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两个逻辑。
一个称作稀缺性。
不是人稀缺,是位置稀缺。
岗位有限,于是劳动力就过剩,工作就难找。紧跟着,要求也水涨船高。
学历、经验、性别、年龄等等,合理不合理的,有没有必然联系的,都成了要求。
人越多,工作越好,岗位竞争越激烈,要求就越多,还剑走偏锋, 甚至变本加厉。
不仅对找工作的这样,对老员工也一个样。
而且,私企老板无所不用其极,他两头儿堵。
一方面借经验不足之机,对入职者变本加厉,提高要求,打压待遇,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以年龄为借口,对老员工上下其手,明驱暗赶,逼人就范,收缩开支。
一里一外,老板得利。而且屡试不爽。
为什么能这样有恃无恐?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逻辑,叫做替代性。
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没有几个人干的活儿是天下独一份儿的。
绝大多数工作岗位和岗位的日常要求,用不到武林绝学与葵花宝典。
说白了,技术含量真没那么厚,就业门槛儿也没那么高。
新人儿、老人儿,专职、外包,都能干,相差的,无非就是些经验和责任心。
单说经验和责任心上的差距,也不是不可以靠年轻人的精力和时间,以及领导的拿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大部。
因此,35岁,凭经验和积累,还干着其实并不十分倚重于经验和积累的工作。
这些工作也没有多少不可替代性可言。怎么能不面临困境?!怎么能不面临淘汰?!
跑在前头的人要么已经退出竞争,要么早已拉开距离。
拉开距离的原因,在于赛道极度变窄,剩下的事自己无力担当,更缺少机会。
跟在后头的人眼瞅着追将上来,已经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时间优势,只剩年龄劣势。
原本属于自己的事,分分钟被后来者取代,他们还有能力全盘接纳。
不被选择的35岁,终成弃子。
岗位稀缺,人可替代。
通用技能,没有门槛。
稀缺性和替代性这两个逻辑本来井水不犯河水,
可一旦它们力合一处,就出现放大作用和叠加效果。
放在哪里都一样,只不过在私企职场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罢了。
与此对应的,
一方面扩充岗位需求,另一方面提升术业专攻,才是对冲上述两种尴尬逻辑的新逻辑。
没有新逻辑发挥作用,只是陷在旧逻辑朝不保夕,每况愈下的情形之中,
恐怕35岁这个年龄的困局,还有进一步提前的趋势。
康师傅辞退员工第一步无故冻结员工工资,第二步找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单方面解除员工劳动合同。前两步无效,第三步和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既落下好名声,又回避劳动法。
大概35岁以上的适合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