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6日,第二届基因大数据助力品种培优与品牌保护研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欧美同学会北欧科创委员会、北京华夏产业经济研究院、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农产品地理标志专业委员会指导。北京艾格瑞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昆明埃舍尔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地理标志产业协会、中国肉牛产业发展协同创新平台、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中国澜湄咖啡产业学院)联合主办。农参担任本次大会独家媒体。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总工程师刘兆彬,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原一级巡视员姚坤,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胡晓湘,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农产品地理标志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姜雨,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徐云碧,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慧慧,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滕泽,北京艾格瑞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陶家军等专家赴会。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在会上发表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新思路及问题》为题的主旨演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4d8a578d8aaffc4fe32c13138cbc3a0.jpg)
铁丁老师指出,品牌和技术融合,是品牌3.0时代的核心特征。元一智库一直走在研究的前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面临产地模糊化、标准推行不顺畅的困境,因此要对标世界性的农产品品牌进行升级转型。他强调,当下农产品品牌营销的核心逻辑正从“生产不对称”向“文化不对称”转变,文化成为了品牌的灵魂,也是消费者最期待的体验,因此地标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将会持续蓬勃发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facf7b11aa38725e5eddb9d2ad4ffea.jpg)
铁丁老师指出,品种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最基本的区隔,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基因检测能够有效规范农产品的流通,保证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者权益,治理销售端“鱼目混珠”的乱象,从本质上影响我国区域公用品牌与产地之间的真实性问题,实现让消费者放心、民众认可喜爱的农产品品牌。
近年来,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品牌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旨在鼓励和支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从而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在农业全球竞争日益激烈、农业现代化推进、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以及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等多重时代背景下,基因大数据助力品种培优与品牌保护研讨会的召开应运而生。此次会议的举办,预计将促进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为农业及食品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