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白茶,萎凋时间要超过60小时,是真是假?

白茶大课堂 2023-02-01 20:08:08

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看到一段广告推送。

“这款2014年传统工艺日晒老白茶,经过60小时以上的自然萎凋,九年干仓存储,转化出难得的正味枣香,并略带药香、陈香……”

说实话,上述提到的内容,涉及太多模棱两可概念。

首先,白茶的萎凋时间,怎么可能固定不变?

其次,白茶储存,离不开干燥密封阴凉,仅限干仓,何谈湿仓一说?干仓储存只是白茶仓储的基础标配,算不上特色卖点!

最后,白茶枣香,没有涉及正味。正味、消青等说法,是安溪铁观音那边的概念。生搬硬套在白茶身上,张冠李戴,反而会闹出笑话。

《2》

今天这篇,重点是先聊白茶的萎凋时间。

说实话,任何了解白茶加工的人,都不会一刀切地圈定白茶萎凋时间。

看茶制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是终极王道。

因为影响白茶自然萎凋的变量因素,着实太多。

第一,温度。

气温高一些,水分蒸发速度更快。

萎凋用时能缩短。

但适宜白茶萎凋的温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气温太高,超过三十多度还在晒茶,高温会破坏茶叶内部的风味物质,反而得不偿失。

第二,光照强度。

白茶的日光萎凋,某种意义上,也是“看天吃饭”。

不同批次的白茶在加工期间,天气条件不同,温度不同,光照强弱也有区别。

光照太强,譬如,春茶季进入尾期后,天气逐渐回暖,正午时分的阳光明显变得强烈。

晒在身上,会感觉到比较燥热。

这时候,肯定不适合继续晒茶。

而是需要将摊晾晒着茶的水筛,再搬到阴凉透风的地方,继续萎凋。

要是放任不管,盲目暴晒。

最终结果是将春茶叶片晒红,留下明显晒伤的红斑。

甚至大半叶片全部晒到变色,叶绿素流失,看不出春白茶本身的青葱颜色。

同时,茶叶内部的芳香物质、茶味物质,也会受损。

外形、香气、滋味,清一色发生劣变!

第三,风向与风力。

自然萎凋白茶时,晴天,微燥,吹干燥北风,是极好的天气。

因为北风是从大陆吹来的,比较干燥。

而温暖湿润的东南风,来自海洋,不利于白茶的自然萎凋失水。

某批次白茶在自然萎凋期间,若是能幸运地遇上好天气。

一连好几天,都是北风、西北风向为主。

萎凋时长自然能适时缩短。

但如果遇到南风天,情况则另说。

第四,萎凋方式不同。

白茶的萎凋加工,方法分三种。

自然萎凋、室内萎凋、复式萎凋。

复式萎凋,即前两者的结合。

不同萎凋方式下,加工制作白茶的萎凋用时,肯定不能一刀切。

第五,白茶品类不同。

简单理解,白毫银针、白牡丹、春寿眉、秋寿眉等不同白茶,所需的萎凋时长不同。

区分得再细致一些,哪怕同样是白牡丹。

牡丹王芽头肥壮,萎凋用时普遍要比普通等级的白牡丹略长一些。

对各家茶厂来说,加工白茶时,萎凋时长、萎凋温度、萎凋风力等,并非一成不变的。

多管齐下,适时调整,才能做出好茶。

第六,摊叶量厚薄不同。

摊叶量,即每平方水筛上,到底摊放了多少白茶?

白茶在制茶时,要求及时摊晾,薄摊薄晾。

摊晾得薄一些,越利于水分及时散失,确保成品品质。

如果自家摊晾场地不足,水筛设备有限,制茶人手忙不过来,将新鲜采下的白茶青叶厚厚摊在一起,最终成品难以保留清爽本味,反而容易出闷味。

同时,摊叶量的厚薄,也会影响萎凋时长!

《3》

今天这篇白茶萎凋时间的基础介绍,略显枯燥。

说实话,对广大茶客来说,不必寻根溯源,费心思琢磨这么多。

因为,术业有专攻。

如何做出好茶,是专业制茶师应该操心的事。

对普通茶客来说,学会品茶、学会买茶、学会存茶,才是硬性刚需!

卖茶打广告是,模棱两可地宣传出白茶萎凋时长,既不专业,也不严谨。

同时,还没有半点必要。

买茶喝,为了减少踩坑。

方法很简单,少听信花里胡哨的噱头,认准一款茶的香气、滋味、韵味,才是最靠谱的做法。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