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国将领中,有不少在战争年代打仗出名的战将,可在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各种原因,职务上不算很高,没有完全展现出,如王建安、王近山、周志坚、钟伟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61953641371b4f63fa7349809d0b144.jpg)
王近山曾是刘邓麾下最能打的将领之一,尤其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绩,扛起了刘邓大军的大旗。哪里有恶仗、硬仗等都是6纵先上。
新中国成立后,从朝鲜前线回来,担任过北京军区副司令,后调任公安部副部长等职。在五六十年代还是大军区级副职。1964年以后,因为情感问题而影响了仕途,被撤销了大军区级副职,改为农场副场长。
这对于久经沙场的老将来说,离开部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能不能再回到部队还两说,或许就回不去了,或许几年后又重新返回。对于他的处分,客观来说是重了一些。按说夫妻感情不合,也就是内部矛盾,最终闹得沸沸扬扬,将事态扩大,婚也离了,职务降了。这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
之所以对他的处分过重,或许也是要起到一定程度警示作用。客观来说,有人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看光高了,看不上“糟糠之妻”,也是存在的。
到农场劳动后,似乎就“与世无争”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ffad03c458d895ede74dfeb2401ca78.png)
那个时代,被处分过的人尤其是断崖式降职的,在军中也是寥寥无几。在待遇方面,也被另眼相对,去看病还能碰壁,只能让老部下出面解决,老部下看到老首长的情况,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农村几年后,老首长许世友对毛主席说希望将王近山调回部队,在1969年重返部队,到南京军区担任副参谋长,一般情况下大军区参谋长可以是正兵团职务,副参谋长可以是副兵团职务,也可以是正军职。
那时候,他的老部下肖永银是军区第一副司令。
对于职务高低,王近山似乎看得不重要,相比在农场的工作和生活,回到部队改善很大。但比起1964年之前,还有很大差距。按照他的级别和能力,这个时候,怎么也应该能提拔到大军区级正职位置上,如今很多少将、甚至大校职务都高于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f0bba40f0ec9ca170ea704d25eb9e33.jpg)
1974年,他身体出现问题,作为老首长的邓政委得知后,想尽一切办法救治,有困难到北京来。作为老部下的沈阳军区司令李德生得知后,让人买补品送到南京。前妻得知他的病情后,也想办法。总之,熟悉他的人对其非常关心。
王近山领导的12军,麾下走出不少大军区级正职,如搭档杜义德,在七十年代从海军政委调任兰州军区司令员;李德生作为他麾下旅长,也是担任大军区正职最早的一位,七十年代初担任总政部主任兼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另一位麾下旅长,尤太忠在八十年代初调任成都军区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