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投研:宜华生活造假始末

极简说商业 2025-02-15 12:58:35
本文是《极简投研》的第445篇文章。文章仅记录个人思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一、出身草莽 广东省汕头市宜华生活96年成立,04年上市,主营原木(52%)、家具(33%)、地板(14%)。 公司创始人刘绍喜,1963年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家境普通,年少时学习了木匠手艺。 1987年,刘绍喜东拼西凑800元,开了一个木工厂,凭借着自身的手艺,生意红火,1995年,升级为宜华木业。 二、煊赫一时 2004年,宜华木业上市。公司上市后,刘绍喜宣称要打造全产业链布局,向上搞林业种植,向下铺销售渠道,并更名为宜华生活。对于这种生态链的构建,当时还是很新奇的事情,所以公司股价飞升,有了钱的公司开始涉足房地产行业。 2007年,宜华地产借壳*ST光电,成为宜化集团控制的第二家上市公司,2015年,宜华地产更名为宜华健康,转型为大健康公司。 至此,宜化集团掌握两家上市公司,后连续8年被评为“中国500强”,总资产号称超过850亿。 除了做实业外,刘绍喜也涉足资本市场,并多有斩获,本人也获得了“潮汕资本教父”的名号。 然而,宜华生活激进的扩张战略,和刘绍喜在资本市场随后的屡次折戟,拖垮了这个业绩本就十分一般的泥足巨人,也正是从此时起,刘绍喜开始动起了财务造假的心思。 三、弥天大谎 2019年4月27日,公司发布了2018年年报。公司年报出现了高存高贷的现象,一边是33.89亿元的资金余额,一边是52.56亿元的各种借款,除此之外,报告期内财务费用4.47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115.50%。种种寻常现象最终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2020年4月,证监会依法立案。然而,在调查过程中,公司并不配合证监会执法取证,隐匿重要财务数据,隐匿主要业务人员。 2021年1月,经证监会调查,宜华集团旗下上市子公司宜华生活,16-19年累计虚增收入71亿,虚增利润27亿,虚增银行资金超过87亿,未披露与关联方的资金往来320多亿。 四、后续 2021年5月,宜华集团多只债券相继违约,旗下资产和股份相继流拍,公司彻底陷入资不抵债的窘境。 2021年3月22日,由于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宜华生活被上交所摘牌,正式退出A股市场,也由此成为退市新规下的首批“1元退市股”之一。 2024年4月27日,宜华集团控制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宜华健康于当日面值退市。 2024年9月14日,证监会宣布处罚决定,公司被处以600万元罚款,刘绍喜本人被处以930万元罚款,并终身禁止进入股市。 五、事件分析 宜华生活的财务造假有其特殊之处,公司主营木业生意,当年80%的营收来自于境外,因而,财务造假手段是:真出口、真报关,但是价格虚高、货值虚高,以此来虚增企业营收和利润。 当执法人员直接查询合同时,发现公司不仅隐藏主要人员,而且背后竟然有两套完全独立的业务系统。一套数据货值虚高,用于报关,用于作假,进而虚增营收&净利;另外一套数据则是跟境外客户对账的真实数据。 最终,调查组找到了公司出口货物真实价格的相关证据,包括报价、英文发票、装箱单等货运凭证,以及对账、催款明细等,还原了事件真相。 其实宜化集团控制的两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都非常一般,哪怕宜华木业能够在2004年上市,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背后可能也穿插着各种利益勾兑,刘绍喜本人也政商不清,存在行贿行为。 刘绍喜把宜化集团拔高到了根本就不属于它的位置,最终轰然倒塌,连同他的野心和资本教父的名号,原来这是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故事。 赞赏,是最真诚的认可!
0 阅读:3
极简说商业

极简说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