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武器装备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系统性的考虑。今天我国军工大踏步的发展,是和过去长期的技术积累所分不开的。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从依靠引进,到逐步实现国产化,中间也经历了一些挫折,本文表述的国产76式双联装57毫米自动舰炮,就是其中一个不成功例子。
建国初期,人民海军舰艇装备的舰炮都是从前苏联引进或者仿制的,到五十年代后期,主要有25、30、100和130毫米四种口径的舰炮。当时的海军从口径系列化方面考虑,发现30至100毫米中间空档太大,在已经逐步要使用导弹的情况下,发展中小口径舰炮比较适宜。经过对比海军认为37毫米和57毫米比较适合,既可以当作各类小艇的主炮,又能够做大舰副炮。当时前苏联100毫米以下有85毫米舰炮,海军认为太重,决定不引进仿制。
76式双联装57毫米自动舰炮
1958年,我国决定自行发展第一代中小口径的57毫米舰炮,随即新型舰炮研制工作展开,由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和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共同负责设计,海军的要求是新型舰炮要比同口径的陆炮,在射程和射高方面提高25%~30%。60年代初弹道炮自行研制成功,并进行了试验。因为我国技术积累较差,在系统研制过程中,借鉴了苏制S-68型自行高炮的设计,所以主体结构和外形与广泛装备的66式双联装57毫米舰炮十分相似。
旅大级装76式57毫米舰炮试用
研制工作进行到60年代中期,第一门样炮生产出来,最大射程和最大射高相较于59式57毫米高射炮有了一些提高,还采用了新的弹种和全自动供弹系统。1968年,新型舰炮最初是在037反潜护卫艇上实验,后来为了配套新研制的051型旅大级驱逐舰,7新型双联装57毫米舰炮又研制了第二代样炮,并于70年代初安装在第一批051型导弹驱逐舰上试用。但是,在试用过程中,出现了结构振动大、射击精度差、供弹机故障频出等问题。
针对上述缺陷,研制单位随后进行了改进,到1976年,新型舰炮正式定型,称为76式双联装57毫米自动舰炮。但是,该舰炮虽然定型,却只是在几艘051舰上使用,并未正式列装海军,而且几年之后就开始撤装,这是什么原因呢?
造成76式57毫米自动舰炮最终下马的原因是可靠性不足。该炮定型后,虽然几个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但是在使用中,其雷达指挥仪配套系统又出现问题,因此该舰炮未曾正式列装,只能在小范围中边用边改,直到1983年,76式57毫米舰炮的问题才得到逐一解决,改进工作宣布结束。后来因为所用弹药又无法与66式双联装57毫米舰炮通用,并且该炮研制周期太长,进入八十年代已经落伍,不得不于1985年停止发展并撤装。
76式双联装57毫米自动舰炮,因为那个年代我国军工科研部门技术薄弱,造成该炮不算成功,但是却为以后舰载武器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57mm炮,苏联也弄过,结果也是一般般
57舰炮的顶流是北欧小国瑞典!美国海军都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