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十大元帅、十大将军中谁最有影响力,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是提起红军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那就一定要说说这个人。他在新疆坐牢5年,抗战缺席8年,但仍能与王震平起平坐,部下两上将无人不服。
这个人是谁?他为何在缺席抗战8年后,仍能与王震平起平坐?
追随毛主席干革命
此人名叫张子意,是个地地道道的湖南伢子。中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先生,在长沙的学校工作几年。
1925年的时候,毛主席总结了革命初期的失败教训,决定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农民运动上。毛主席在湖南开展广泛农民运动,几千年来一直受压迫受奴役的农民,就像看到了黎明的太阳一样,他们对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毛主席在湖南设立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吸引了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前来学习,这股浪潮也吸引了身为老师的张子意。张子意投身到农民运动中,紧紧跟随着毛主席的脚步。
张子意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奔赴到湖南各地领导农民运动。在他们的努力下,湖南的农民运动蓬勃发展。他们打土豪、分田地,组织农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当中国工农红军成立时,张子意因为本身文化水平就很高,又在农民运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任命为红六军团的政治部主任,开始了他在红军辉煌时期。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一直把共产党当作自己的假想敌。蒋介石不担心外国侵略者来抢夺他的权力,却一直担心共产党要分他的天下。所以蒋介石一直假意和共产党合作,背地里却干着危害合作的卑劣勾当。
1927年4月12日,当蒋介石撕开虚伪的面纱,将魔爪伸向共产党人的时候,上海变成了共产党员的噩梦。大批的共产党员遭到抓捕和暗杀,无数烈士的鲜血染红了黄浦江。
另一方面,国民党召集部队立刻对共产党的根据地发动“围剿”。我们的工农红军,还处于萌芽发展中,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红军还是多次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1933年,日军向我华北大举进犯。在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蒋介石还是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理论。与此同时,共产党内部由于博古和李德推行错误路线,红军对国民党的战斗中屡遭失败。
1934年10月,随着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决定撤离,开始长征。
张子意在红六军团担任政治部主任,王震任政委,他们一起并肩作战,一起走完了长征的路程。长征初期,红军的周围都是围追堵截的国民党部队,红军各部队都拼尽了全力,终于摆脱敌人的包围。
可是又有雪山和草地挡在红军战士面前,红军缺衣少吃,战士们都在吃野菜和皮带。张子意在日记中写道:
“红军行军途中缺少物资补充,只能吃野菜,许多同志把皮带煮了,吃十几天的皮。”
自然环境恶劣,没有粮食供给,我们的红军战士常常走着走着就倒下了,非战斗减员非常严重。
张子意常常把自己的口粮省下来给伤员吃,他一路上帮忙照顾伤员,将自己的马让给伤员坐。最后到了野菜也挖不到的时候,张子意决定把自己的马杀掉,一部分肉自己所在的部队食用,另外的则送给兄弟部队。
红军战士穿越了十几个省,翻过无数的崇山峻岭,跨过无数的河流汪洋,最终到达了陕北,和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了。
新疆坐牢5年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里,张子意和许多共产党员一样,身体素质非常差。1937年,党中央派张子意前往莫斯科学习,同时在苏联调养身体。张子意在苏联居住了几年,学习了许多文化知识和军事理论,准备回国大显身手。
1941年,抗日战争还处在白热化阶段。这时的张子意归心似箭,组织看他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就同意他回国的请求。收拾好东西后,张子意开始制定路线,他决定从苏联出发,经过新疆地区,再回到陕北延安。
路线定好了,张子意踏上了归国的路程。当张子意途经新疆的时候,被新疆军阀头子盛世才的手下抓捕。盛世才是一个典型的墙头草,看到哪边的风向有利,就偏向哪边。
国共两党合作期间,盛世才举着拥护的旗号,假意支持共产党。当国民党和共产党彻底决裂的时候,他又跑去给蒋介石献媚。为了讨好蒋介石,盛世才在新疆抓捕了许多共产党员。
在监狱里,张子意没有向盛世才屈服,他忍受着严刑拷打,始终不肯说出关于我党的事情。盛世才见无法从张子意口中套出有用的信息,又不想便宜他,就一直关押着他。
即使在监狱中,张子意也没有放弃工作。他组织监狱里的共产党员骨干,不屈不挠地和敌人做斗争。
张子意在新疆的监狱里被关了整整5年,期间党组织从来没有忘记狱中的同志。1946年,张子意等人被营救出狱,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延安。
与王震平起平坐,却未被授衔
回到延安的张子意被安排进贺龙的部队,贺龙是张子意的老领导,红军时期他就在贺龙的麾下工作。
后来一野第一兵团成立的时候,组织决定让王震担任司令员。在政委一职人选上,王震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可以让张子意同志担任这一职,我们过去合作默契,相信将来也能将第一兵团带好!”
然而党组织没有同意王震的建议:“张子意同志离开党已经有8年的时间,相信他一时无法深刻了解部队的组成,政委我们另有人选。”
王震希望曾经并肩战斗的老战友,再次协同作战,但可惜的是没能达成这个愿望。王震觉得有点惋惜,因为他了解张子意的为人,过去两人在一起的合作,也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组织上也是考虑张子意一直从事政工工作,对一线的指挥稍弱,还是安排张子意做他擅长的工作。张子意对组织的安排没有怨言,还是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
1955年9月,中央举行全军的授衔仪式。王震被授予上将军衔,就连张子意昔日的2个老部下,也都获得了上将军衔,唯独张子意没有军衔。
既然张子意是参加过长征的革命干部,为什么在全军授衔的时候没有他呢?
虽然张子意参加革命早,在红军时期贡献很大。可是他去苏联养病3年,在新疆监狱5年,这整整8年的时间都和部队脱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都参与较少,按照对革命的贡献来评定,张子意后面几年的确稍显逊色。
尽管张子意没有被授衔,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他在红军队伍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1981年5月31日,张子意去世。去世前,他将自己补发的2万多元工资全部上交,当作最后一次党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