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内忧外患”中的俄罗斯正进入“多事之秋”。而一向“睿智霸气”的普京似已“回天乏术”,只能“跟着感觉走”了。
纵观俄罗斯的历史,不难发现,每当对外战争遇到麻烦时,俄罗斯国内总会暗流涌动,各种势力跃跃欲试。紧接着就是俄罗斯国体的损伤,甚至是“改朝换代”。
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不仅导致沙皇尼古拉一世以自杀的方式“谢罪”,而且严重削弱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基础。而一战时则发生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统治俄罗斯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彻底崩塌。
1979年发动阿富汗战争时,苏联还是与美国不相上下的“双霸”之一,甚至在气势上更胜一筹。然而,当10年后苏军不得不撤出阿富汗时,苏联已经国力羸弱,内部矛盾突出,近似于“躺平”了。1991年12月25日,曾经“不可一世”的苏联“悄无声息”地解体了。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曾经的“基辅罗斯兄弟”,现在的邻国乌克兰发动了“特别军事行动”。在经历过“围攻基辅”意外“失手”,伊久姆“有序撤退”,红利曼“重新集结”,“调整战略的需要”而主动放弃赫尔松城后,终于在巴赫姆特赢得了一场堪称“经典”的胜利。
历经10个月的激战后,俄方于5月22日宣布完全占领了24平方公里,且“已无人烟”的重镇巴赫姆特。为此,普京专门表示了祝贺,并宣布将嘉奖“有功人员”。不过,巴赫姆特战役的“头等功臣”普里戈津却发表了不太“和谐”的获胜感言。
作为巴赫姆特战役俄方的主力军——“瓦格纳”雇佣军的老板,普里戈津在接受采访并谈及俄罗斯这场特别军事行动时表示,如果说此前乌克兰只有2万名战斗人员,现在有了40万;如果说乌克兰此前只有500辆坦克,现在却有了5000辆。因此,普里戈津得出结论:不是我们对乌克兰“去军事化”,而是我们“军事化”了乌克兰。
如果将普里戈津的说法仅仅定性为军事层面的分歧,那就有点“掩耳盗铃”了。因为,普里戈津的其他言论,以及俄罗斯的其他一些政治、军事精英的大胆说法,都已涉及政治。甚至公开谈论起1917年的“二月革命”,矛头已直指俄罗斯现政权。因此有分析认为,俄罗斯内部已“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为“后普京时代”做铺垫。
日前,俄罗斯区域项目和立法研究所主席鲍里斯·纳杰日金的一番言论,可以说是印证了上文对俄罗斯国内目前局势的判断。因为,作为俄罗斯的一位政治精英和专业人士,他的说法不仅具有战略层面的意义,而且有着现实层面的选择,尽管并不符合俄罗斯主流观点。
当地时间26日,纳杰日金在俄罗斯一个独立电视台的政论节目中表示:俄罗斯联邦应该摒弃现在的政策,回归欧洲道路。为了改善与西方的关系,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总统选举中,人们应该做出换掉普京的选择。显而易见,这有“逼宫”之意。
“瓦格纳”雇佣军老板普里戈有着普京的“御厨”之称,与普京的个人关系自然无需赘言。但即便如此,在成为拿下巴赫姆特的“最大功臣”后,他居然也谈起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
普里戈津在接受采访表示,俄权贵精英与普通民众的孩子有“鸿沟”,精英权贵们的孩子涂抹着高级护肤霜,然后将自拍照发到社交平台上炫耀。而普通民众的孩子“被撕碎的肉体”只能装在“锌质棺材里”。这样的“鸿沟”也许需要1917年那样的一场革命“填平”。
如果说普里戈津、纳杰日金这些体制内或“圈子里”的政治、军事精英还只是嘴上说说而已的话,体制外和普京“圈子外”的势力则已经开始付诸行动。比如突然间就攻入俄罗斯境内的所谓“俄罗斯自由军团”和“俄罗斯志愿军团”。
5月22日,一直蛰伏在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自由军团”和“俄罗斯志愿军团”的部分成员,突然越过了乌克兰与俄罗斯边境的俄方检查站,向俄罗斯边境城市别尔哥罗德州发起攻击,并一度占领了几个村庄。尽管后又被“驱离”,但其对俄罗斯国内局势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甚至会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
“俄罗斯志愿军团”的军团长叫丹尼斯·卡普斯金,“俄罗斯自由军团”的领导人是伊利亚·波诺马廖夫。他们都是俄罗斯过去的政治和军事精英,特别是这位波诺马廖夫,他在32岁时就成为了俄罗斯杜马议员,而且,他是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时唯一投出反对票的俄联邦杜马议员。他宣布的目标就是:推翻普京政权。
像波诺马廖夫这样的体制外“反普”人士和势力还有很多,比如俄罗斯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正在狱中的纳瓦尔尼,以及流亡在欧美的许多反对派人物。一旦俄罗斯内部动荡,可以肯定,这些人以及其势力都会在第一时间“推波助澜”。
如果是在和平时期,普京只需要对付这些体制外和境外反对派势力就能确保国内政局基本稳定。然而,如果体制内或“圈子里”的精英“内斗”的话,难免会让普京应接不暇,甚至因为“首鼠两端”而自乱阵脚。而这场俄乌冲突恰恰将俄罗斯的国内政局推向了如此境地的边缘。
绍伊古、格拉西莫夫等军方高层无疑属于体制内精英,而小卡德罗夫虽然只是地方官员,但基于车臣地位的特殊性,以及与普京的个人关系,无疑是一股另类势力。而“瓦格纳”老板虽然并非体制内,但他却是普京的“内圈子”成员。显而易见,以上这些精英们和势力都是“手握重兵”。
从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小卡德罗夫、普里戈津等人毫无顾忌地攻击绍伊古、格拉西莫夫等俄军方高层来看,双方的矛盾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场战争不过提供了矛盾公开化的“借口”而已。显而易见,双方乃至多方都有自己的政治诉求,直白地说,都想在“后普京时代”分一杯羹。
如果没有这场战争,像现在这样有体制内的军方,有车臣这样亲自己的地方武装,还有“瓦格纳”雇佣军这样只认自己的“私人武装”的互相“牵制”,普京对俄罗斯的统治自然是得心应手。然而,这样的模式却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一旦“内斗”逾越了界限,则会令普京“无从下手”,只能跟着感觉走了。而事实上,现在正是如此。
在乌克兰战场上中部战区指挥官拉平将军被小卡德罗夫、普里戈津等人诟病后,普京让拉平将军“靠边站”;当小卡德罗夫等人仍然不罢不休,矛盾直指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格拉西莫夫大将时,普京换上被小卡德罗夫等人“认可”的苏洛维金出任总指挥。
然而,在苏洛维金上任后的几个月里,战争形势仍然没有质的变化,俄军高层自然有“怨言”。于是,普京又将苏洛维金换下,并重新启用格拉西莫夫。显然,在这轮“内斗”中,绍伊古为首的军方“扳回了一局”。
显而易见,不管是绍伊古还是小卡德罗夫和普里戈津,对于普京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动谁都不行,所以,只能“佛系”的跟着感觉走。说白了,这一“尴尬”的源头无疑是普京自己。因为,他过去那种“互相牵制”的治理模式正在反噬他自己的统治地位。尤其可怕的是,一旦内乱爆发,这些人都可能摇身一变而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
综上所述,俄罗斯的国内已经“暗流涌动”,各方势力正在准备走上前台。直白地说,面对这种局势,普京已经没有有效的办法“遏制”。如果这是“内忧”的话,普京面临的“外患”同样是严重的,或者说,普京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了。
从乌克兰战场来说,尽管俄军花了10个月时间赢得了巴赫姆特战役。但这很可能是俄军的一场“回光返照”式的胜利。因为,随着西方坦克、远程导弹、先进防御系统以及F16战机等重型武器在乌克兰军队的逐渐列装,俄军别说是扩大战果了,即便是目前控制的土地也未必能够守牢。
从经济层面来说,仅2023年前4个月,俄罗斯的财政赤字就已高达6万亿卢布。而随着西方制裁效果的逐渐显现,战争成本的不断加大,未来,俄罗斯的民生必然会深受影响。而民生问题一旦滑坡严重,必然会反噬普京的执政基础。
从国际战略博弈层面来说,在西方阵营的遏制、孤立和打压下,俄罗斯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小,即便是普京本人,他的国际活动空间也变得越来越窄。比如,普京已经有很长时间没到独联体国家以外的地方了。特别是在国际刑事法院对其签发“逮捕令”后,普京的出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限制。
目前,摆在普京面前的形势是,如果俄军在乌克兰战败,不仅俄罗斯会面临分裂和解体,他个人也将被西方“追责”。即便是现在“撤军”,似乎也为时已晚。因为,如果现在普京当机立断撤军,虽然可以在国际上“博个彩头”,但却在俄罗斯国内无法交代,那也就意味着普京的政治生涯到此为止。所以,普京只有硬着头皮打下去。
然而,即便是普京硬着头皮将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则也无异于“一条道走到黑”。因为,一旦形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俄罗斯不仅会像苏联之于阿富汗战争那样被拖垮。而且,普京本人也存在着遭遇1917年“二月革命”那样的风险。
也许有人会说,西方也有可能会被乌克兰战争拖垮。因此,对乌克兰的支持和援助会无以为继。实话实说,指望西方会放弃乌克兰的观点是在“自欺欺人”。一来,西方毕竟是几十个国家分担“战争成本”,相对来说,肯定比俄罗斯“轻松”。二来,这场战争的胜负事关美西方的霸权体系是否能够延续,事关未来世界格局的主导权,它们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和妥协。
日前,在谈到这场战争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再次强调说: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战争是一场民主与专制、反侵略与侵略、正义与暴政的较量。我相信,民主会战胜暴政,正义会战胜邪恶,因为正义得到了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民主国家的支持。显而易见,美国不可能放弃乌克兰,自然也不会让普京“如愿以偿”。
直白地说,种种迹象表明,内忧外患中的俄罗斯已进入“多事之秋”,而对于普京来说,也颇有点“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然而,面对这种错综复杂的局面,昔日“睿智多谋”的普京似已“回天乏术”,昔日那位“勇武霸气”的普京也似“无力回天”,只能跟着感觉走,走到哪算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