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幼仪:曾囤积军料,以百倍价格卖给抗日军队,晚年住美国最贵地

史在没有弦 2024-11-12 02:37:2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前言

1922年2月,民国才子徐志摩与原配张幼仪的离婚案震撼了社会,成为中国第一桩西式离婚案件,也让徐志摩被冠上“民国第一渣男”的名声,离婚后的张幼仪凭借惊人的智慧与勇气,一步步从“弃妇”崛起,成为商界的领军人物,可令人唏嘘的是,张幼仪在商战中的过度逐利,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通过囤积军需大发国难财,令她的形象充满争议。她究竟是女性独立的象征,还是冷酷商人的化身?如果当初她没有早早嫁给徐志摩,命运是否会有另一番精彩?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900年,张幼仪出生在江苏宝山的一个商贾世家。张家经济殷实,家风严谨,张润之有八子四女,张幼仪排行第八。与张家同样显赫的徐家,也是一位商贾世家。当时张幼仪不过15岁,便在父母安排下与年仅18岁的徐志摩结为夫妻。

对于张幼仪来说,这是一桩典型的家族安排婚姻,而对于徐志摩,这段婚姻则充满了无奈与抵触。徐志摩,作为一个充满才情与梦想的诗人,心中憧憬的是有着相同兴趣与灵魂共鸣的伴侣,在徐志摩看来,她是一个典型的“土包子”。

尽管两人名义上结为夫妻,却始终处于疏离和冷淡的状态。张幼仪竭力想讨好丈夫,但无论她怎么努力,徐志摩始终无法被打动,夫妻关系冷若冰霜。尽管两人感情疏远,但张幼仪还是在结婚三年后,为徐志摩生下了长子徐积锴。

1919年,徐志摩远赴美国深造,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段旅程。他在美国获得了学士学位后,又辗转到英国,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修。这时徐志摩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转折。他在这里遇到了林徽因,一位才貌双全的女性,深深吸引了他。

林徽因的聪慧与才情令徐志摩心动不已,尽管他已经是丈夫和父亲,但他对于林徽因的痴迷几乎让他忘记了自己的家庭和责任。林徽因虽被徐志摩的才华所打动,但她并非一个冲动的人,她理智地意识到,婚姻的忠诚与家庭的责任是无法轻易破坏的,她选择在短暂的交往后回国,试图切断这段没有未来的感情。

1920年,张君勰从欧洲返回,得知妹妹张幼仪的婚姻生活早已陷入困境,心中充满了担忧。于是张君勰提议张幼仪前往欧洲,与徐志摩共同生活,默默陪伴,或许能打动他,挽回这段已经疏远的婚姻。

父亲徐申如听闻后,虽然并不完全赞同妹妹的决定,但认为张幼仪若能陪伴在徐志摩身边,或许能为家族带来安慰与稳定,也便同意了她前往欧洲的决定。至于张幼仪自己,虽然心中难舍年幼的儿子徐积锴,但在那个以“出嫁从夫”为纲的时代,她最终还是依照父母的安排,决定独自踏上远赴欧洲的航程。她背着简单的包裹,独自一人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1920年末,张幼仪抵达英国后,第一次见到了久违的丈夫。她原本期待着久别重逢能够消解彼此的冷漠,可徐志摩一见到她,便急忙带她去购物,原因是张幼仪身上的中式传统服装在他眼中显得“过于土气”,根本不配站在他这个“现代知识分子”的身边。

后来张幼仪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日常的家务上,希望能为徐志摩提供一个温暖的家。但徐志摩的冷漠仍旧如影随形。他常常吃完张幼仪精心准备的饭菜后,若不满意便扔掉碗筷,却从不发出一声抱怨;即便她做得好,也从未得到任何夸奖。对于这段婚姻,她的付出和期待似乎从未得到回应。

1920年,徐志摩在英国拜访老朋友林长民时,初次见到了16岁的林徽因。徐志摩被她的才华与美貌深深吸引,而林徽因虽然被徐志摩的诗才折服,却很快意识到他已有家室,这让她理智地拒绝了他的追求。徐志摩的失落和不甘让他更加执着,甚至试图以非理智的方式打破与张幼仪的婚姻。

1921年,徐志摩因林徽因的拒绝心情郁闷,匆忙回到家中,愤怒地要求张幼仪尽快与他离婚。为了安抚自己的内心,他通过好友传话给张幼仪,要求她仍然保留徐家的儿媳身份,但不再是他的妻子。这样的提议让张幼仪感到彻底的心寒,然而她仍旧装作不解,继续做着那些传统的妻子责任:做饭、洗衣,默默守在徐志摩身边。

1921年,张幼仪发现自己怀上了与徐志摩的第二个孩子,徐志摩依然无情地要求她打掉孩子,张幼仪一度因为担心流产会带来生命危险而心生恐惧。面对丈夫的冷酷,张幼仪无助至极,她写信向二哥张君勰求助。二哥的回信虽然安慰了她的心情,但也提醒她要理智行事,甚至表示若她决定保住孩子,二哥会亲自接手抚养。

在二哥的支持下,张幼仪决定生下这个孩子,并暂时离开了徐志摩的身边,先后前往巴黎和德国。她在德国生下了儿子彼得,但她始终无法摆脱徐志摩带来的情感困扰。就在她住院的日子里,徐志摩终于追到了德国医院,见到自己儿子时,竟毫无感情地看了一眼,便匆匆掏出离婚协议书催促她签字。尽管张幼仪一度有些犹豫,她心中深知,徐志摩的心早已不在这段婚姻中。

“等不及了,林徽因要回国了!”徐志摩的怒吼打破了张幼仪所有的最后挣扎。在这一刻,她的内心彻底崩溃,毫不犹豫地签下了离婚协议书。1922年,张幼仪成为了民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离婚的女性,徐志摩也将她永远从自己的生活中剔除。她被冠以“民国弃妇”的名号,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张幼仪的婚姻与离婚成为一段永恒的传奇,带着深深的情感波动与时代烙印,令人唏嘘不已。

重新单身后的张幼仪,选择到德国攻读德语与幼儿教育。在书香世家的熏陶下,张幼仪接受新思想的速度非常快,但不久后年仅3岁的彼得因病夭折,张幼仪的心痛可想而知。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徐志摩前往德国探望张幼仪,为了向她表达慰问,然而当徐志摩再次见到张幼仪时,他却惊讶于她的巨大变化。

张幼仪已经变得不再是那个曾经依附于他,迷茫且柔弱的女人,而是一个成熟、坚定,甚至充满魅力的女性。张幼仪的心境早已超越了过去的阴影,逐渐找回了自我。她的重生不仅仅是情感的独立,更是生活的独立。

几年后她返回上海,担任东吴大学的德语教师。这份工作成为她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起点,它让她逐步在上海的社会中站稳了脚跟,还为她积累了足够的名望,令她在妇女界和商界积累了尊重与信任。

在教了一个学期的德语后,张幼仪的命运再度发生了转折。当时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由于经济困境面临破产的边缘,急需一位具有眼光与领导能力的人来挽救这家银行的命运。张幼仪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项重任,她并不拘泥于传统的银行管理模式,反而直接将办公桌放在银行大厅,与员工们并肩工作,深入了解银行问题的根源。

她的眼光与决策极为精准,利用广泛的人脉资源,她在短时间内对银行的资产进行了全面的优化调整,不仅拯救了银行,还将其逐步推向了新的高峰。她凭借着这一举动,成功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女银行家,也为上海商界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在此之后张幼仪又接下了弟弟创办的“云裳”时装公司总经理一职。云裳时装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上海时尚界的领军品牌,甚至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化时装企业之一。张幼仪以其独特的眼光和卓越的管理能力,带领云裳时装公司成为了上海的时尚风向标,名流和社会名媛纷纷前来定制衣物。

进入1930年代,国际局势紧张,尤其是日本对中国的威胁逐渐加剧,张幼仪凭借其敏锐的商业触觉,开始布局未来。在1934年,她继承了二哥张君励的社会党财政大权,敏锐地察觉到战争即将爆发。她预见到,战争将使军需用品成为市场的紧俏商品,尤其是军装布料和染料。为了提前应对市场变化,她秘密囤积了大量的军需物资。

随着战争的爆发,军事需求急剧增加,布料和染料的价格飙升,张幼仪凭借囤积的货物迅速赚取了巨额利润。此时她并未止步,而是将视线转向了棉花的市场。随着华北战区的破坏,棉花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张幼仪通过同样的手段囤积了大量棉花,并成功地将这些棉花出售给军队,再次从中获得巨大的财富。

张幼仪深知“乱世买黄金”的道理,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安全,她开始大量购买黄金,并通过转卖黄金获得了巨大的收益。通过这几项精准的投资,她度过了战争时期的经济动荡,还为自己的未来积累了更多财富,令她在当时的商界声名鹊起。

随着国内局势的不断变化,张幼仪的经济帝国逐渐扩展到海外。解放战争爆发后,张幼仪离开了大陆,前往香港。1953年,已经独自度过了三十个春秋的张幼仪,她遇到了苏纪之,一位温文尔雅的中医。两人因缘相识,在长时间的交往中,张幼仪渐渐被这个真诚且温暖的男人吸引。

尽管她内心充满波动,张幼仪依然无法立即做出决定。这个经历了太多苦难与孤独的女人,面对苏纪之的求婚,心中竟然泛起了犹豫。她深知自己的一生已与婚姻紧密交织过一次,她无法轻易决定是否再次将自己的未来交付给别人。于是张幼仪在那个夜晚,辗转难眠,写下了三封信,分别寄给了她的二哥张君励、四哥张嘉璈以及她的儿子徐积锴。

在收到家人的三封信回信后,张幼仪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重担。她深知无论自己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家人和儿子都在背后默默支持着她。这份来自家庭的支持成了她做决定的最大动力,于是她决定接受苏纪之的求婚。

苏纪之知道张幼仪经历过的坎坷与痛苦,他的求婚并非单纯的爱情宣言,而是一种温柔的承诺。在婚礼上苏纪之深情地对张幼仪说道:“你前五十年的人生我未曾参与,后面的我将统统补上。”这些话像是治愈的良药,带走了张幼仪心中多年的伤痛与遗憾,让她终于能够放下过去,拥抱新的未来。

再婚后的张幼仪过上了她从未敢奢望的幸福生活。她与苏纪之的日子平静而温馨,家庭中的子孙围绕身边,生活充实且富足。张幼仪在闲暇时学习德语、学习缝纫,享受着她曾经无法想象的晚年时光。她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会在如此迟来的年岁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1972年,苏纪之因病去世。临终时他紧紧握住张幼仪的手,深情地对她说:“答应你了,下辈子我们还在一起,我绝不反悔。”这句话成为张幼仪心中永远的承诺,令她久久不能忘怀。

苏纪之去世后张幼仪再度陷入了孤独,这一次她不再是那个无依无靠的女人。她的子女将她接到美国,悉心照料她,陪伴她度过余生。在子女的温暖怀抱中,张幼仪感受到了一份不曾有过的安心与满足。她在异国他乡的晚年,过得温馨宁静,直到1988年,她安详地离世,享年88岁。

在民国时期张幼仪这个名字就像一颗流星,她就像流星一样既耀眼又短暂。张幼仪从一个被遗弃的妻子,到商界巾帼英雄,最终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女主”。

可在抗日战争爆发时,国家危机四伏,人民饱受战火摧残,张幼仪并没有选择挺身而出、为民族命运担责,反而在背后悄然积累财富。

通过囤积布料、染料和棉花等军需物资,她一方面通过战争的需求大幅抬高价格,另一方面在百姓疾苦中谋取巨额利益。她的行为可以说是将国家和人民的苦难视作牟取私利的机会,这种做法给陷入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带来二次伤害外,那些曾与她有关的人和事,仿佛都成了她冷酷计算中的筹码,她也因此在民众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恶名。

张幼仪这种“逐利”的方式,毫无疑问地为她的名声添上了一层阴影。从国家利益和民族责任的角度来看,张幼仪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值得谴责的。她在民族危机之际,竟然把自己的利益置于一切之上,甚至不惜借着他人疾苦来为自己谋取更大的财富。她的一切似乎都指向了个人的生存和财富的积累,而无视了大义与责任。

战争结束后,张幼仪彻底离开了动荡的中国,移居到美国,定居在纽约市的富人区。这一切似乎都能在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她在战争时期所赚得的巨额财富。她的生活,经历了从上海到香港,再到美国的巨变。外界普遍认为,她的富裕与她在战时的“商业手腕”密切相关。

0 阅读:30

史在没有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