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里的中国》:从100个成语里读懂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

微格尔 2024-02-11 14:02:39

你大概能体会到,在日常生活里,如果我们在跟别人交谈中加入一些成语,就会使话语更容易理解,也显得很有文化素养。

成语是什么?它是我们日常生活里经常使用的汉语固定短语,由老祖宗流传下来,有着特定的典故和故事背景,是中华文化历史的特定表达,是汉语中的瑰宝,有着丰富的内涵。

那么你有没有发现,通过这些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沉淀的成语,除了富有含义,还可以反映出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变化。

成语里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呢?这套《成语里的中国》撷取了100个耳熟能详的成语,串联起来形成一条贯通的历史脉络,展现出一幅中华文明历史五千年发展图景。

作者曹玉骞根据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从上古传说时代,到夏商周,到秦汉,再到隋唐、明清,分别选取形成于当时、可以体现其时代特点和人文风貌的成语,将这些成语进行文化精神和历史典故的解读、知识拓展,并从书中走出来,去到分布在华夏大地的有关地点进行探索,开阔眼界。

在上古传说时代,诞生了许多来源于神话传说中的成语,比如“开天辟地”“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可以看到,这些成语里出现了许多在上古时代影响历史、开创华夏文明的重要人物,并且他们具有朴素而坚韧的精神,对于一件事会坚持干下去,愿为他人谋利益。这也成为了一种中华民族精神。

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大量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如“一鼓作气”“卧薪尝胆”“居安思危”等,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很相符,表现了人们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秦汉时期是华夏大地实现大一统的重要时期,也充满了人生机会,人们可以不问出身,通过自己的努力成王拜相。许多人有着“鸿鹄之志”,秉承“有志者事竟成”的精神,能够“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长达四百年的漫长乱世,一边是人们“老骥伏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努力建功立业。另一边是“轻裘绶带”“鹤立鸡群”的名士风流。

隋唐盛世,气象万千,即使朝堂风云变幻,皇室更迭频繁,众多文人杰士依然“守文持正”,“以人为鉴”正其身,并能“唾面自干”,隐忍克制。同时还有许多能够“梦笔生花”写就唐诗辞赋的文人们。

宋元明清时期又是风云再起之时,人们努力奋斗只为“出人头地”,深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愿意“两袖清风”“精忠报国”。

成语的孕育和诞生,无法脱离历史和历史中的人。它们反映了历史的发展,也是华夏文明的的体现。读懂这一百个经典成语,我们也就理解了中国的历史发展和民族精神。

0 阅读:1

微格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