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一辈子鹰,最后被鹰啄了眼睛,拓跋焘终究死于自己的失算了

采蓝说历史 2025-01-30 16:48:39

452年二月初五,即他干掉太子拓跋晃七个月后,一代雄主拓跋焘暴毙。

史书之中的具体记载是说拓跋焘在拓跋晃死后,无比怀念那个被自己亲手弄死的好孩子,然后弄得一直充当脏手套角色的宗爱心里很不踏实。皇上思念故太子可不是什么好预兆,毕竟当年汉武帝一思念已故的太子刘据,江充等打手集团就活不下去了。所以,感觉自己也活不成了宗爱决定先下手为强,出其不意地干掉了拓跋焘。

世祖追悼恭宗,爱惧诛,遂谋逆。二年春,世祖暴崩,爱所为也

历史其实读多了,就会发现历史之中其实并没有太多新鲜事,基本上就是换个包装、换个商标,各种剧情在翻来覆去地重复上演。拓跋焘、拓跋晃和宗爱等人之间故事,其实就是汉武帝、刘据和江充等人之间故事的翻版,换了几个人名而已。

想当年,汉武帝在狠心诛杀太子刘据以后,随后开始各种甩锅,迅速开启给太子刘据平反项目,杀了大量的背锅侠。结果人家莽何罗兄弟也决定跟这个不讲究的领导鱼死网破了。

初,莽何罗与江充相善,及充败卫太子,何罗弟通用诛太子时力战得封。后上知太子冤,乃夷灭充宗族党与。何罗兄弟惧及,遂谋为逆

搁宗爱这里,其实也是差不多的意思。我们帮你把脏活、黑活都干了,但转过身就要翻脸不认人了,那大家就拼个你死我活吧。要么我们以下克上弄死你,要么我们死于不甘的抗争之中,怎么也比束手就擒地死于背锅之中要强。

宗爱一党跟江充、何罗莽一党唯一区别就是成败问题,宗爱他们成功了,而江充、何罗莽他们失败了,本质上是一回事。

可是大家仔细想一想,宗爱他们为什么能够反杀成功呢?而何罗莽兄弟却抗拒失败了呢?其实跟谁先谁后有很大关系,有汉武帝和何罗莽兄弟打样在先,宗爱有参考经验了呗!

451年十二月二十七,拓跋焘封已故太子之子时年12岁的拓跋浚为高阳王,后因拓跋浚是嫡长孙不应为藩王被取消外封,留在了平城。

十二月丁丑,车驾还宫。封皇孙浚为高阳王。寻以皇孙世嫡,不宜在蕃,乃止

都是聪明人,都是高级玩家,你拓跋焘这么一个动作背后是啥意思大家都懂,你这是重新选定了你的嫡长孙拓跋浚为接班人了呗。既然如此,你会允许让你接班人的杀父仇人活在这个世上吗?你不得赶紧把我们这些脏手套扔得干干净净,然后跟你的大孙子秀恩爱慈祥?卸磨杀驴的事情你拓跋焘这一辈子没少干,你这套路大家都很熟悉了。当年李顺明明是他大怒后下令杀的,但崔浩死后拓跋焘却对李顺的兄弟李孝伯说:你哥哥当年虽然误国,但我们是有真感情的,就是崔浩这王八蛋窜动拱火,杀你哥的是崔浩啊!

顺死后数年,其从父弟孝伯为世祖知重,居中用事。及浩之诛,世祖怒甚,谓孝伯曰:卿从兄往虽误国,朕意亦未便至此。由浩谮毁,朕忿遂盛。杀卿从兄者,浩也

既然彼此注定要分手,那还不如各自早点做准备。找得到下家就赶紧找下家,找不到下家就赶紧自己断舍离。

其实如果拓跋焘能够做到快刀斩乱麻,其实宗爱等人是没有啥反抗机会的。但是拓跋焘抄汉武帝的作业,却一心想要抄到连笔迹都要相似的程度。

汉武帝当年建了个思子宫以表达自己对刘据之死的悔恨之情,那我也要复制这一操作。

汉武帝当年是在刘据死后一周年,才作秀般地将一个为太子上书抱冤的守皇陵的芝麻官田千秋提拔为九卿级别的大鸿胪,随后对巫蛊案反倒清算。首恶江充虽然已死,但刘彻恢复了自文帝起已废除近百年的夷族之刑,夷江充三族,又将苏文烧死在横桥之上,讨灭太子功劳最大的莽通被杀,与太子作战封侯的商丘成、张富昌和李寿分别自杀,大佬级的黑手李广利与刘屈氂被灭族。那我也要学着继续酝酿气氛。

皇帝永远不会错,也不能错,即便是真的错了,那也是因为群众之中有坏人,自己是被蒙蔽的,自己要杀光这些坏人为所谓的错误行为买单……这样的“文化精髓”现在被所谓的职场文化吸收得相当彻底、相当充分,何其悲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宗爱这些人显然也非常了解那些历史往事,按照这样的节奏下去,自己不就只有半年的活路可走了?所以,抓紧时间先下手为强吧。

452年正月,也就是在拓跋焘释放要扶皇嫡孙为接班人的政治信号仅仅一个多月后,宗爱等小集团就开始按捺不住先动刀子了。

为什么说宗爱刺杀拓跋焘背后是团伙作案呢?因为拓跋焘死后,史书记载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吴兴公和疋、侍中太原公薛提等达成协议,先秘不发丧。这帮人要是没参与这事,是不可能私下去达成这样反常的协议的!

二年春,世祖暴崩,爱所为也。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吴兴公和疋、侍中太原公薛提等秘不发丧

这样从侧面印证,当初诛杀太子党的脏手套并不止宗爱等几位跟太子党不对付的宠臣这么简单,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吴兴公和疋、侍中太原公薛提这些都是拓跋焘的心腹近臣,若没有拓跋焘的授意,他们是不大可能去干这种没觉悟的事情的。

可是有人的地方永远就有江湖,三个和尚就基本上没水喝了,因为团队成员多了,各自都有自己的私心杂念,意见就很难统一。弑君小分队也迅速陷入了分裂状态,因为弄死拓跋焘之后,由谁来当那个皇上,那是极为关键的事情呀。兰延与和疋打算立此时的皇三子秦王拓跋翰,甚至征拓跋翰置于秘室准备操作,太原公薛提则要立皇嫡孙拓跋浚。

疋以皇孙浚冲幼,欲立长君,徵秦王翰,置之秘室;提以浚嫡皇孙,不可废

从龙之功可是关系到自己和家族几代荣华富贵的事情,所以谁也不可能让步的,双方面争执不下。

延等犹豫未决

明面上的牵头人宗爱当时并没有发表意见,他毕竟是一个宦官,跟各位皇子的利益关联并不是很强,且既得利益是难以传承的。另外,他也不一定拥有核心武装力量,确实没必要冒头。

但眼看自己的同盟者都各怀鬼胎且争执不下,他也开始有想法了,他打算立和自己关系好的皇六子拓跋余,随后也秘密迎拓跋余进宫,再矫皇后令征兰延等入殿。

爱知其谋。始爱负罪于东宫,而与吴王余素协,乃密迎余自中宫便门入,矫皇后令征延等

兰延等人其实也一直没把宗爱这个无根之人当回事,所以也没有想到宗爱会背后出阴招,所以也就都应召入宫了。另外像兰延等拥有一定禁军权力的重臣,能在这样敏感的关头跟宗爱入宫,也说明他们都默认了宗爱是没有啥威胁的自己人。

延等以爱素贱,弗之疑,皆随之入

成功请君入瓮的宗爱随后埋伏刀斧手团灭了除自己之外的所有弑君成员,又杀了秦王拓跋翰,迅速拥立了拓跋余。谁说太监就不懂黑吃黑那一套?在巨大利益诱惑之前,很多人的头脑风暴都会自动开启的。

爱先使阉竖三十人持仗于宫内,及延等入,以次收缚,斩于殿堂。执秦王翰,杀之于永巷而立余

拓跋余随后以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秘书,封冯翊王。史上最牛逼的太监就这样诞生了,以宦官身份明确主军主政、给皇帝当老师,还直接封王,古往今来,这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可是,掌权这玩意是需要根基和底蕴的,不是谁掌权谁就是王者,而是王者才能掌控权力。宗爱掌权后开始行皇帝之权,但是人家北魏的勋贵们以及其他阶级都是不服和不满的。群情激愤半年多以后,拓跋余作为傀儡决定找宗爱夺权。没啥可解释的,你拓跋余当宗爱的傀儡是当,当我们的傀儡也是当,配合我们才是你拓跋余的最佳选择。

爱既立余,位居元辅,录三省,兼总戎禁,坐召公卿,权恣日甚,内外惮之。群情咸以为爱必有赵高、阎乐之祸,余疑之,遂谋夺其权

宗爱一看情况不对,很是生气,你们居然想抢我的玩具,这也太不讲武德了吧?那我宁愿毁了我的玩具,也不让你们如愿。于是,抢占先手抢出了经验来的宗爱再次先下手为强,于十月初一,趁拓跋余夜里去东庙祭祀的时机,命小黄门贾周等杀了拓跋余。

这个时候,大家是不是觉得宗爱一直牢牢掌控着游戏节奏?怎么可能呢?一个宦官能操控这么大的项目和局面吗?你宗爱算计这个、算计那个的同时,真的不会被别人算计吗?宗爱的心腹阵营中不出意外地出现了叛徒。

这个叛徒是谁呢?正是宗爱第二次弑君行动的唯一知情者——羽林中郎将刘尼。刘尼在弑杀拓跋余之后,当场就劝宗爱立已故太子拓跋晃的儿子拓跋浚为皇帝。

宗爱既杀南安王余于东庙,秘之,唯尼知状。尼劝爱立文成

宗爱估计是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幽默的建议,立即大吃一惊地说道:你是不是傻!皇孙要是立了,你忘了他爹是咋死的了!

爱自以负罪于景穆,闻而惊曰:君大痴人!皇孙若立,岂忘正平时事乎!

宗爱这种反应透露出了两个核心意思:一是拓跋晃死于他们之手应该是人尽皆知了;二是这个刘尼也参与迫害拓跋晃的事情了,不然宗爱不至于惊讶地说他傻。

宗爱的反应是正常的,但是他却没有深度思考的能力,也不想一想刘尼为何参与了弑杀拓跋晃还敢明确提出要立拓跋晃的儿子为皇帝?宗爱,你知道啥叫污点证人不?你知道啥叫戴罪立功不?你知道啥叫价高者得不?

刘尼其实是北魏勋贵集团的人,也就是出身代人集团,人家一定是跟某些方面达成一致了才会傻不溜秋地这么问你呗。这么问你就一个目的,我俩以前是一伙的,但我现在要改变赛道了,你跟我走不?你若不配合,咱们以后就各玩各的。但是,宗爱显然没听出这里面的深层含义。

刘尼随后又问不立皇孙立谁?

尼曰:若尔,立谁?

宗爱说回宫后从诸王里面挑一个听话的就好。

爱曰:待还宫,擢诸王子贤者而立之

相当于刘尼和宗爱彻底谈崩了,于是早就找好下家了的刘尼立马启动自己的预备计划。这个预备计划是什么?自然是跟皇长孙拓跋浚有关。但是具体内容是啥?组局者是谁?实施者是谁?这些都要放到下一篇文章去讲了。

回到拓跋焘身上来,请问,你一辈子玩鹰的心得体会是什么?

其实人在很多时候是非常有趣的,总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把自己视为了所谓的救世主或者绝对的霸王,认为自己足以翻云覆雨,认为自己的所有设计都是没有问题的……自己是耍猴人,别人都是猴,还是那种不会反咬自己的乖乖猴。

但其实我们是不应该这样去对待生活和他人的,残缺和漏洞永远会是事物的一部分,何必去费劲心思算计他人呢?尽管你一直在赢,但你真的能做到一把都不输吗?这是不符合赌桌逻辑的。

窃以为,最合适的生活态度应该是:能不上赌桌就尽量不上赌桌,即便上迫不得已要坐上赌桌,也尽量学会去尊重赌桌上的没一个对手。要赢自己的对手、要打压自己的对手,都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不尊重自己的对手,永远只盯着自己牌面,那迟早会出问题的。

0 阅读:54
采蓝说历史

采蓝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