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投研:打不死的人参——紫鑫药业

极简说商业 2025-02-22 10:06:41
本文是《极简投研》的第451篇文章。文章仅记录个人思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一、紫鑫药业概述 吉林省通化市紫鑫药业98年成立,07年上市,23年退市,主营中成药产业、人参产业、工业大麻产业。 1971年3月,公司创始人郭春生出生于吉林敦化。 1998年,凭借过人的销售天赋和大胆魄力,郭春生接手了即将破产的制药厂——通化资金药业有限公司,即紫鑫药业前身。 2007年,紫鑫药业成功上市,紫鑫药业自成立到上市以来,一直业绩平平,直到2010年。 二、短暂的辉煌 2010年,公司业绩一飞冲天,实现营业收入6.4亿,同比增长151%,净利润1.73亿,同比增长184%。 2011年上半年,紫鑫药业再掀狂潮,实现营收3.7亿元,净利1.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6%和325%。紫鑫亦凭借其惊人业绩为众多券商推荐,股价一路飙升。 背后的直接原因是,2010年吉林省推出人参产业振兴规划,计划未来十年让人参产值翻十倍,而提前一年入局的紫鑫药业搭上了这股东风,成为首批重点扶持企业,同时,伴随人参价格大涨,可谓天时地利。 三、财务造假 但好景不长,紫鑫药业经营业绩的爆升使得其被质疑伪造上下游客户,虚构人参相关交易,前五大营业客户均是“影子公司”,成为了投资市场惹人非议的焦点,被质疑是“第二个银广夏”。 2011年10月19日,公司因涉嫌关联交易违法违规行为,最终被证监会立案稽查。调查结果如下: 1)通过虚构下游客户,虚构营业收入。五家虚构公司在2010年一共为紫鑫药业带来2~3亿的营业收入,占紫鑫药业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6%。 2)通过虚构上游供应商,虚构营业成本。 3)利用人参价格系统不透明,“灵活”调整资产价格。 证监会立案稽查历时两年半,最终的处罚决定是:批评了几句公司,又罚了点钱。 四、打不死的人参 对于证监会的立案调查,公司竟然表示,被稽查是“好事”,随后的公司当然继续恬不知耻下去,各种蹭概念,布局其他风口。 2013年,发布“测序仪项目产业转化投资意向书”公告。 2015年,宣布年底或批量生产二代测序仪。 2019年1月,又跨界玩上了区块链和工业大麻,公司称其荷兰全资子公司FytagorasB.V.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开展工业大麻研发工作。 事后证明,如上大多是噱头,与此同时,公司的人参业务也死灰复燃。 2016年,人参业务重新开始活跃,毛利率直接从2015年的43.59%飙升至76.37%,2017年更涨至89.33%,人参板块收入猛增至7.12亿元,成为公司最大收入来源。 2017年,公司业绩又创新的高峰,营收13.27元,净利3.71元。其中,仅人参的营收就有7个多亿,毛利率高达89.33%。 由于前车之鉴,也不知道此时的公司业绩到底是真是假,反正公司自己是信了。于是公司此后只做一件事情——囤人参,借钱囤人参,抵押人参去借钱继续屯人参,自此,公司账上的存货从2014年的19亿,到2022年时,变成了76亿,其中,有大约60亿的人参。 然而,业绩巅峰的2017年后,公司业绩持续下滑——营收17年触顶,后持续、急剧下滑;净利17年触顶,后持续、急剧下滑,20-22年巨亏;16-22年,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净值都是负数,似乎人参换来的都是应收账款,净利润里面都是白条;现金流存量极差,2022年,各种借款之和达50多亿,每年的利息费用超过4亿,大于纸糊的净利润。 2023年,由于审计机构对公司2022年年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结论,公司戴帽戴星,变成*ST紫鑫。 五、后续 在公司的推波助澜下,公司股价于2019年4月到达巅峰,16.56元。 随后,随着自身实际经营业绩每况愈下,公司股价随后也持续下滑,股价连跌4年,从16.56元,下跌至0.37元,2023年6月15日,面退。 不受人罚,必有天诛。 六、事件分析 事后来看,发生在公司的一切都是充满魔幻的,同时由于公司早在2011年就已经财务造假,以及随后不痛不痒的处罚,导致公司在此后发生的一切事情,其真实性都是存疑的。 其中,最魔幻的就是公司的人参业务。 如果确有其事,那么可能的解释就是,公司账上的的确确有大约60亿人参,然而,这60亿元仅仅是账面价值,并非市场价格,如果拿到市场上出售,那么可能直接发生存货减值,届时自欺欺人的财务数据,会被当场戳破。 因而,哪怕到最后公司已经现金流枯竭,也没有卖人参。因为公司自己知道,如果不卖,自己的账上就还有60亿存货资产,如果卖了,不仅换不来什么钱,对于公司现金流改善无济于事,而且假象会被立刻戳破,公司会立刻完蛋。 至于为何公司顶着极差的现金流,依旧持续囤人参?可能是为了摊薄成本,同时,赌未来人参价格会上涨。 做一个类比来说明整件事情,这就好比: 一个股民,高价买了某只股票,随后股价持续下跌,惶惶不可终日之下,选择借钱加仓,力求平摊成本,同时,赌股价日后回升,从而把之前亏的,一把赚回来。然而,事与愿违的是,随后股价不仅没有上涨,而且继续下滑,最终,股民不仅爆了仓,亏掉了本金,而且还欠了一屁股债,最后在一个夜晚,结束了自己的投机人生。 赞赏,是最真诚的认可!
0 阅读:10
极简说商业

极简说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