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到达大厅里,一位在俄罗斯享有盛誉的航空专家带着激动和忐忑的表情走出海关,他此行的目的是来寻找从未见过却熟悉的面孔——他的奶奶王光美。阿廖沙为何放弃俄罗斯的优越生活,选择回到他的祖国中国?他的背后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家族往事?祖父刘少奇和父亲刘允斌背后的故事又是如何?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2003年4月,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的一间办公大厅里,一名俄罗斯男子正站在工作人员面前,等待着核对他的证件。这位男子的证件上,赫然写着一行字——“爷爷:刘少奇”。这位办事员看着眼前这名身穿西装、容貌与典型的俄罗斯人相似的男子,顿时愣住了,心中充满疑惑:“为什么一个俄罗斯人的爷爷是刘少奇?
看到办事员露出困惑的表情,男子沉默了一会儿,随即从怀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旧照片。这张黑白照片上是一个年约五岁的小男孩,身旁是刘少奇,他正弯下腰,亲吻着小男孩的额头。男子指着照片上的孩子,低声说道:“这就是我,刘少奇的孙子。”他用一种急切且坚定的语气再次重复:“我的爷爷,确实就是你们所熟知的那个人。
办事员虽然已经被眼前的证据说服了大半,但心中仍有些疑虑。为了彻底核实信息,他联系了位于北京的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几小时后,经过彻底调查,确认这位俄罗斯男子确实是刘少奇的长孙刘维宁,且他从未见过祖父。
刘维宁俄文名是阿廖沙,生于俄罗斯,是一位地道的俄罗斯人。对于刘维宁为何来到中国,许多人会感到困惑:刘少奇的长孙,怎么会成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俄罗斯人?而这一切的起因就要说一下他的父亲刘允斌了。
刘允斌是刘少奇的长子,出生于1924年,在他出生时父亲刘少奇正忙于革命工作,无法亲自抚养他。于是刘少奇将年幼的刘允斌托付给了六哥刘云庭,由他带回老家抚养。
刘云庭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所以刘允斌从小便开始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五岁时,他便开始放牛,七八岁时,已经和六伯一家一同下田种地。这些艰苦的岁月成就了刘允斌坚韧不拔的性格,也锤炼了他面对未来挑战的决心。
直到1938年,刘少奇才有机会将14岁的刘允斌接到延安,这也是他们父子14年后的首次团聚。那时刘少奇早已身负重任,而刘允斌刚刚步入少年,生活的重压与理想的召唤,将他们父子带到一个新的起点。两年后随着中共决定将一批革命者的子女送往苏联留学,刘允斌也被选中。
1939年11月,刘允斌随着留学团一起踏上了前往苏联的旅程,开始了他长达18年的留学生活。虽然刘允斌14岁才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但他惊人的学习天赋让他在苏联的求学之路异常顺利。尽管起步较晚,刘允斌仅用了五年时间就顺利考入了莫斯科钢铁学院,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对于刘允斌来说,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考入莫斯科钢铁学院,体现了他超乎寻常的才智。在21世纪许多中国留学生选择赴俄罗斯深造,即使是一些有良好基础的学生,依然常常会因为语言不通、文化差异而遇到重重困难。刘允斌凭借自己的努力,迅速克服了这些困难,展示了非凡的才华和毅力。
1949年,刘允斌在莫斯科读书时,得知苏联成功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的消息,这一震惊世界的事件深深触动了他。他意识到核能技术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性,决定转专业,投身到原子能领域。尽管莫斯科大学有原子能专业,但由于苏联对外国留学生报考该专业的限制,刘允斌并没有轻易放弃。
他选择报考莫斯科大学的化学系,因为其中有一个核放射化学的专业,认为这将为他将来为新中国的核能事业做出贡献提供基础。在莫斯科大学的求学期间,刘允斌在学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还收获了一段美满的爱情。
他遇到了来自苏联的玛拉,玛拉的父亲是苏联全科学院的通讯院士,是一个极具社会地位的人物。玛拉与刘允斌的相识让两颗心迅速靠近,他们很快坠入爱河,并于1952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一女,分别命名为阿廖沙和索尼娅。
1955年,刘允斌顺利完成了研究生学业,获得了副博士学位。毕业后他进入了莫斯科化学研究所工作,成为一名高级研究员,过上了十分舒适的生活。玛拉也在莫斯科大学担任教研室主任,夫妻俩事业有成,收入丰厚,生活富足。
尽管在苏联的生活优渥,刘允斌从未忘记过祖国的召唤。他内心深知,新中国的建设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而他有责任为国家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在1957年,刘允斌放弃苏联安逸的生活,回到祖国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
玛拉却不愿放弃在苏联的生活。她的父亲是苏联顶尖的学者,她自己在苏联社会也有着较高的地位,生活条件远比中国当时要好。最终刘允斌只能孤身回到中国,而玛拉选择留在了莫斯科,带着两个孩子生活。1959年,刘允斌与玛拉正式离婚,孩子们也随母亲留在了苏联。
回国后为了尽早帮助祖国突破核武器的技术瓶颈,刘允斌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我国的核武器研发工作中。当时国内的核能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作为少数几位核化学专家之一,刘允斌被直接调入了原子能研究所四零一所,开始了他的科研工作。
他的工作环境异常简朴,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刘允斌的专注与投入。研究所为工作人员提供了诸如乒乓球室和围棋室等娱乐设施,然而刘允斌几乎从未踏足过这些地方。他每天忙碌于实验室,直到深夜才匆匆吃上一顿简单的饭菜,甚至连餐厅都不曾常去。每天的生活,仿佛都被研究工作所吞噬,他专心致志地投身于科技的攻关中。
从苏联归来的刘允斌,外表依然保持着一贯的儒雅和讲究。西服笔挺,鞋子光亮,头发总是梳理得一丝不苟。然而进入原子能研究所后,生活的巨变让他不再过多关心衣着打扮。衣服只要合身,甚至偶尔会忘记换鞋,头发凌乱不堪,而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工作中,仿佛忘却了外界的一切。他的每一分改变,都源自他对国家事业的全身心投入。
他心无旁骛地进行实验,取得了不小的成果。1957年原子能研究所制造出了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能量高达2.5兆伏特。紧接着1958年首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式加速器也相继投入使用。这些成就让刘允斌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科研工作无声的回报。
随着中苏关系的日益紧张,我国的核事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苏联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始撤离中国,原本由他们主导的技术合作被打断。面对这样的局面,周恩来总理郑重地提出:“自己动手,从头摸起!”这八个字如同战鼓般激励着刘允斌和其他科研人员,他们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奋发图强,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地工作,寻找属于自己的突破。
1964年10月16日,历史的瞬间终于到来了。伴随着一道巨大的蘑菇云从我国西部戈壁滩上缓缓升起,世界为之一震。那一刻所有的疲惫和付出都变得不再重要,所有的人都热泪盈眶,深知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
1987年,刘维宁的姑姑刘爱琴通过一位在莫斯科求学的朋友,意外得知了玛拉一家人的情况。她了解到玛拉和她的孩子们一直生活在俄罗斯,而这些年她们似乎与刘家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少。刘爱琴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责任,决心要重新联系上这些远在他乡的亲人。通过这位朋友的帮助,刘爱琴终于与玛拉取得了联系,展开了长时间的书信往来。
1998年,适逢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中国政府为纪念国家开国元勋刘少奇的百年诞辰,特别邀请了其外孙阿廖沙·刘参加庆祝活动,这份满载敬意的邀请函却未能顺利送达阿廖沙手中。因为身为俄罗斯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高级工程师,阿廖沙的出境受到严格限制,他的每一个行动都牵动着国家利益和安全。
这份未能及时送达的邀请书,使阿廖沙错过了纪念祖父的重要时刻,让他倍感焦急和无奈。面对无法更改的出境政策,阿廖沙甚至一度向法庭提出诉讼,控告政府侵犯其通讯自由,但最终未能改变局面。错失参加纪念活动的机会,让他深感遗憾。
其实阿廖沙迫切的想回中国是因为1987年发生的一件事情,在一个傍晚,阿廖沙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怀着期待的心情急匆匆地回家。当他推开家门的那一刻,意外地发现一位年迈的老人正在与母亲玛拉交谈。老人的俄语极为流利,他的表情中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兴奋与温暖。
老人正是阿廖沙从未谋面的姑姑刘爱琴,她是刘少奇的长女。在这突如其来的重逢中,阿廖沙的内心掀起了波澜,一种久违的家族联系的感觉突然在他心中强烈地涌现出来。
母亲玛拉见到儿子回来,连忙介绍道:“阿廖沙,这位是你姑姑刘爱琴,来,快来问好。”尽管阿廖沙心中早有预感,这一刻的真实发生还是让他感到既激动又意外。
阿廖沙和刘爱琴坐下来,开始交流这些年各自的生活和经历。谈话中阿廖沙忍不住问起了他的父亲和祖父的情况,“他们都好吗?为什么今天没有一起来?”这个问题让场面突然沉默了下来。
母亲玛拉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悲伤,而刘爱琴的表情也变得沉重。她缓缓地告诉阿廖沙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他的父亲和祖父已经在二十多年前相继去世。这突如其来的真相让阿廖沙感到难以接受,一种沉重的悲哀瞬间压在了他的心头。他记得祖父那慈祥的笑容,那次再见时满是银丝的头发,和他热情的拥抱,而现在,这一切都成了永远的过去。
阿廖沙心中的失落与怨恨交织着,他不解为何这些年来没有任何消息,而现在却得知这样的真相。刘爱琴在阿廖沙家中短暂停留,她不仅向阿廖沙介绍了中国当下的发展和变化,还讲述了很多关于他父亲和其他家族成员的往事,这让阿廖沙对家族有了更深的敬意和了解。
随着刘爱琴访问的结束,阿廖沙送姑姑到机场。在告别的那一刻,刘爱琴紧握着阿廖沙的手,眼含泪光地嘱咐他:“孩子,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回家看看。家里人都很想你。
这句话像种子一样在阿廖沙的心中生根发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对家的思念愈发强烈,终于促使他做出了前往中国寻根的决定。这种复杂的情感背景,驱使阿廖沙开始积极申请提前退役,希望能缩短无法出境的等待时间。经过漫长的五年等待,他终于在2003年获准前往中国。抵达北京后,阿廖沙被深情的家族欢迎,这份久违的亲情让他潸然泪下。
在之后的日子里,阿廖沙频繁地往返于中俄两国,终于在获得中国永居资格后,决定在广州定居。他为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刘维宁”,意在纪念他与祖国的深厚情感。此外阿廖沙还积极参与推动中俄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致力于深化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阿廖沙的行动是对自己家族历史的致敬,也是对中俄友好关系的持续贡献。他经常在两国间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力求促进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合作。他的努力逐渐结出果实,中俄两国的关系也因此更加密切。
参考资料:
1.刘少奇之孙阿廖沙:奔走中俄之间,没有退休计划 时代周报
2.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爷爷为抗战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是个伟大的人 人民网强国论坛
3.父亲这个细节,刘源上将只提过一次 北京政知新闻体(北京青年报旗下)
4.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将出席抗战纪念阅兵(图) 中国新闻网
5.阿廖沙的第二故乡 文摘报
6.共和国第一代核专家刘允斌 金南 湘潮 2001-05-25 期刊
7.“中俄红色中介”阿廖沙 黄昌成 廉政瞭望 2015-04-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