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浚登基背后的惊奇暗战:奶妈也有春天,利益链条一直牢靠稳定

采蓝说历史 2025-01-31 16:50:39

拓跋焘被宦官宗爱一党政变杀死后,皇孙拓跋浚和皇子拓跋翰一度成为两个最为优先的皇帝候选人。但是,宗爱最后太监玩花活,出其不意地拥立了六皇子拓跋余,并当场杀死了主要竞争者拓跋翰。可是,大家不感觉奇怪吗?另一个威胁者拓跋浚为什么没事?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跟宗爱已经水火不容的拓跋浚更应该成为宗爱率先要除掉的目标,而且从他后面对刘尼建议拥立拓跋浚的反应来看,宗爱肯定是知道这层利害关系的。

拓跋浚的安然无恙说明什么?说明围绕在拓跋浚身边有一股强大的安保力量,这股力量强大到宗爱没办法或者不敢明目张胆地对拓跋浚直接动刀子。

可是,拓跋浚的爷爷拓跋焘和老爸拓跋晃都已经离世了,而北魏对外戚势力的防范和控制几乎到了极度变态的程度了(子贵母死),谁会、谁有这个能力死死地护住这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呢?史书上明确记载这个保护神是拓跋浚的奶妈常氏。

高宗乳母常氏,本辽西人。太延中,以事入宫,世祖选乳高宗。慈和履顺,有劬劳保护之功

这个常氏,是拓跋焘十七年前(435年)去北燕打劫的时候,掳来的。

秋七月,田于棝杨。己卯,丕等至于和龙,徙男女六千口而还

在古代,掳来的外来人口和本土的罪犯家属其实基本上最终都充为了工具人,比如当丫鬟、奴仆、奶妈、马僮或者进教坊司当歌舞艺伎等。大家还记得拓跋珪当年推行的极端制度“子贵母死”吗?他这么做的目的是想彻底斩断皇权和外戚之间的直接纽带。可是,你把人家的生母早早地给永久性隔离了,谁来把这孩子照看成人呢?自然就是奶妈!而且这种奶奶一般都是从那些带罪的底层群体中挑选的,比如罪犯家属,跟选宦官的逻辑差不多。比如拓跋焘的保姆窦氏就是这样挑选出来的。

世祖保姆窦氏,初以夫家坐事诛,与二女俱入宫。操行纯备,进退以礼。太宗命为世祖保姆

这个从东北被掠夺过来的少妇常氏也在一系列阴差阳错的命运安排下成为了拓跋浚的乳母。而拓跋浚早早就被认定为了拓跋焘的隔代继承人,按照北魏那该死的“子贵母死”制度,所以必须要从小跟生母断绝感情,免得到时候真的被确立为皇位继承人时,难以接受生母被杀。也就是说,乳母常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拓跋浚娘亲的角色了。

大家可能觉得这也没事,不就是一个出身低贱的奶妈吗?就算是给太子喂奶又如何?更何况拓跋浚还只是皇长孙、是个隔代继承人。大家这么想其实也是没问题的,常氏就算要以奶妈身份起势至少也得等到拓跋晃当皇帝的时候,在拓跋焘时期,她没机会。

可是如果拓跋焘打小就把拓跋浚当未来太子培养呢?一开始就给他太子待遇呢?常氏还没有机会吗?还别说,拓跋焘真就是这么干的。他打小就喜欢这个大孙子,常年带在自己身边,还赐号“世嫡皇孙”,逮到机会就给这个大孙子上光环,带他出去打仗,说他有帝王气象,还打小就让他参与朝政……反正就让人感觉这孩子将来继承皇位比写进北魏宪法还要稳。

然后,大家想一想,一个几岁的孩子身边少得了保姆、管家吗?所以常氏应该是常年伴随着拓跋浚活跃在北魏权力中枢,也就是拓跋焘周围的。

既能长期在现任领导身边活跃,又是后任领导的乳母,常氏这支权力股票是北魏政要争相要巴结的。谁都不傻?拓跋焘当皇帝后就封自己的乳母为保太后,后面更是尊为皇太后,还封其弟为辽东王。常氏的未来让人无限遐想呀!

世祖感其恩训,奉养不异所生。及即位,尊为保太后,后尊为皇太后,封其弟漏头为辽东王

而且拓跋焘的乳母窦太后还率先表现了出了皇帝奶妈强大的政治能量,当年拓跋焘去打北凉去了,恰逢柔然入侵,正是这位窦太后调兵遣将去摆平的。

太后训厘内外,甚有声称。性恬素寡欲,喜怒不形于色,好扬人之善,隐人之过。世祖征凉州,蠕蠕吴提入寇,太后命诸将击走之

更为甚者,窦太后这次力挽狂澜打跑柔然是建立在当时拓跋焘委托的负责人是穆寿的基础上。因为这个穆寿位高权重到了什么程度呢?巅峰崔浩都压不住他。但是这样一个北魏大佬,却被窦太后给压制住了。可见,窦太后的权势有多大?

恭宗监国,寿与崔浩等辅政,人皆敬浩,寿独凌之

最后,北魏皇帝的乳母几乎默认享受皇太后的待遇,比如窦太后去世时,拓跋焘就下令全天下默哀三日,还将其葬在了其本人生前自选的墓地,还按皇太后规格立碑颂德。

真君元年崩,时年六十三。诏天下大临三日,太保卢鲁元监护丧事,谥曰惠,葬崞山,从后意也。初,后尝登崞山,顾谓左右曰:吾母养帝躬,敬神而爱人,若死而不灭,必不为贱鬼。然于先朝本无位次,不可违礼以从园陵。此山之上,可以终托。故葬焉。别立后寝庙于崞山,建碑颂德

窦太后珠玉在前,常氏这支潜力股会被人放空吗?不可能!这可是一只升值空间无限大的超级股呀!

所以,不难推测出,勋贵、军方尤其是禁军系统,已经有很多人押注在了常氏和拓跋浚身上了。有禁军势力保护,宗爱能杀拓跋翰,但想杀拓跋浚就真不一定能行。

这个时候,有些心细的朋友一定会疑惑,禁军系统不是在拓跋焘和拓跋晃被杀的事情上有重大作案嫌疑吗?他们怎么会死心保护拓跋浚这个一脉相承的皇长孙呢?这就是监护人的价值和意义。一个小孩子真的能明白所有恩怨是非吗?禁军势力跟拓跋浚本人并没有任何直接利益冲突,也没有直接伤害过拓跋浚本人,所以我们只要跟他的乳母搞好关系就行了。反正等他能明白事了,不还是得从他奶妈那里去打听过往?

搞清楚上述这些弯弯绕绕,我们才能明白之前刘尼为什么会在诛杀当了半年皇帝的拓跋余之后立即建议宗爱拥立拓跋浚。这个刘尼是禁军系统的人,大概率是早就搭上了常氏那条线,既不担心会被追责,也能最大程度套现。

刘尼在跟宗爱谈崩了之后,火速密报了殿中尚书源贺。这位源贺与刘尼同掌宿卫兵都是禁军武官,随后源贺又找来了南部尚书陆丽,三人最终敲定迎立皇孙。

尼惧其有变,密以状告殿中尚书源贺。时与尼俱典兵宿卫,仍共南部尚书陆丽谋,密奉皇孙

这个三人小组的层级关系大家读懂了吗?刘尼第一时间找源贺汇报情况,说明刘尼是冲在最前面的源贺下线,而源贺在得到情报之后,又第一时间找南部尚书陆丽商议对策,说明陆丽才是核心布局者。

当然,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人都是直接掌控或能够直接影响禁军军权的。为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一点呢?因为保姆跟护院串通才是地主家的常规权力斗争手法。

其实在史书之中,史官也是恰到好处地点明了陆丽的核心地位的。举两个例子吧:

第一、拥立拓跋浚的首功最后给了陆丽,而且陆丽还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人家能率先把这样的国家大事摆到桌面上讲。

丽首建大议,与殿中尚书长孙渴侯、尚书源贺、羽林中郎刘尼奉迎文成于苑中而立之。社稷获安,丽之谋也

第二、陆丽能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跟常氏和拓跋浚直接对接,是他亲自接的皇嫡孙拓跋浚入宫。

于是,贺与尚书长孙渴侯严兵守卫,尼与丽迎文成于苑中。丽抱文成于马上,入于京城;令丽与刘尼驰诣苑中奉迎,贺营中为内应。俄而丽抱文成,单骑而至

不是操盘大佬能干这事吗?常氏和拓跋浚敢信他吗?群臣能服他吗?所以,到此咱们基本可以看出,常氏和拓跋浚背后的最大战略同盟其实就是陆丽,或者更准确是陆丽背后的陆家。

简单介绍一下陆丽的家族,标准的代人集团勋贵大族,北魏的原始股东之一。

陆俟(陆丽的老爹),代人也。曾祖干,祖引,世领部落

中间的演变史就不说了,反正到拓跋焘死的时候,陆俟时任外都大官,散骑常侍。外都大官并与中都大官、内都大官合称为三都大官,掌刑狱、诉讼,任此职者多为宗室诸王、外戚及胡汉重臣,权势很大,吊祭时位在三公、尚书令之上。

而且一直没有露面的陆俟老爷子在拓跋浚当皇帝后,迅速被封王了。

陆丽单骑抱着拓跋浚回宫后,源贺才开门。

俄而丽抱高宗单骑而至,贺乃开门

另一面,刘尼护送陆丽回宫后迅速回了拓跋余被杀的东庙,大呼道:宗爱杀了皇帝大逆不道,皇孙已经登位,有诏书咱们宿卫军都无罪还宫!禁军高呼万岁。

尼驰还东庙,大呼曰:“宗爱杀南安王,大逆不道。皇孙已登大位。有诏,宿卫之士,皆可还宫。”众咸唱万岁

注意刘尼的这句“有诏,宿卫之士,皆可还宫”。宿卫之士回宫不是正常的嘛?为啥还要承诺无罪才能把大家喊回宫呢?说明很多禁军是弑杀皇帝拓跋余的重度参与者。

这个时候,源贺与长孙渴侯已经抓了突然被关在城外的宗爱一党,带兵直接进入了大殿拥戴拓跋浚于宫门外,登永安殿即位。

贺及渴侯登执宗爱、贾周等,勒兵而入,奉文成于宫门外,入登永安殿

但是,关于拓跋浚等大位的暗战到此就真的水落石出了吗?请继续欣赏布局者的终极收网。

十月戊申,拓跋浚即皇帝位,随后第一个封赏的是禁军中的拓跋寿乐和长孙渴侯,这俩级别最高,最先安抚提拔,随后紧接着十一月双双落马被全部赐死。啥潜台词?活干完了,脏手套必须立马脱掉。

兴安元年冬十月,以骠骑大将军元寿乐为太宰、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尚书长孙渴侯为尚书令,加仪同三司。十有一月丙子,二人争权,并赐死

十一月癸未,拓跋焘仅存的两个儿子同时离奇死亡。啥意思?我们捧起来的网红,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癸未,广阳王建薨,临淮王谭薨

十一月甲申,拓跋浚生母神秘死亡。因为啥?亲妈和奶妈只能二选一!

甲申,皇妣薨

其实拓跋浚的生母是可以成为“子贵母死”制度的漏网之鱼的,可是却被常氏这个保姆集团给被制度执行了。拓跋珪,你自己觉得你自己幽默不?后宫不得干政没错,可是你防住了皇帝的亲妈,防住了皇帝的奶妈了吗?关键还是你亲手把奶妈杀亲妈的刀交给外人手里的!

还有一系列的大清洗和大提拔,咱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请大家记住,常氏成为了北魏的女王。

壬寅,追尊景穆太子为景穆皇帝,皇妣为恭皇后;尊保母常氏为保太后。

常氏保姆集团最后豪横到什么程度呢?反正只要不是自己人,想弄死谁就弄死谁。包括拓跋焘的亲姥家杜元宝集团、太尉乐陵王周忸、濮陽王闾若文(拓跋浚的亲姥家)、征西大将军永昌王等等。

反正在北魏这场政治浩劫中,最后的赢家暂时只有四位:皇太后常氏、平原王陆丽、东安王刘尼、西平王源贺。马云有“十八罗汉”,人家北魏早在千多年前就有“四大天王”了。所以,有些事情,吃归吃,千万咂吧嘴!

但是,常氏和代人集团打脸拓跋家真的就结束了吗?早得很!比如你拓跋焘当年不是铁腕灭佛吗?你们家的常保姆在八年后给你官方恢复了,而且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公元460年,我国第一处由国家级挂牌主持开凿的佛教工程云冈石窟开工了。

然而,这还是没完,属于你们拓跋家的专属“吕雉”马上要登场了,怎么登场的?因为她跟常阿姨是东北老乡。

讲了这么多,最后讲句希望大家去反复琢磨的话:看戏也好、看剧也罢,永远不要只看演员,要学会去编剧、导演、制片人、投资方。

0 阅读:16
采蓝说历史

采蓝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