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半夜2点肚子疼,9点就诊,12点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非常凶险

慕梅玩转养护 2024-11-30 11:00:50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睡梦中,45岁的老李在被一阵剧烈的肚子疼痛惊醒。

说实话他还以为是晚饭吃得过多,或者是有点消化不良了,他翻身尝试通过改变姿势来缓解疼痛,但疼痛却愈加剧烈,老李疼得额头直冒冷汗,连呼吸也变得急促而紊乱。

他摸索着在床头柜上找水喝,然而每一口吞咽都似乎在加剧腹部的疼痛,床头的闹钟显示凌晨三点,老李觉得这次的疼痛,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令人无法忍受。

老李强忍着不适,试图下床走动,但没走几步就感觉到腿脚无力,胸口也开始感到沉重,老李拖着疲惫的身体重新回到床上,冷汗已经浸透了他的睡衣。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疼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逐渐扩散到上腹部,甚至开始向背部蔓延,到了早上6点,老李的妻子被他的呻吟声惊醒,看见丈夫脸色苍白、神情痛苦,意识到情况不妙。

早上9点,疼痛的强度让老李再也无法忍受,他的妻子和儿子连忙扶他上车,急匆匆地驶向最近的医院,老李只觉得一阵阵的无力感涌上心头,连说话的力气好像都渐渐消失了。

终于到达医院,急诊室的医生迅速为老李进行了初步检查,发现他的血压已经极低,脉搏也极为微弱,医护人员立即展开抢救,但时间已经过去了太久,老李的心脏供血严重不足,心肌细胞已经大面积坏死。

仅仅到中午12点,医生宣布了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

老李因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无效去世。

9小时从肚子疼到死亡,错过的“黄金救命时间”有多可怕?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很多人有一个固有的印象,那就是胸痛。

老李的案例告诉我们,心肌梗死的症状并不仅限于胸口的剧烈疼痛,其实心肌梗死的表现本身就可能会因人而异,而其中之一就是“肚子疼”。

心肌梗死引起的肚子疼,通常表现为上腹部的钝痛或剧痛,这种疼痛的本质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引起自主神经系统的异常反应。

而且往往不伴有胃胀,或反酸等典型的胃部症状,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胃炎,或者简单的消化不良。

在心肌梗死的发作过程中,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开始逐渐死亡,缺血性损伤会导致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从而释放出一些特定的标志物(如肌钙蛋白)进入血液。

这些标志物,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来确诊心肌梗死的发生。

当心肌细胞持续缺氧时,身体的代谢需求无法满足,心脏也失去了有效泵血的能力,进而影响全身的供血供氧。

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及时获得治疗,尤其是在最初的“黄金90分钟”内接受冠脉再通治疗(如溶栓、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等),大大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会因为疼痛部位的“迷惑性”而错过宝贵的时间。

对于中年人尤其如此。

45岁左右的人群,通常处于事业的高峰期,生活压力巨大,作息不规律,往往忽视对自身健康的关注,面对身体的异常信号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硬扛”,认为自己不过是累了,或者是因为饮食不规律引起的胃痛,

这种错误的认知和应对方式,往往导致了宝贵时间的浪费,错失了抢救的最佳时机。

以老李为例,他在肚子疼痛的7个小时内,没有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最终导致了病情急剧恶化,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窗口,心肌细胞的大量坏死将是不可逆的。

一旦心脏的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死亡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

这是因为,心脏是维持全身血液循环的泵,心肌受到大面积损伤,泵血功能将严重受限,进而导致多器官供血不足,最终引发全身性的系统衰竭。

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警惕身体的异常信号,尤其是那些难以解释的疼痛,或者出现其他不典型症状如出冷汗、胸闷、呼吸困难等,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就医,确保将救治机会抓在手中。

心肌梗死并不总是肚子疼,中老年人还要警惕这1个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胸痛,不过,并非每个患者都会表现出这种典型的症状。

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由于这些人群的神经末梢敏感度下降,胸痛的感受可能并不明显,或者表现为不典型的部位疼痛,比如肩膀、后背或甚至上腹部的钝痛。

所以说,胸痛是心肌梗死最为显著的信号之一,但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通过典型的胸痛,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心肌梗死发作时,心脏的冠状动脉由于血栓形成,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局部血管急性堵塞,由于供血的突然中断,心肌细胞迅速缺氧,开始出现不可逆的缺血性坏死过程。

这种状态下,患者通常会感受到一种剧烈的、撕裂般的胸部疼痛,甚至会向肩膀、左臂、颈部以及下颌蔓延,患者有时会描述这种感觉如同有“大石压在胸口”。

而且疼痛还伴随着强烈的压迫感和窒息感,使得人们难以忍受并感到恐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心肌梗死的疼痛感并不总是剧烈无比的,尤其在老年患者中,疼痛表现可能相对轻微,有时只是胸闷或胸部有一种隐隐的不适感。

这种不典型的表现极易被忽视,尤其是女性患者,有些甚至表现为上背部、肩胛骨区域或者上腹部的钝痛,常常被误认为是胃部问题或肌肉疼痛。

心肌梗死还会伴随一些全身的症状,比如明显的乏力、恶心、呕吐、以及冷汗直冒等。

这些全身性的表现,往往表明心脏供血已经严重不足,身体正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之中,乏力和虚弱感尤其在老年患者中较为普遍,有时会被误认为是正常的老年虚弱,从而使得患者和家属没有足够的警惕性。

恶心和呕吐则容易被误认为是胃肠问题,尤其是那些平时就有胃病的患者,更容易将这些症状当作胃病发作。

当心脏供血不足时,身体会进入应急状态,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从而导致冷汗直冒、心跳加快等反应,这些症状的出现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安静状态下突然发生,没有任何明显的诱因,且持续时间超过10分钟时。

此时,不论疼痛是否剧烈,都应尽快前往医院就医,进行心电图检查和相关血液指标的检测。

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迅速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的问题,而血液检查中的肌钙蛋白升高,则是心肌损伤的重要标志,我们都知道,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对心肌的损伤是不可逆的,每一分每一秒的耽搁都意味着更多的心肌细胞坏死,更多的生命风险。

及时识别症状并迅速采取行动,是应对心肌梗死的关键所在。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无论胸痛是剧烈还是轻微,只要有不明原因的胸部不适或全身不适,必要时都要及时就医,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心肌梗死的肚子疼,和普通的肚子疼怎么区分?

肚子疼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症状,从吃坏了东西到消化不良,甚至是某些病毒感染,都可能引发肚子疼痛,然而,当肚子疼是心肌梗死的表现时,它有一些独特的特点,能帮助我们区分它和普通的胃肠道不适。

心肌梗死引起的肚子疼,通常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引起神经反射,导致上腹部的钝痛或剧痛。

这种疼痛往往不伴有典型的胃部症状,如胃胀气、反酸等,与普通的胃肠不适存在本质区别。

而且,心肌梗死引发的肚子疼,通常与其他全身症状共同出现,如出冷汗、头晕、恶心、虚弱无力等,这些症状综合表现,实际上是心脏发出的“警报”,提示血液供应的严重不足。

心肌梗死的腹部疼痛与普通的胃部不适,在性质上也有所不同。

心肌梗死导致的疼痛,通常非常剧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感,而这种疼痛在服用普通的胃药后通常不会缓解,如果患者尝试服用胃药,或者通过饮用热水来减轻疼痛,可疼痛仍未缓解甚至愈加严重。

这可能就是心脏引起的问题,而非单纯的胃部不适。

面对这种“顽固”的肚子疼,一定要高度警惕,并尽早就医。

另一个重要的区分点是,心肌梗死引起的肚子疼与呼吸、体位的改变无关,胃肠道引起的疼痛往往可能因体位的变化或进食而缓解或加重,而心肌梗死导致的疼痛,则不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心肌梗死的疼痛往往是持续性的,缺乏典型的胃部疼痛的波动性和周期性,这一点也可以帮助判断。

心肌梗死引起的疼痛具有放射性,疼痛不仅局限在腹部,往往还会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常见的放射部位包括胸口、肩膀、后背,甚至下颌等。

这种疼痛的放射性,是由于心脏和这些部位的神经存在交叉联系所致,当心肌缺血时,身体会将疼痛信号传递到这些部位:

出现腹痛并伴有其他部位的疼痛时,尤其是那些没有明确诱因的疼痛,应该考虑到心脏问题的可能性。

结语

老李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心肌梗死的凶险不容小觑,而其中许多生命本可以挽救,关键就在于能否及时意识到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无论是胸痛、肚子疼,还是其他不适,身体的每一个异常都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征兆,尤其对于中年人来说,在生活的压力下,往往忽视了对自己身体的关心。

然而,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资本。

学会倾听自己的身体,尊重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当做到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危险来临时,把握住黄金救治时间,将生命的希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1 阅读:433

慕梅玩转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