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俩都当过张家口卫戍司令,跨战区调离,待遇不同?他被极力挽留

从阳化石 2024-09-05 01:31:37

1947年,刘邓大军将南下大别山作战,执行千里跃进任务。这对于在晋察冀的个别将领产生了影响,郭天民、郑维山等也要参加这次战略跃进,但最终上级挽留郑维山。

郭天民与郑维山都是抗战时期来到晋察冀军区工作的将领,也都是军事出身的将领。从资历来说,郭天民更老一些。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郭天民曾经调任四方面军军参谋长,此时的郑维山在四方面军担任团长、后任师长等职。

抗战时期,俩人在晋察冀的工作不同,郭天民担任下辖二级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郑维山的工作不能说不重要,先干军事教育,历任晋察冀军政学校教员、抗大分校副校长,教导团政委。抗战后期才改为第四分区副司令、司令,真正走上军事指挥。

抗战爆发前,四方面军在批张路线时,有些将领多少受到影响,有些在抗战爆发并没有立即投入作战,而是干起教员,如洪学智、聂凤智、郑维山等,他们干了相当长时间军事教员工作,到1940年以后才陆续重返军事工作。

抗战胜利后,从延安回到晋察冀,被安排担任张家口卫戍区司令。

张家口是战略要地,抗战胜利前,冀察军区司令员郭天民率部将其解放,担任卫戍区司令,下辖七八个团,后来萧克兼任司令员。萧克因担负更重要工作,又任命郑维山为司令员。此时,上级组建四个机动纵队。郭天民担任冀察纵队司令,这支部队后来改编为2纵。

当时的张家口已经成为晋察冀的首府,郑维山虽然没有在机动纵队任职,可他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从1945年8月到1946年6月之间,晋察冀部队与敌人有过几次作战,都是机动部队作战,郑维山相对而言作战任务不重。随着内战全面爆发,敌人向张家口侵犯,我军采取两手准备,做好转移到准备,同时做好保卫到准备。因晋察冀军区兵力不足,最终撤离张家口。

张家口保卫战结束后,郭天民在晋察冀的军事生涯也有了转折点。因在涞源会议上与上级发生争执,最终离开岗位,2纵司令改成杨得志,沉寂了几个月。中央工委领导到晋察冀后,他的情况才得到解决,并离开晋察冀去了刘邓麾下。

同时,随着张家口被占领,身为卫戍区司令的郑维山,改为察哈尔军区司令员。他接到上级通知,调去南下大别山,与刘邓大军一起工作。这让他很兴奋。自1932年离开家乡已经十几年了,如今能再返回家乡打仗,谁能不激动。

就在他收拾行李,准备出发时,朱总司令接见了他,希望他留下,主要是聂老总的意思。认为晋察冀需要人,而且晋察冀即将组建野战军,杨成武调去野战军,会空出司令员的位置,让其接任。

此时,晋察冀需要能打仗的军事干部,可以说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他在军事上没有太多发挥,但他确实是一员战将。上级第一次挽留他,他表示愿意南下,老总让他再考虑一下。为什么不是命令呢,而是约谈呢。调他去的是军委下令,他可以坚持。从晋察冀的发展来说,聂老总希望他留下而已。后来,第二次谈话,郑维山才改变南下的想法。

郑维山到三纵上任,也在军事方面得到极大展示。话退一步讲,如果南下大别山,刘邓大军纵队并不缺将领,能不能在主力打仗也不清楚,因为开辟根据地的任务也很重要,郭天民到了后,从野司副参谋长调去鄂豫军区副司令,在地方工作2年后,才到机动兵团打仗的。

0 阅读:1
从阳化石

从阳化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