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买房的人都知道,在宏观大区域板块,和微观小区产品力之间,经常会产生冲突。
有的地处核心地段的小区,由于修建年代比较早,小区房龄较老,户型设计等产品力相对较弱,而另一些地处新区、边缘板块的小区,内部园林打造、绿化率、外立面等产品力,都优于前者。
这其实涉及到房产圈比较常见的两种观点:地段决定论 vs 产品中心论的差异。
地段决定论,认为房产的主要价值,在于其所处的板块和脚下的地段,以及周边所绑定的城市配套,而房子本身的钢筋混凝土不值钱,更看重的是房产的投资、升值逻辑。
产品中心论,则认为房产就是用于居住的空间,主要价值在于其建筑实体和小区环境,微观层面的产品力(如楼龄、户型、梯户比、绿化等)权重含金量,要大于地段含金量,侧重的是房产的居住价值。
虽然地段决定论,和产品中心论,都各有说辞,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二线城市而言,往往还是地段决定论,占据了市场的主流,原因有二:
1、二线城市板块差异大,房价普遍不高,还没有到卷产品力的阶段二线城市不像一线城市那样均好性十足,多数二线城市,都有着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的界别,有很多可开发的土地储备,一些开发程度尚未饱和的边缘板块,和主城核心区域的地段差异,是相当之大的。
无论是公共服务、市政设施,还是城市稀缺资源、生活配套等,核心区和非核心区都有着很大区别。
而且,当前不少二线城市的房价,都还在1万元上下,甚至有的平均房价还不足万元,就这么个价位,要说打造产品力,实际上是很困难的,没有太多卷产品力的空间。
它不像一线城市那样,房价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能够有足够的利润冗余空间,拿来对产品力精雕细琢。
二线城市目前的发展程度,其实还在一线城市早期的城市经济和人口规模的扩张阶段,还到不了卷产品力这种精细化的层面。
2、二线城市增值潜力大,板块带来的增值红利,远超产品力升级二线城市未来的增值空间和上升潜力,是超过那些过度饱和的一线城市的,因此,城市能级扩张带来的资产增值效应,要远远大于个别小区微观产品力的悬殊。
当二线城市能级一旦开始扩张起来,板块升值带动起来的水涨船高,是足够烫平当前城市中的一切产品力差距的。
就好像,工业时代的蒸汽机,带来的技术进步和价值提升,是远远大于农耕时代的木质农具和铁器农具之间的细微差距的。
当你手中的房产,从50万升值到200万之后,手中握有200万的可变现预算,当年那些看上去比50万的小区高档的价值70万、80万的所谓“改善”房产,那还不是随便挑?
因此,既然着眼于还在为未来发展扩张蓄能的二线城市买房,那么地段决定论,一定是优先于产品中心论的。
产品中心论只在一种情况下适用,那就是当城市发展足够饱和、板块和地段的均好性都差不太多的时候,产品力是能够给小区分出个高低优劣的,在这之前,仍然都是地段的权重和含金量, 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