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舰炮威力的越来越强,木质风帆战舰难以抗拒打击,因此,自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各国纷纷建造铁质蒸汽战舰。当时设计的军舰,舰炮口径都不大,还是和风帆时代一样,都安装在舰体两侧。直到英国建造的科林伍德号战列舰,才革命性的将主炮安装在中心线上。
蹂躏号
早期蒸汽铁甲舰的设计建造,还处于渐进式阶段,经过一段时间发现,与其使用威力低的几十门小口径舰炮,不如只安装几门大口径舰炮,以便于快速击沉对方。于是各国新造的军舰,除保留几门炮用于近战之外,开始安装大口径舰炮。
1866年7月,奥匈帝国海军与意大利海军进行的利萨海战,是第一次大规模使用蒸汽铁甲战舰,对以后军舰设计建造影响很大。战斗中奥匈海军一艘军舰拦腰撞沉了意大利旗舰,因此各国后来建造的军舰都有撞击冲角。既然舰艏用来进行撞击战,所以主炮都安装在两侧。
有舰艏冲角,白色炮塔错开的英弗莱息白号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海战仍然以横阵为主,两舷的主炮更能发挥威力,并且左右旋转射击角度大。1870年,英国建造的英弗莱息白号铁甲舰,舰体中部两侧各有2门406毫米巨炮,并且为了兼顾前后射界,舰炮呈错开式设计。
作为数百年来,无论战术还是装备都处于领先地位的英国皇家海军,一直在不断探索发展海军新式装备,以继续保持领先地位。1880年夏季,英国决定建造科林伍德号战列舰,因为处于重型战舰的初始阶段,不知道该设计成什么样好,军界存在着争论,所以科林伍德号只建造1艘。
科林伍德号
1882年11月,科林伍德号下水。该舰排水量9652吨,全长99米,宽21米,吃水8米;动力系统采用往复式蒸汽机,双螺旋桨推进,最高航速17节,续航力以12节巡航时6400海里,主要武器为4门305毫米火炮,舰员编制498人。
科林伍德号这艘舰不简单,它不但是英国海军上将级战列舰的原型,还确定了今后战列舰的总体样貌。科林伍德号主甲板从舰艏延伸到舰艉,4门305毫米主炮安装在舰体前后中心线上,这种设计好处是炮座能受到两侧舰体的保护,侧面射击时前后主炮都可以用上,火力大大增强,此后各国舰艇的前后主炮基本都采用这种设计。
毕竟是早期设计的战列舰,科林伍德号主炮不是封闭的炮塔,而是两个露天圆柱形旋转炮台,这种设计是为了舰炮能有全方位射击能力,转动时也轻得多,虽然火炮与炮手由围绕炮台的金属胸墙提供保护,但是顶部敞开缺少了装甲保护。科林伍德号缺点是舰体干舷太低,虽然航行和舰炮开火能保持军舰稳定性,但是在恶劣海况条件下海水容易冲刷前后甲板,这样除了严重影响作战能力,还使科林伍德号远洋航行能力很差。
海外拥有大量殖民地,因此英国皇家海军以远洋作战为主,科林伍德号这种低干舷军舰作用不大,服役到1902年就转入了预备役,1909年退役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