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观】字节跳动裁撤战投部引发的连锁反应

第三眼界 2022-01-23 20:43:34

互联网大厂战投转向,腾讯、字节的日子不好过了?

最近,有媒体报道,字节跳动将整体裁撤战投部,并将百余名相关员工并入各个业务线条。官方的解释是:“加强业务聚焦,减小协同性低的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看,不无道理;但深层次看,似乎有更多内涵。

互联网寒冬之下,营收大降、增长趋缓或停止增长,成为不少互联网企业头顶的一朵乌云。“开源”无方,或者说,短期看不到前途,那么“节流”自然成了他们最容易做出的决定。于是,我们看到快手、字节等公司频频爆出裁员、降薪、福利锐减等新闻。从整体裁撤战投部的动作来看,这次寒冬对提倡“大力出奇迹”的字节打击尤为严重。从近几年字节的扩张动作来看,可谓“流年不利”:先是布局社交,遭腾讯系绞杀;后入局教育行业,遭政策重创;而游戏、视频等文娱项目也发展不太顺利。战线过长,反而成了拖垮字节的巨大隐患。这点,相信张一鸣不是没有意识到,去年的急流勇退,恐怕也是其日渐焦虑和惶恐的某种真实写照吧。

急于成为下一个腾讯或阿里,字节似乎还差了一口气,盲目扩张之下,难免会遭遇反噬。就拿字节入局教育行业来说,没想到溃败先于新的增长点到来,寄希望于教育会成为下一个现金牛,结局却比俞敏洪的新东方还要戛然。

某种程度上来看,投资失利,与战投部的决策不无关系,因此整体裁撤战投部情有可原。然而除此之外,也不能忽略国家监管和政策方面的因素。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之后,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重申“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从“无序扩张”到“野蛮生长”,词语的变化,也说明了目前资本市场问题的紧迫和严重程度。

近几年,大企业涉嫌垄断的话题屡被提及,而随着监管大棒的重拳出击,大企业们不得不有所忌惮,并在经营侧和投资侧做出应对。

某种程度看,字节的“战略性收缩”,也有国家政策层面的考量。如果再联系近期腾讯的举措,这样的因素就更明显了。

另一边,腾讯也于近期宣布以派息的方式,大幅减持京东股票,持股比例由17%降至2.3%,腾讯不再是京东第一大股东。同时,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将卸任京东董事。本月初,腾讯减持新加坡冬海集团部分股票,并大幅放弃在冬海的投票权。“自愿放弃”这家处于成长期的“东南亚小腾讯”,腾讯终止“野蛮扩张”的意图明显。

而大企业减持背后,很容易让人以为“投资寒冬将至”、“地主家也没有余量了”,因此不免产生一些恐慌情绪。但结合以上几家企业目前的体量、现金流情况,以及新增的投资动作来看,便不值得焦虑了。

随着国家层面倡导共同赋予、提倡自主研发、聚焦卡脖子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投入,大厂们也开始频频行动,以实际行动回馈国家和社会了。

高科技方面,腾讯Robotics X 实验室、阿里的平头哥半导体公司,皆通过大笔资金和人才投入,以期在高科技领域杀出一条血路。

共同富裕方面,阿里启动“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动”,在2025年前累计投入1000亿助力共同富裕;腾讯宣布总计投入1000亿,用于助力“共同富裕”,字节则通过抖音等平台以电商、直播助农等方式,助力共同富裕……

结语:

在企业垄断和共同富裕的时代大背景下,资本的野蛮生长,的确需要划一道清晰的界限了。唯有资本的逐利性和社会的稳定性、国家的发展方向、民生福祉相结合,才能赢得市场的欢迎。由此来看,互联网大厂们的“战略性收缩”有自身战略考虑,同时也离不开监管层面的“施压”。

当然,一边做大企业,一边做大量投资的企业不止腾讯、字节这几家,下一家有大动作的会是那几家,我们不妨静观其变。

0 阅读:321

第三眼界

简介:分享商业洞察,开拓思想新知