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四十讲》的第三讲---“落实圣贤教诲,一生造福社会”,感触还是很深的。“造福”二字,是整个章节的精神内涵,也是我们最该慎重的地方。
抛开光耀门楣、扬名四海不讲,也不说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单单“造福”二字既能落地生根,又意韵深远。对于常人来说,“造福”才是最受益的地方。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但事实又往往并非如此。善,不能被弘扬的也不少。恶,没有被制裁的也挺多。如果不能认清这个基本事实,其实就会很难受。这是世界观的问题,无关于对错,只关于现实情况。
所谓“造福”,先造福于己,再造福于家,然后才能造福社会。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造福不了,就承担不了家庭的责任,自然也就更承担不起社会责任。
所谓的“造福”,其中的“福”,不是大富大贵,不是登堂入室,不是沽名钓誉,也不是贪婪无度。是福缘,是福报,但是归根结底不过是“心安”而已。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白天行得正坐得端,晚上睡得踏实不做噩梦。
如此一来,不管成就高低,不管位置几何,无论学识多少,无论锦衣烂衫,咖啡和大蒜都是人间美味,高山和流水都是良辰美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这就是道家所说的上善若水,坚可成冰,热能滚烫,汽化为云,遇凉为雨,可以大雾漫天,亦能涤荡灵魂。
修为从来不是看读了多少书,也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无数种经历、思考和感悟的叠加。修身,修心,修境,修格局,无非是自我内心的升华。和这个世界和解,和真实的自我和解,顺应天时,感知天命,把能做好的事情做好而已。
在我看来,如果讲“孝”,就已经丢掉“孝”的内核了。孝,从来都是被别人讲的,对于自己来说,做就是了。谈观点,谈见解,谈想法,都是对“孝”的亵渎。因为我们都要明白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根基在哪里。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后,其他的就都可以去做了。
至于“忠”,可以是忠于一段感情,也可以是忠于一份事业,更可以是忠于国家和人民。这都是忠。忠肝义胆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正是因为它的稀缺所造成的。如果天下人各个都是忠诚良将,大抵也只能是天方夜谭而已。
圣贤流传至今的宝贵绝学,如果可以通读,其实不难发现大多都过于碎片化。单拿出来某一句,都是那么地有道理,都可以让人有种指点迷津的顿悟。如果通篇读下来,其实还是可以发现,那些道理好像哪里都对,又好像彼此略有冲突。如果再碰到几个不同的注释,左一点的,右一点的,又容易让人摸不清头脑。
仔细想想,人还是要有脑子,要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场景去运用什么样的智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君子之能善假于物。活学活用,学活用活,才是我们读典用典的精妙之处所在。
对我来说,对于身边所有成年了的朋友,几乎不再说教,能不干涉也绝不干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也都有自己与这世界相处的方式和界限。没有任何一条理论是可以指导所有人的一生的。
当然,在孩子未成年之前,该说教还是要说教的。讲一些最基础的知识,说一些浅显又最质朴的处事之学,看护着成长到成年,大抵也就可以基本放手了。
指点?谈不上。我们绝大多数家长是指点不了孩子的。该走的弯路必须要自己走,放不下也得放下。我们绝大多数领导是指点不了下属的。该犯的错误都是会犯的,不忍心也得忍。
圣贤教诲,可以入心,又必须融汇,化为己用。造福社会,身体力行,从为自己造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