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是什么人这么阴险,要借毛泽东之手挑起红一方面军内乱?

易文爱历史 2025-02-26 06:05:07

1930年,是什么人这么阴险,要借毛泽东之手挑起红一方面军内乱?

毛泽东

前文《1929年红四军爆发内部之争,周恩来为什么支持毛泽东而不是朱德?》讲到,1929年红四军内部爆发争论,周恩来最终支持了毛泽东而不是朱德,因为毛泽东一直坚持的“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才是正确的。毛泽东在周恩来的强有力支持下,重新出任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并立即对红四军进行了整顿,红四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重新回到正轨,毛泽东率红四军由闽西向赣南转移。

受毛泽东创立的红四军影响,全国各地一下子涌现出了十几支红军队伍,革命形势如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建立了大大小小15个红色革命根据地,红军人数迅速发展壮大至10万余人。毛泽东率领红四军进入赣南,此时的他,疟疾也已经痊愈了,身心状态俱佳。红四军在他的领导下,上上下下团结一心,信心十足。到1930年3月,赣南一带除了赣州、吉安等几座城之外,30多个县都成了赣南根据地。

赣南根据地和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这一大片区域就是中央革命根据地。1930年6月,红四军和红三军、红十二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毛泽东为政治委员,朱德为总指挥。不久,红五军、红八军和红二十六军合编为红三军团,彭德怀为总指挥,滕代远为政治委员。8月,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毛泽东为总政治委员,朱德为总司令,总兵力达到3万余人。

毛泽东的处境稍微好转,马上新的危机又来临。这回带给毛泽东危机的是他的老乡和朋友——远在上海、高居中央的李立三。当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时,曾写下《二十八画生征友启示》,李立三在毛泽东面前羞羞答答,没有明确表示意见,那时候,小毛泽东6岁的李立三就是个小弟弟。如今,李立三趁周恩来赴苏联而把持了中央领导大权,开始发号施令,竟然狠批毛泽东。

李立三挖苦毛泽东的“游击战争秘诀”就是“逃、跑、走”,他鼓吹的中央路线是要“夺取中心城市,向敌人的主力进攻,向交通中心发展”!因而狠批毛泽东走的是一条“与中央完全不同”的路线,坐在上海办公室的李立三要对毛泽东的问题进行“根本解决”。1930年6月15日,李立三以中共中央的名义致信红四军前委,以不容置疑的强硬口气命令毛泽东,必须按照中央的指示来转变你们今后的路线,否则就来中央解决!

李立三此时拼命强调中国革命“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的革命形势正在成熟”,命令毛泽东必须率红四军向中心城市与交通区域进攻。他怕毛泽东不执行,还指派中央特派员涂震农去红四军传达并督战。毛泽东不得不执行来自中央的李立三的命令,进攻南昌。但毛泽东经过这么几年的革命经历,已经非常清楚如果真的执行中央命令,红四军会付出多么惨痛的代价,因此,他采取了智慧的方式“执行”李立三的命令。

先是召开包括地方武装人员在内的万人誓师大会,摆出进攻南昌的架势。接着一路攻克了樟树镇、高安县、新建县西山等地,他在西山召开军事会议,说服部队不要进攻南昌,以避免部队遭受惨重损失。8月1日那天,毛泽东故意派罗炳辉带了几十个人到南昌赣江对岸对空放了一通枪,等到南昌城里的敌军想要反击时,毛泽东的队伍早已开走了。而此时,李立三又命令彭德怀进攻长沙!

彭德怀趁军阀忙于混战、长沙空虚,攻入长沙,但占领长沙才11天,就遭遇军阀何键调集的15个团的南北夹击,幸亏彭德怀撤得快,才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李立三得知后,大骂毛泽东和彭德怀“右倾”,又急令毛泽东和彭德怀组成红一方面军,再次进攻长沙。毛泽东无奈,只得和彭德怀一起,屯兵长沙城下,采取围而不攻的办法,诱敌出城再聚而歼之。何键把气撒到毛泽东头上,抓捕并杀害了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

彭德怀

毛泽东得知妻子杨开慧的死讯,肝肠寸断。他率军在长沙城下好不容易引出敌军一个师并迅速歼灭,士气大振,许多人情绪高涨,要求进攻长沙,而此时,李立三又在拼命催促进攻长沙,并派出长江局代表周以栗前来督促毛泽东执行中央命令。毛泽东只好下达强攻长沙的命令,但此战使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各损失差不多1600余人,毛泽东不得不一边致信中央解释退兵理由,一边率部撤往湖南株洲。

毛泽东率部回赣南,在途中攻下吉安县城,缴枪上千支。途中,又收到中央接连发来的三封急信,要他再度率部进攻南昌。正在这令人头疼的时候,周恩来和瞿秋白从苏联回国,迅速制止了李立三在中央胡搞的“左”倾冒险主义。在瞿秋白和周恩来主持下,中央召开了六届三中全会,毛泽东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很快,中央派来一位政治局常委,此人因为工人身份而当选常委,他的名字叫项英。

项英资历非常独特,他当选共产国际监察委员会委员,还得到过斯大林赠予的一支手枪,这使得他在党内的地位和声望陡增。他来中央革命根据地传达中央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并根据中央决定,在中央根据地成立“中共苏区中央局”,作为苏区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为周恩来,项英为代理书记,这么一来,项英就成为苏区的最高领导人。不久,又成立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项英为主席,毛、朱为副主席。

红军进攻南昌、长沙,动静太大,蒋介石在“蒋冯阎大战”中胜出后,立即腾出手来对付毛泽东这个心腹之患。他任命何应钦为鄂湘赣三省剿匪总指挥,任命江西省主席兼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南昌行营主任,调集10万兵力、派出3个航空队,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红军中不少人提出“主动出击,北上迎敌”,甚至还有人主张主动进攻九江、南昌,毛泽东对这些主张不以为然,他的对敌方针只有四个字——诱敌深入。

在毛泽东和朱德的指挥下,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5天之内,连打两个大胜仗,歼敌12000余人,还活捉了敌军中将师长张辉瓒,这是毛泽东遭遇红四军内部之争和李立三路线的打击之后,获得的一次巨大胜利。但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令人难以预料的事情,有人竟然企图借毛泽东之手挑起红一方面军内乱。1930年12月中旬的一天半夜,彭德怀突然收到一封密信,一打开信,跃入彭德怀眼睛的是那熟悉的“毛体”字。

信中的字乍一看的确像是毛泽东所写,但信里的内容却让彭德怀大吃一惊,因为这封信不是写给彭德怀的,而是写给古柏的。古柏曾经担任过中共寻乌县委书记,1930年5月,毛泽东到寻乌搞调查时,跟古柏结下了友谊,就把古柏调去担任红四军前委秘书长,其实就相当于毛泽东的秘书。红一方面军成立后,古柏又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长。毛泽东写给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长古柏的信,突然跑到彭德怀手里来。

这件事本身就充满了蹊跷,更离谱的是,信里的内容足以让彭德怀大吃一惊。信里说,要在三天内通过拷问所谓的“AB团”犯人,勒令他们招供出朱德、彭德怀、黄公略和滕代远是红军中的“AB团”主犯,以便早日捕杀。送给彭德怀的,除了这封所谓的毛泽东的密信之外,还附有上万字的《告同志和民众书》,开头第一句话就吓了彭德怀一跳,说“党内大难到了,彭德怀叛变投敌!”彭德怀要人把送信的人找过来,但半天都没找到。

从信件内容上来判断,彭德怀认为这封信绝对是伪造的,毛泽东不会写这样的密信。因为根据他对毛泽东的接触和了解,毛泽东的所有的方针、政策都是正确的,而且他自身是一个无产阶级政治家,而绝对不是一个阴谋家,绝对做不出这种分裂红军、分裂党的事情。尤其是信件的末尾,时间落款格式为10/12,毛泽东从来没有这样的书写习惯。所以彭德怀断定这封密信是伪造的,目的就是分裂红军、分裂党。

朱德

当时,彭德怀的驻地和毛泽东的驻地相距只有六七十里,彭德怀代表第三军团起草了一篇简短的宣言,派人紧急送给毛泽东,宣言说,“第一、第三军团在总前委领导下团结一致,拥护毛泽东同志,拥护总前委领导!”几乎与此同时,朱德也收到了同样内容的所谓的“毛泽东的亲笔密信”。这封信是用毛泽东的名义写的,内容却说朱德怎么不好,落款用的是英文的签名。朱德一看这个签名,立刻断定这信不是毛泽东写的。

朱德由此断定,这是个阴谋,很快就把这封信给公开了,送信的副官放下这封信之后就逃跑了。朱德和彭德怀对此引起高度警惕,立即派人去查清真相。原来,这个阴谋完全就是因为“AB团”引起来的。“AB团”是1927年1月在南昌成立的国民党右派秘密反共组织,北伐军攻克南昌后,蒋介石派出他的亲信段锡朋、郑异为中央特派员,到江西负责国民党党务,随后又加派了洪轨。这三人在南昌秘密成立了“AB团”,专门用来反共和反国民党左派。

1927年4月初,在中共江西区委领导下,江西工会、农会、学联和以朱德手下的军官教导团,对“AB团”采取紧急行动,逮捕了“AB团”骨干30多人,段锡朋连夜从南昌逃往南京。“AB团”就这样作鸟兽散,从此销声匿迹。可是到了1930年的三四月间,在江西莲花又发现了所谓的改组派“AB团”。随后在安福、兴国等地又破获了一些“AB团”的下级零碎组织。中共赣西南特委声称破获大批“AB团”组织,把“AB团”问题的形势估计得非常严重。

中共赣西南特委很快就把抓捕“AB团分子”的肃反问题严重扩大化,甚至采取了极端的逼供手段,使得被抓捕的人乱供一气,导致一大批人跟着被抓,造成“AB团”满天飞的混乱局面。12月7日,总前委派出李韶九作为特派员去吉安东固领导肃反工作。李韶九原来是程潜部下一名连队指导员,南昌起义时他成了俘虏,就加入了朱德的部队。朱德部队在东江失利后,他又回到国民党部队。半年后他又加入了红军,反反复复。

李韶九到了东固之后,觉得满地都是“AB团分子”,短短4天时间,他从中共江西省行委、省苏维埃政府和中共赣西南特委三个机关中,竟然逮捕了120名“AB团”嫌疑人,还处决了其中的50多人!这样草菅人命,把肃反严重扩大化。不久,他又把目光投向驻扎在吉安富田的红二十军,把红二十军的政治部主任谢汉昌给抓起来,污蔑他是“AB团分子”,谢又乱供出红二十军第一七四团政委刘敌是“AB团分子”。

刘敌和李韶九都是湖南嘉禾县人,看在同乡份上,李韶九虽然指出刘敌是“AB团分子”,但没有抓捕他。李韶九押着谢汉昌离开富田去东固后,12月12日,刘敌召集第一营干部,说,李韶九是反革命,把我们的政治部主任谢汉昌抓起来了,以后还要抓我们。于是,刘敌率领第一营去东固抓李韶九,被李韶九跑了。刘敌释放了谢汉昌和包括江西省行委的段良弼等一大批被抓的所谓“AB团分子”,这一震惊苏区的事变称为“富田事变”。

事情越闹越大,段良弼、谢汉昌等人认为李韶九是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派来的,他们就带着红二十军脱离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的领导,渡过赣江,到永新、永阳一带活动。于是,他们想要通过制造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和朱德、彭德怀、黄公略和滕代远之间的矛盾,挑起内乱,造成分裂,报复红一方面军总前委,这才做出伪造毛泽东信件来制造红一方面军内部分裂的恶劣行径。万幸的是,彭德怀和朱德当场就识破了这一诡计。

想想都后怕呀,如果朱德和彭德怀中计,红一方面军一旦闹分裂,马上就会被蒋介石一举给消灭干净。说白了,这事其实就是李韶九的肃反扩大化,把段良弼、谢汉昌和刘敌等本不是“AB团分子”的人扩进了“AB团”,而段、谢、刘等人又反过来以一种极其错误的手段发动“富田事变”,险些酿成红一方面军内乱的弥天大祸,他们这些恶劣的行径,无异于坐实了他们是“AB团分子”。

红军时期项英(左)

好在受命处理“富田事变”的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项英处理得当,他主持通过决议,决定将“富田事变”的首要分子段良弼、谢汉昌、刘敌等数人开除党籍,但并没有称他们是“AB团的暴动”。决议还明确指出,今后绝对不能随便乱打乱杀,不能随便听人乱供乱咬,乱加逮捕。他还通过宣传、教育的手段,让红二十军重新回归并开赴前线参加作战,段、谢、刘等人向党承认自己的错误,请党教育。“富田事变”经项英妥善处理,得以平息。

0 阅读:46
易文爱历史

易文爱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