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养生是什么含义?人生与之对应的关系,千万别弄错了

文化养生谈 2023-12-30 09:02:07

关于《黄帝内经》的养生知识,清代名医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里曾说:

人知饮食所以养生,不知饮食失调,亦所以害生。

这里强调了饮食和季节变化之间的规律,和内经四时养生是完全一致的。天地之气的变化,一年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世间万物也就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规律。

就我们的身体而言,也应该根据季节的不同,客观地分析其对身体的影响。

有的人认为,所谓的四季养生,就是规避自然界的风寒暑热等外邪而已,这固然没错,但绝对不是全部。

真正的四时养生,是强调我们必须遵循天时的变化,调养的对象包括精神、饮食、起居作息等各个方面。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的变化,不至于损害身体本身的正气,从而达到保养精神元气,避免外邪侵袭,最终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

比如《黄帝内经》就说: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应。

内经把“心”视同君主之官,也是阳中的太阳,更是生命的本始,心的气机和夏气相通。

而肺则是相傅之官,为阳中之太阴,主全身的呼吸,气机通于秋气。

肾为做强之官,为阴中之少阴,肾气通于冬气。而肝为将军之官,为阳中之少阳,肝气通于春气。

这样理解了五脏和四时的应对关系之后,我们就可以显而易见地得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的四时养生规律。

细心的朋友应该会问,还有一个后天之本的脾不需要养护吗?

在中医里,脾为中土,它不单独对应一个季节,而是依附四时而生。也就是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都应该兼顾脾的养护。

这也是后世医家总是在强调的一点原因: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脾胃气机养护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外界的植物违反了四时之气,比如夏天的树木到冬天就会枯萎落叶,冬天的植物到了夏天也会凋零,这都是逆天行事的结果。

我们人都来源于自然,我们的生活起居活动,都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要逆天行事。最高的境界就是顺应天时,天人合一,这样的结果就是气血运行更加通畅,健康长寿自然就不难了。

自然界的植物,每到秋天就开始把树枝树叶上的营养成分集中收集到根部,到了秋天,枝叶都处于相对的营养贫乏状态,于是就出现枯黄落叶。

天气进一步变化到了冬天,树枝上的营养藏到了树根里,这时候,树木的生长就完全停止了,就像动物进入冬眠一般。

直到春天来了,根部的营养才会升发出来,输布到树枝树叶。这时候,内在的营养散发,但外在的条件还不是很成熟,树木也就只能长出一个小芽。

一直要等到夏天,所有的营养都升发输布到了枝叶,植物也就正是枝繁叶茂的时候。之后的秋分,又进入下一个轮回。

这就是一年四季的四时变化,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建成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也就是我们说的自然规律。

对应到一个人身上,每个人的生命周期,也有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的四个阶段,我们仔细体会一下,是不是和自然界的四季很相似?

而人生的四个阶段,不但和自然界的四季变化相通,受它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1 阅读:56

文化养生谈

简介:弘扬传统文化,解读养生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