

哈哈,道德经,你们问这些问题,知识不在知识,不在道,又在道,有在知识

趣史汇

趣史汇

仅是一闲云野鹤之士,隐于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