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首任北京市委书记,主政北京长达17年,81岁成为正国级领导

癸妹聊历史 2023-06-04 10:39:24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同时也标志着一个崭新的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

会上,在经过近千名代表的热烈讨论后,最终决定将新中国的首都设北平,并将北平市改为“北京市”。

接下来的重要任务,就是选一位能扛起共和国首都建设大旗的人。

那么,到底该由谁来主政北京呢?

其实,在毛主席的心里,早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

他就是曾任东北局副书记兼副政委的——彭真!

彭真,1902年10月12日出生于山西省曲沃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彭真是家中的长子,他还有两个弟弟和五个妹妹,一家十口人仅靠几亩薄田艰难度日。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能吃饱穿暖本身就已经是奢望了,更别说还要读书上学,接受教育。

但为了能让孩子将来有出息,父母还是节衣缩食供他上学。但由于家境实在贫寒,彭真直到12岁才有机会进入到私塾读书。

1918年,16岁的彭真在曲沃县立第二高小上三年级,毕业后考入山西省立一中就读。

尽管接受教育的时间比较晚,但彭真学习非常认真,成绩一直都很优异。

在校期间,彭真受到一些进步青年学子的影响,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并且还积极参加进步组织青年学会,接受马克思主义。

大革命时期,才20岁出头的彭真,就已经是中共太原支部委员、书记了。

在这之后,彭真又先后被任命为中共天津地委组织部部长、职工运动委员等职,在山西太原,石家庄、天津等地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学生运动。

1929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彭真不幸在天津被捕。

后经地下党组织多方营救后出狱,历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北方局组织部长,继续在华北地区进行地下革命活动。

抗战爆发后,彭真任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与聂荣臻一起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由于他心思缜密、工作能力强,为人处事也很有原则,因此深受刘少奇的赏识,甚至一度将其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不久后,彭真又被毛主席委以重任,先后任中央党校教育长、副校长,中央组织部长等职。

抗战胜利后,中央确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并决定成立“东北局”,由彭真任书记,陈云、程子华、林枫、伍修权为委员。

当时,彭真还兼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委员一职。

1946年重新分工后,由林彪任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任东北局副书记兼副政委。

不过,彭真并没有在东北工作太久,1947年4月中旬,中央便决定调彭真回到中央工作。

同年7月,彭真抵达西柏坡后,参加了全国的土地会议,之后留任中央工委常委。

1948年底,三大战役结束后,彭真被任命为北平市委书记。北平改称北京后,彭真改任北京市委书记。

事实上,彭真在党内的地位一直很高。

当年毛主席去重庆谈判时,为了避免意外发生,特意将陈云和彭真增补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可以说,当时的彭真,其地位已经是仅次于中央“五大书记”和陈云之外的“第七人”了。

“东北局”成立之初,彭真就已经是书记,东北地区名副其实的“当家人”。

彭真在北京市委书记这一岗位上干了整整17年之久。

由于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首都的建设也极为紧迫。为此,彭真十七年如一日,每天都工作得很辛苦。

后来,十年革命开始后,彭真受到了冲击,一直到1979年2月才恢复工作,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

1983年6月,时年81岁的彭真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成为真正的正国级领导人。

四年后,在中共十三大上,彭真辞去了中央的领导职务,正式退居二线。

1997年4月26日,彭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6 阅读:2742

癸妹聊历史

简介:传递有趣的文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