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投研:没那么简单——春秋航空

极简说商业 2025-02-13 13:16:52
本文是《极简投研》的第443篇文章。文章仅记录个人思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一、春秋航空概述 上海市春秋航空04年成立,15年上市,主营航空客运(97%)、航空货运(1%)。 2024年,春秋航空在中国航空公司中排名第8位,市占率是3.9%。 2024年,在A股7家上市航空公司中,从营收角度,公司排名第6,倒数第二,然而,从净利润角度,排名第一,远超三大航——东航、南航、国航,和其他三个小弟。 二、航空运输行业 航空运输业,虽然此前未曾专门为之写过文章,但是早已经臭名昭著,坏名声就来自于巴菲特对其的评价,“航空运输业是一个糟糕的行业,主要原因是其资本密集、劳动力密集和过度竞争,航空业需要大量的投资来维持运营,但很难实现盈利,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致命的陷阱。” 正因为如此,对于交通运输业,此前与大家分享过海运(中远海控)、河运(兴通股份)、飞机场(上海机场)、高速(宁沪高速)、高铁(大秦铁路&京沪高铁)、快递(顺丰快递),直到此时,出于形式上的完整,才正式分析航空运输业。 民用航空是经济运转的基础性工具,其成本将严重影响到经济的活力,本质上与高速公路一样,是公用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本就不是为了赚钱,正如高速公路在最繁忙的节假日反而会选择免收过路费,因而,民用航空没有完整的定价权,各国政府对这个行业的态度基本上是:活着就行,不允许赚大钱。 正因为如此,我国三大航空公司——东航、南航、国航,都是国企,国企有什么特点?那就是政治目标大于盈利目标,执行政府目标是公司的第一要求。因而,民用航空,稳定是第一要务,赚钱次之。 我国民用航空业,在疫情前总体处于增长状态,而疫情后增速放缓。2009~2019年十年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由2.31亿人次增至6.60亿人次,年均增长率高达11.1%,根据空客发布的《全球市场预测(2023-2042)》,未来20年内全球客运需求将以年均3.6%增速增长。 除此之外,2010年,我国航空公司拥有的飞机数量是1550架,到了2021年,是4054架,平均每年增加227架,而到了2024年,是4172架,平均每年增加39架。 因而可以预见,我国民用航空业整体趋势是:未来运输量增速放缓,未来飞机数量增速放缓,将从增量竞争变为存量竞争。 航空公司购置飞机,内生增长的钱通常不够用,往往通过股权模式和银行信贷方式筹资。 例如,海南航空,1999年上市以来,累计融资六次,共计450亿元,分红十次共34亿元,妥妥的吞金神兽;又例如,春秋航空,截至24年三季报,账上类现金96亿,短期借款4亿,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40亿,长期借款131亿,由此可见公司一直在依靠长期借款维持生活,这还是盈利能力最优的航空公司的现金流存量情况,其他几大航空公司的现金流存量,更是惨不忍睹。 正因为频繁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导致航空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现金流存量普遍很差。 至于航空公司的内生性增长,也是扑朔迷离。 航空公司提供的航空运输服务,具有同质性,做不出差异,因而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很低,目前我国拥有66家航空公司,天上正飞着4172架飞机,民航龙头是南方航空,市占率也只有15%。彼此之间最主要的竞争手段就是价格战,然而,激烈的价格战并没有能够绑住消费者的心,消费者普遍没有忠诚度,旅客选择航空公司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时间和价格,而非品牌和服务,这意味着,价格战会贯穿航空业始终,永不停歇。 航空公司不仅要和自己人打架,而且还要和高铁、私家车抢饭碗,这也限制了飞机票价的上涨,毕竟对于旅客而言,价格是第一位的。 航空运输业还是重资产的生意,以本文的主人公春秋航空为例,截至24年三季报,总资产429亿,固定资产249亿,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达58%,比大多数制造业都要重。重资产就是指飞机了,定期要折旧,折旧完了要报废,报废后还得重新买,利润情况怎么可能会好。 另外,运营费用也很贵,帅气的机长,动人的空姐,都是钱啊,还有燃油费、起降费。 除此之外,行业本身十分脆弱,能源危机、宏观经济下行、突发公共事件,随便发生什么首当其冲的就是航空运输业,而且几乎可以肯定,大宗商品价格和宏观经济走势本就是周期性变化,这也导致了航空运输业也是带有周期性的,对于轻资产的生意,周期性倒无妨,反正没有车贷房贷老婆孩子,躺平就可以了,然而如前所述,航空运输业是重资产的生意,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后,就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如上的论述实在悲观,那我实在不行,最后再挑点好的方面说说。 第一、航空业是不可替代的,会一直存续。 第二、航空业即将进入存量竞争,不再像往常那样通过股权和债权的方式频繁融资购置飞机了。 第三、19世纪是英国的时代,20世纪是美国的时代,而21世纪,是中国的时代,不是说航空业是周期性行业嘛,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周期。 三、春秋航空的投资逻辑 春秋航空是一只帅气的航空股。 七只航空股中,以营收排名,第六位,只有排在第一的南方航空的1/11;以总资产排名,第六位,只有排名第一的中国国航的1/11。然而,以净利润排名,第一;以毛利率排名,第一;以每股现金流排名,第一;以每股净资产排名,第一。实在是帅气,犹如当年刘翔在一群外国运动员的围猎中,排名第一一样。 其实春秋航空是一家很小的航空公司,只有3.87%的市场份额,而国航、东航、南航和海航这四家公司占据了71%的市场,那么不起眼的春秋航空,如何这般帅气? 春秋航空最突出的特点是:便宜。 2023年五一前后,春秋航空上海飞往三亚的热门航线只需要200多块钱,价格只有其他航司的1/5,在有些淡季,春秋航空的机票甚至还有99元秒杀价,比绿皮火车还划算,甚至在创业初期,创始人还推出过1元票价,结果被告了,赔偿了15万。 机票卖得便宜,那么公司的利润从哪儿来?通过节约成本。 第一,“两单”模式,单一机型(全为空客A320系列)、单一舱位(只设经济舱)。如此可以集中采购,提升采购溢价能力,降低飞机成本,而且,保养、维护及零部件采购等方面都能节约成本。 第二,“两高”模式,高客座率(2023年为89.39%,而同期三大航平均客座率只有72.01%,例如,A320飞机一般150个座位,但公司的A320是180个座位,多了30个,甚至一度要卖站票)、高飞机日利用率(2023年上半年公司机队日利用率8.11 小时,高于行业均值0.41小时)。如此摊薄了旅客单位成本,摊薄了飞机使用成本。 第三,“两低”模式,低销售费用(2023年销售费用占比1.32%,95%以上的机票都通过自营的官网、APP、小程序,不像其他公司那样通过携程、去哪儿,后者需要付出额外佣金)、低管理费用(2023年管理费用占比1.29%,例如,取消传统航空服务,例如,毛毯、矿泉水、飞机餐、额外行李,这些都是付费的,不会免费提供)。 如上的举措,似乎是一件不难实践的事情,也很难成为公司的法宝和护城河,那为何其他公司不能够实践呢?因而,可能还有其他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公司是民营企业。 春秋航空属于死后根本就没人收尸那种,作为对比,我国三大航空公司——东航、南航、国航,都是国企,可能在降本增效上,动力有限,除此之外,三大航空公司是国家的脸面,不可能像春秋那样挂着“廉价航空”这种招牌。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有二。 第一,如前分析,航空运输业是重资产的生意,只要你在某个地方上,稍微省一点儿,那么就能节约出大笔利润,正因为如此,春秋航空看似平平无奇的抠门举措,才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效果。例如,公司使用单一成熟机型,所获得的收益,可能比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所能想到的,还要多,不然如何解释公司的盈利能力为何如此鹤立鸡群? 第二,我国三大航空公司的运营模式——更大的飞机、更好的服务、更贵的价格,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不可能向春秋航空学习,尽管他们也完全清楚春秋航空的把戏,因而,春秋航空占据了一个独特的生态位,有钱有势的航空公司根本看不上,但没钱的老百姓却大把大把,中国还有10亿人没有做过飞机,还有8亿人没有去过北京,还有5亿人没有用上马桶呢,于是,春秋航空就在这个紧致的赛道上一路狂奔,反正也只有3.9%的市场份额,前面的几位大佬都懒得看。 你就说我分析得有没有道理吧,不然,那些巨头为何不向春秋学习如此简单的经营策略? 四、春秋航空的估值 根据23年年报,公司的营收&净利都恢复了疫情前的增长态势,因而,预期公司在未来依旧会增长下去。 公司净利润,23年=22.5亿,取12%的年化增长率,24年=25.2亿,25年=28.2亿。 过去10年,公司PE高值=38,PE低值=15,PE中值=27,截至25年1月19日,公司静态PE=23,动态PE=15,处于历史中下水平。 取25倍PE,截至25年,公司市值=705亿。 目前公司市值=530亿,盈利空间是33%。 赞赏,是最真诚的认可!
0 阅读:1
极简说商业

极简说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