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15日,随着一声枪响,日籍医生津泽胜被击中额头倒地,而开枪之人则是晋察冀军区的师级干部沙飞。消息一出,大家纷纷震惊,但杀人偿命,就算是我军干部也不例外。
1950年2月24日,聂荣臻含泪下达了处决沙飞的命令。但在临刑前,他还是叮嘱行刑人员:“他喜欢吃鱼,给他吃点好的吧……”
那么沙飞为何要开枪打死津泽胜?聂荣臻和他又是什么关系呢?
聂荣臻特批沙飞为八路军摄影记者
沙飞1912年出生在广东省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在当时大环境的影响下,他渐渐对摄影产生兴趣,希望通过照片来反映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现状。1936年,他辞去安稳的工作去上海学习摄影技术。
1937年8月底,沙飞背着相机前往华北抗日前线。10月,当时平型关大捷的硝烟还未散去,沙飞连忙来到八路军115师第一线进行采访,受到林总和聂荣臻的热烈欢迎。
平型关大捷,我军不仅狠狠挫败了日军,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些都深深感动着沙飞,并拍摄了不少出名的照片,比如说《缴获的日军电台》、《击毙的日军战马》等等。
看着面前一张张由沙飞拍摄的照片,聂荣臻赞不绝口:“沙飞同志,你这些照片拍的都好好啊。之前我只在报纸上看过你的作品,没想到如今亲眼看到,果然如传闻中的那样。”
沙飞笑着说:“聂副师长您过奖了,这些都是我根据实际情况拍摄的,是八路军战士感动了我。”他顿了顿,又说:“不知道我能否参加八路军,当一个专职的摄影记者,只为你们拍照?”
聂荣臻思考片刻后说:
“好,既然如此,那就特批你为我们八路军的随军摄影记者。希望你能发挥你的摄影技术,将手中的摄影机当作武器,拍摄出好的照片,让老百姓们能更好的看到前线战士的情况,激起大家的抗日热情。”
由于沙飞是第一个到晋察冀边区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因此聂荣臻等人都格外重视他,对他也是非常热情的。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方面,都给予特殊照顾。
当时沙飞使用的是在上海买的白朗宁相机,价值5块大洋。当聂荣臻得知这件事后,当即将缴获而来的一部法国产的韦尔脱相机交给他,并说:“希望这部相机在你手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知道这部相机可是价值400大洋,因此沙飞收到后格外珍惜:“谢谢聂副师长,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用这部相机,让更多群众看到八路军战士们在战场上的英姿!”
为了更好地照顾沙飞,聂荣臻特意交代工作人员:“记得每个月给沙飞同志8元津贴。”工作人员有些犹豫:
“首长,您每个月才5元,其他各部部长每个月才4元。如果给沙飞同志8元的话,都能抵得上他们两个月了……”
聂荣臻摆摆手,说:“不要把钱看的太重,沙飞同志和我们这些大老粗不一样。对了,他每天早上也可以不出早操。”
誓死保护珍贵底片
1940年8月21日,我军在攻打日军占领的河北井陉煤矿战斗中,意外救下两名日本小女孩。虽然我们和日军是敌人,但两名小女孩却是无辜的,聂荣臻经过慎重思考,决定替她们找父母。在此之前,由他亲自照顾。
这天,沙飞刚回到司令部,就看到聂荣臻照顾两名日本小女孩的场景。他瞬间被这一场景所感动,当即按下快门,也留下那张不朽的名作《聂荣臻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沙飞向来十分重视底片的保存,他说:
“底片就是我们的命根子,一旦被破坏,那就很难找回。这些底片是揭露日军罪行的证据,更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它们的价值远远超过我自身。”
在沙飞的再三叮嘱下,画报社的成员将保护底片当作使命,每当遭到日军“扫荡”或者袭扰时,他们最关注的不是自身的安全,而是底片。有时候为了保护底片,不少战士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1943年12月8日,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画报社在沙飞的带领下向北转移,底片和照片分别装在牛皮箱、挎包里,由沙飞、警卫员赵银德和李明德分别背着。
当时沙飞的身体很不好,经常吐血,赵银德便劝他:“您身体还很虚弱,要不将这些东西给其他同志背吧?”沙飞摇摇头,说:“不行,其他同志还有别的任务,我们对这些东西更加熟悉,由我们看管最为合适。”
当晚画报社刚转移到柏崖村,没想到凌晨却突然被日军包围。战士们当即向敌群冲去,一边打一边向外转移。当时赵银德背了两个大皮箱,他担心自己目标太大会引起日军的怀疑,于是便将装有底片的皮箱藏在隐蔽之处。
两天后,突围的同志们汇合,见到赵银德的第一面,沙飞便问他:“底片都保住了吗?”赵银德点点头,说:“您放心吧,都保住了。”听到赵银德的回答,沙飞这才放下心来。
到1948年年底,画报社共保存2万多张底片。后来毛主席在接见画报社工作人员时,曾说:“你们把战争年代的底片给保存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沙飞为何要击杀日本医生?
1948年5月的一天,沙飞因患有严重的肺结核被送到石家庄白求恩医院治疗,主治医生是来自日本的津泽胜。然而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治疗,沙飞的病情不仅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这也让他对津泽胜的医术产生怀疑。
这天,津泽胜来到病房检查沙飞的情况。由于情况还和之前一样,他就没有仔细检查,但却引起沙飞的怀疑:难道他是日本在中国潜伏下来的特务?不然怎么这么不关心病人?
随着病情越来越严重,沙飞对津泽胜的观感也越来越差,再加上对方是日本人,强烈的民族仇恨让他产生报仇雪恨的想法。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要亲手杀死津泽胜,杀死这个“特务”。
1949年12月15日上午,津泽胜照常来病房为沙飞检查。检查完毕后,他用不熟悉的中文说:“比之前好很多。”说完便笑着离开,谁曾想就是这个笑引起沙飞的不满,精神受到刺激。
趁着津泽胜转身的时间,沙飞拿出枕头下的枪对准他开了一枪,津泽胜应声倒地。紧接着,沙飞又来到津泽胜面前,朝着他的额头又补了一枪。突如其来的枪声引起大家的注意,等大家发现的时候,津泽胜已经躺在血泊之中了。
起初大家都不敢相信沙飞会杀害津泽胜,但经过调查、取证以及审问,沙飞亲自承认是自己做的。在审问中,当工作人员询问沙飞为何要杀人的时候,他说:“他是日本特务,我打死他是应该的,我不是一时冲动!”
不过由于当时沙飞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再加上在抗战期间立下不少功劳,所以组织决定从轻处置。然而审查人员在调查津泽胜情况时,却得知对方自日本投降后自愿留在中国,且三年来一直为中国人民治病,大家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件事。
最终这件事被传到聂荣臻那里,尽管他和沙飞交情很好,但却没有徇私,而是含泪做出处决沙飞的决定。临刑前,他特意叮嘱:“沙飞喜欢吃鱼,临刑前让他吃点好的吧。”
不久后,随着一声枪响,沙飞应声倒下,当时他只有38岁。直到1986年,法庭重新审理了这件案子,原判决被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