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西路军失利后,部队在以祁连山打游击战,因自然条件恶劣而分散突围,作为西路军5局局长欧阳毅历经万难绕道沙漠,化装乞丐,写字先生找到援西军,回到延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423d39b97f6d295d19268c3f8abe97a.png)
这段经历或许是他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因为经历太多的磨难,如果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和指挥,是很难通过敌人哨卡,以及穿越沙漠的。
回到延安后,受到中央首长的赞扬:欧阳毅,坚决!此后,把他安排到抗大学习。让他有些诧异的是,在批张问题上,他被说曾经在四方面军工作时,立场模糊,让其非常不能理解。
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两支部队编为左路军和右路军,准备一起北上抗日。左路军由红5军团和红9军难题以及9军、31军、33军组成,朱老总率领,右路军由1军团、3军团和4军、30军组成,毛主席、徐老总等指挥。
当时的欧阳毅,担任红5军团保卫局长,可部队北上时,张给下令四方面军与5军团、9军团南下。这样情况下,四方面军为主的部队,从此开始2次爬雪山和2次过草地的经历。对此,主张北上的朱老总与主张南下的张展开尖锐斗争。欧阳毅在也是进行抵制斗争的,而且派警卫保卫朱老总的安全。可以说,态度旗帜鲜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29a05448ee07ce4b892f6a4103b5bd1.jpg)
如今展开批判,认为这不是事实。
对此,即便上级任命他为抗大总校秘书长,表示没有把情况查清楚,没有给出一个结论,自己是不接受工作分配的。说实话,对于这样的问题,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而且前线形势需要干部,最终还是接受组织分配。
就在全身心投入工作后,他发现一个问题,因为结论还没有查清楚,一些重要的文件是不给他看的。有一次去教育长办公室,桌子上放着一份文件,对方赶紧收藏起来,让他感觉到自己还是被当作有问题的对待。
对此,内心是五味杂陈!他以为事情过去了,没想到竟然这样。因此给上级首长申诉,希望给一个明确的结论。总政部主任接到批示后,解决它的问题,最终的结论有些草率:认为过去它的立场鲜明,可到四方面军后,处在不同环境中,模糊了立场。
这个结论对他来说,似乎当头一棒。尽管用了模糊二字,感觉没那么严重。对他来说,这或许就是否定了自己过去的斗争,认为这水不符合事实的。他对此不满意,王主任对他的态度也拍了桌子,场面一度尴尬。
王主任脾气大一些,也是众所周知的。他也不想在会上发生争执,因此会后单独找王主任谈话,希望王主任在查一下。尽管得到同意,可结论照样下来了。欧阳毅多少有些沮丧,作为抗大总校副校长的罗瑞卿看到结论后,劝慰他:只是说了模糊立场,不等于你动摇了。他说:什么等不等于,自己从来没有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a1849ede86382bb469623675769bf7d.png)
事情已经如此了,而且在如此急迫的形势下,个人的情况也就暂时搁置下来。
到1940年,他从前线回到后方休养,而朱老总也从前线回到延安后,得知他的情况,表示要为他的情况证明。对于在四方面军的表现,朱老总是最有发言权的,而且刘伯承也知道,但在1937年他们都奔赴前线了,不可能为这一点事情,放下抗日大事回后方为他证明吧。
在经过中组部部长陈云的调查下,根据他写的材料,以及朱老总的证明,最终给一个公正的结论。此后,王主任得知情况后,也向他表达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