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普京赌输了这场战争,俄罗斯会因此“涅槃重生”吗?

又柔聊国际 2023-06-10 05:36:04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有人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普京赌输了这场战争,俄罗斯人能够“痛定思痛”,改变陈腐的“发展观和安全观”,并“脱胎换骨”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吗?我的回答是:难。

纵观俄罗斯的历史,近现代以来,俄罗斯一直都在扩张或扩张的路上,几乎没有过长达50年的“静心”发展期。所以,大而不强是俄罗斯的“标配”,强而不盛成为了俄罗斯的“天花板”。

不否认,“扩张”的发展观曾使俄罗斯拥有了“出海口”,但它并没有因此一心一意“谋发展”。因为,它担心夺来的出海口和土地再被人夺走。于是,它要不断地建立“缓冲地带”,即俄罗斯独特的“安全观”形成。

在“扩张”的发展观和“缓冲地带”的安全观相互促进下,俄罗斯终于从只有1300平方公里面积的“莫斯科公国”扩张成为面积达到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世界性大国(苏联时期为2240万平方公里)。但是,若与同时期世界顶尖强国相比,终究是“大而不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更是乏善可陈。

在世界近代史中,俄罗斯自然难以望英国项背。而在现代史上又被美国克制。从军事上来说,俄罗斯就没赢过英国。从科学技术角度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上没有俄罗斯什么事。

从政治和人文角度而言,同时期的英国的影响力早已遍布全球,而且建立了广泛的盟友体系。反观沙俄,则在为一城一池的“缓冲地带”与人拼杀,往往是举国之力。结果就是经济垮了,盟友更是寥寥无几。搞得尼古拉二世在克里米亚战争后感慨:俄罗斯只有陆军和海军两个朋友。

直白地说,直到现在这场俄乌冲突,从某种程度来说,俄罗斯仍然是在“孤军奋战”。这并没有抹黑俄罗斯之意,这是连俄罗斯自己都承认的“事实”。比如,在今年3月份的一次访谈中,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就曾感慨说:至少150年来,我们“独自一人”。想来,梅德韦杰夫也是有感而发。

比如,即便是已经与俄罗斯高度一体化的白俄罗斯,虽然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卢卡申科就是不下场参战。直白地说,俄罗斯也有与北约类似的军事结盟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然而,除了白俄罗斯外,其他几个成员国无一支持俄罗斯的这场特别军事行动。

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得不到盟友支持,而朋友则是无法支持。即便是支持,也仅限于经济上的正常贸易。原因就在于俄罗斯这场含有“反对北约东扩”、“反对美西方霸权”性质的军事行动中“掺杂”了土地因素,这样的话,俄罗斯的一些朋友只好“望而却步”。比如印度,在与俄罗斯正常贸易的同时,莫迪不得不告诫普京:现在不是战争时代。

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也是俄罗斯的“斯拉夫兄弟”,而且一直与俄罗斯保持着良好关系。然而,武契奇总统只能做到不制裁俄罗斯,但却不能支持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原因就是塞尔维亚也有一个“科索沃”问题。

俄罗斯远在美洲的委内瑞拉和古巴两位朋友,也没有支持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原因何在?一言以蔽之,不是不想,是不能,是因为“土地”问题而不能。直白地说,俄罗斯人的扩张发展观已经严重制约了国家的发展,其“缓冲地带”安全观更使俄罗斯无法建立起真正的盟友体系。即便是勉强建立,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比如苏联时期。

在苏联的主导下,华沙军事集团于1955年成立。自此后,苏联拥有了较为庞大的盟友体系,并进入了“鼎盛时期”。当然,这也成为了俄罗斯历史上的“天花板”。因为,苏联的这个盟友体系仅维持了34年便自动解散,而“盛极一时”的苏联也在两年后的1991年12月25日“轰然倒塌”。

苏联的解体足以表明,俄罗斯人的发展观、安全观和对待盟友的方式注定了俄罗斯“大而不强”和“强而不盛”的宿命。比如,苏联足够强大了,但在历史长河中,也只能是“一时”而已。原因就是时代变了,科技发达了,而俄罗斯人却依然怀揣一百年前的“发展观”和“安全观”不放。

客观地说,只要俄罗斯人依然有“为我独大”的心理和坚持“缓冲地带”的安全观,俄罗斯就不可能有“两肋插刀”的盟友,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亦如此。

不否认北约的东扩有着美西方“威逼利诱”的因素。但同时也不能否认俄罗斯与邻国的相处方式“有问题”。比如,为什么积极加入北约的国家,要么是华沙集团时期的盟友,要么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当然还有瑞典和芬兰等邻国。这足以说明,俄罗斯在为历史上的扩张发展观“买单”,在为“为我独大”的邻里相处方式“还债”。

有人曾说,我们“老祖宗”总结出的“远交近攻”战略反而是俄罗斯人运用得最彻底。比如,在整个冷战时期,强大的苏俄军队没有对北约开过一枪一炮,没有攻打过任何一个北约国家,反而是对盟友体系内的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大打出手”,还令其他华沙集团成员噤若寒蝉。

此外,苏俄军队占领了邻国阿富汗十年时间,并在最大的邻国边境陈兵百万,甚至还以核武器相威胁,迫使曾经的盟友和朋友不得不“深挖洞广积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又揍了邻国格鲁吉亚,现在正在揍昔日的“基辅罗斯兄弟”乌克兰。

从过去的苏联到现在的俄罗斯,在其所揍的国家中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来,都不是北约国家。二来,或与土地有关,或与“为我独大”有关。这也许才是俄罗斯的邻居和昔日盟友“挤破头皮”也要加入北约的根本原因。因为被揍怕了。

曾有分析认为,如果俄罗斯输了这场俄乌战争,也许会在痛定思痛之下,改弦易辙或彻底摈弃“过时”的发展观和安全观,使俄罗斯走上真正的现代化之路。个人观点认为:不可能。因为,彼得大帝遗留下来的发展和安全“模式”已经浸入俄罗斯人的“骨髓”。而且,俄罗斯人有两大“断臂求生”的本能。一旦“度过危机”,俄罗斯人依然会“涛声依旧”。

一旦失败或遇到真正的危机,俄罗斯通常有两大“求生本能”。一是暂时“示弱”。二是“体内损失体外补”。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一直有观点认为,拥有战斗民族精神的俄罗斯不会失败,也不可能示弱。其实,这个观点并不辩证。比如,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俄罗斯就向英、法等欧洲列强示弱过,而且还因此贱卖了阿拉斯加。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向美国“示弱”过。普京执政初期,也曾向美国“示弱”过,比如在“9·11事件”发生后,普京第一个打电话给小布什,表示全力支持美国“反恐”。还比如,叶利钦和普京都曾有过想加入北约的“说法”。显然,那都是俄罗斯为了争取喘息机会的“权宜之计”。

之所以说俄罗斯有“体内损失体外补”的传统,是因为俄罗斯一旦在向西战略中失败,它会基于“求生本能”而在战略上“向东”转圜。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被欧洲大陆国家排挤后,俄罗斯迅速转向东方“绕了一圈”,结果就是与大清的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出现。

历史以及正在发生的事实足以证明,俄罗斯人一旦度过危机,便会重拾自己独特的发展观和安全观。比如,1991年——2002年这段时间是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独立的“阵痛期”。2003年——2013年是俄罗斯的高速发展期。因为,时至今日,俄罗斯2013年的2.29万亿美元GDP总量以及1.65万美元的人均GDP仍然是俄罗斯独立后的“天花板”。

2008年因为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这两块土地,俄军对格鲁吉亚“小试牛刀”,2014年3月“兵不血刃”的“收回”克里米亚,顿巴斯冲突中,仅“暗中支持”下的顿巴斯地区武装就将乌克兰正规军打得“落花流水”,普京认为俄罗斯已经彻底“恢复元气”。于是,于2022年2月24日开启了一场“赌博式”的战争。

之所以说普京在“赌”,是因为普京在赌俄罗斯军力已足够强大,在赌弱小的乌克兰不堪一击,在赌马克龙“北约脑死亡论”下的北约已经是一盘散沙,在赌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下的美国不敢与俄罗斯对耗,在赌庞大的核武库会令西方阵营妥协。然而,目前为止,普京将自己赌进了内外交困的“死胡同”中。

尽管不能断言普京现在已经“赌输”,但这场俄乌冲突的演变过程却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再次验证了俄罗斯历史上从没有超过50年“精心发展期”的说法。二是说明俄罗斯一旦度过危机“喘息期”,就会重拾过去的发展观和安全观。三是俄罗斯仍然没有摆脱“军事强”(实际上并不强)其他方面“弱”的发展模式。四是俄罗斯又到了施展“求生本能”,即要么向西方“示弱”,要么转向东方以求“体内损失体外补”的关键时刻。

从战争打到这般某样,普京在国内的支持率仍然居高不下来看,这显然不是普京“一个人的战争”。足以说明,俄罗斯不合时宜的发展观和安全观仍然在国内很有市场。所以,即便是普京“赌输”了这场战争,但只要俄罗斯不解体,一旦“蛰伏期”结束,俄罗斯人仍然会“我行我素”。这也许就是俄罗斯注定“大而不强”和“强而不盛”的宿命。基于此,俄罗斯不可能因为这场战争而“涅槃重生”。

4 阅读:221
评论列表
  • 2023-06-19 13:35

    小编论点精辟啊,对毛子剖析深入骨髓

又柔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